第236章 四季青(大章)
上午,苏州胡同七號院,前院。
几个工人正拿著工具施工,“砰砰”的砸墙声不绝於耳。
李哲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將车库建在前院前门在东南方向,动工多有不便,他便打算在前院西南侧开个车库门。前院西侧的储物间(现为厨房)原是西厢房的耳房,因此不会影响汽车进出。
確定施工位置后,他先去房管局做了报备,又托林为民通过市规划局的关係,才顺利办下施工手续。
李哲原本想找老家的人来施工,但考虑到要装捲帘门,特意去捲帘门公司諮询。对方不仅能负责施工安装,经验还更丰富。
他琢磨著,还是请捲帘门公司的人来做更稳妥一一毕竟术业有专攻,安装捲帘门得先拆墙、再加固、装轨道,对门洞的大小、尺寸、高低都有讲究,他们能及时调整不合適的地方。
反观若是从农村请施工队,能不能干好先不说,还可能和捲帘门公司起矛盾、互相推。
和工人沟通好位置与要求后,李哲便开车出门了。
西南角施工处不远处站著个年轻男子,留著三七分髮型,上身穿蓝色羽绒服,下身配黑色西裤和棕色皮鞋,正是留下来监工的王建军。
比起几个月前,他如今已改头换面,少了几分农村人的质朴,多了几分城里人的派头。
他眉头紧锁,近来心情有些复杂。
自打李哲有了对象,身边人也开始催他一一先是父亲和姑姑介绍了农村对象,后来小姨又要给他介绍京城的姑娘。
他拿不定主意该见哪一个,索性一直拖著,谁都没见。
可总拖著也不是办法,这两天要回大营村办事,他知道自己指定躲不开了“
收回思绪,他继续盯著施工现场:工人先用墨斗弹出切割线,再用切割机切开砖缝,隨后用大小锤子轮番捶打墙体,“轰隆”一声,墙体应声倒塌。
之后,工人剔除鬆动的砖块,用水泥填补缝隙,確保门两侧和顶部平整垂直,再依次安装导轨、捲轴、支架、帘片和摇柄
下午,李哲开车回到七號院时,捲帘门已安装完毕。
两名工人正在测试升降、调整位置,另一名工人用密封油灰填充导轨与墙体的缝隙。
他刚下车,王建军就迎了上来,没等李哲开口便急著问:“哲子,蔬菜公司营业执照办好了吗”
李哲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上面用黑体字写著“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姓名:李振华;
资金数额:三十万;
公司名称:四季青蔬菜责任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胡同七號院—
王建军看著营业执照傻乐:“嘿,真好,咱也是有公司的人了。”他又有些纳闷,“对了,这上面咋是姑父的名不是你的名”
李哲笑道:“人家老李同志是法人,肯定得写人家的名。”
王建军不太懂这些,只当是李哲孝顺,想让老子高兴、涨涨排面。
想到这儿,他不禁有些惭愧一一自从过年回家后,自己已经一个月没回去见老爹了,哎,自己这个当哥的还不如表弟懂事。
这时,领头的工人走过来说:“两位老板,捲帘门已经安装好了。”
李哲走过去检查,见捲帘门顶部和两侧都用水泥抹平,没有缝隙。
他摇动捲帘门的手动摇柄,先將帘片从顶部缓慢降至底部,过程中没有卡顿和歪斜;之后又將帘片从底部摇升回顶部,检查能否完全收卷在捲轴上。
试了几次,捲帘门都没有晃动歪斜。而且捲帘门底部有金属插销,帘片降至底部完全闭合后就能上锁。
仔细检查无误后,李哲交付了尾款,让安装人员离开了。
李哲锁上捲帘门,心情不错,对著表哥说:“上车吧,咱去蜀香居吃点饭。”
王建军摆摆手:“去蜀香居了,咱晚上吃锅子得了。”
“咱公司营业执照能办下来,多亏了洪三洪老板帮忙。今天就是他陪我去的,我得请他吃个饭。”李哲解释道,“办理营业执照这事儿,原本说好了代办给钱,今儿个我也准备好了现金要给洪老板,可他说啥也不肯收。”
“也对,那咱走吧。”王建军坐进副驾驶,问道,“洪老板在哪儿呢要不要去接他”
李哲边启动汽车,边说:“不用了,他先去蜀香居了,估计菜都点好了。”
蜀香居二楼包间里。
服务员韩春艷因为表现较好,被安排到二楼包间的岗位,她看著眼前的男子问:“这位老板您怎么称呼”
“我姓洪。”
“洪老板,您的朋友大概什么时候来要不要提前点餐到时候上菜会快一些。”韩春艷说著递过菜单。
洪老板接过菜单,隨口问:“你们这儿都有什么招牌菜给我介绍一下。”
“我们店的宫保鸡丁是改良的,里面加了黄瓜丁,清脆爽口,更適合本地人的口味,其他店里根本吃不到;麻婆豆腐又麻又辣,很下饭,虽然价格不贵,但很多客人都必点;毛氏红烧肉也不错,您可以尝尝“
洪老板说:“就要你刚才说的那三道,再加一个干烧桂鱼,现在就做。其他的等我朋友来了再点。”
“好的,您稍等。”韩春艷关上门出去了。
几分钟后,她端著一盘零食走进来:“洪老板,这是我们餐厅送的,您吃完了还可以要。”
隨后又泡了一壶茉莉茶,给洪老板倒上才退出包间。
洪老板来得早,此时客人不多,上菜速度很快。
没过一会儿,四道菜就都端了上来。他也不著急动筷,坐在旁边喝茶水等著。
过了一会儿,门外响起敲门声,李哲和王建军推门进来:“洪老板,让您久等了。”
“李老板,王经理,我在这儿喝著茶水、吃著零食,多等会儿也不碍事儿。”洪老板站起身迎接。
李哲摁著他的肩膀坐下:“咱都不是外人,別客气了,开吃吧。”
王建军端起茶壶给洪老板添了些茶水,说:“洪老板,我们餐厅开业不久,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您跟我说,我让他们改。”
洪老板扶了扶茶杯:“不是我奉承两位,这餐厅的服务没得挑。那小姑娘帮我点完菜,又是拿零食又是倒茶水。我在京城待了这么些年,下过不少馆子,还真没一家能比得上蜀香居的。”
李哲夹了一筷子红烧鱼放进嘴里,咸鲜微辣,味道醇厚,没吃出任何异味,暗暗点头:这才对嘛。
其实,洪老板一开始没搞明白,李哲为啥让自己一个外人来餐厅点菜。
后来仔细琢磨,估计这位餐厅大老板是想以普通客人的身份体验菜餚、考察服务。
嘿,又学到了。
李哲拿出两瓶汾酒,拧开一瓶倒上三杯,举起酒杯说:“洪老板,公司营业执照的事辛苦您了,我敬您一杯。”
“李老板,您说这话就见外了,咱们什么关係,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干了,您隨意。”洪老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哲也没二话,跟著干了一杯。放下酒杯后,热情的招呼洪老板吃菜。
王建军接话道:“洪老板,菜品有什么不合口味的地方,您也告诉我,我让后厨改进。”
洪老板摆摆手:“介,我吃著都挺好。尤其是这道毛氏红烧肉,听那个服务员小姑娘说是湘菜大厨做的,这味真没得挑。”
李哲对今天的菜品也比较满意,放下筷子,说:“洪老板,有件事我得跟您说一声。”隨后,他把自己准备通过外贸公司购买木材卖给家具公司的事告诉了洪老板,询问对方的想法。
这个消息有些突然,洪老板一时难以决定。
李哲也不催他一一他们虽是合伙人,但彼此股份明確,想要货物还是现金都可以,影响不大。
李哲换了个话题:“洪老板,第二批罐头准备得怎么样了咱们剩下的本金够支付定金吗”
收购罐头的具体事宜由金百万和洪老板负责,两人各管一摊。
洪老板喝了口茶水说:“李老板,我正想跟您说这事呢。我问了几家罐头厂,都没有酸黄瓜罐头了,青刀豆罐头也只剩4吨,剩下的只能收购其他品类。
从价格看,黄桃罐头和番茄罐头的利润更高些,我准备去延庆那边的罐头厂收购黄桃罐头,您觉得怎么样”
李哲皱起眉:“酸黄瓜罐头怎么突然就没有了”
洪老板解释:“酸黄瓜罐头原本库存就不多,而且我怀疑还有其他公司也在收购。
酸黄瓜收购价3元一罐,出厂价2元一罐,毛利润率50%;
而黄桃罐头收购价2.5元一罐,出厂价1.9元一罐,毛利润率31.5%。两者毛利润差不少,换作谁都会优先买酸黄瓜罐头。”
李哲点点头:“也对,有外贸订单的又不止咱们一家。一旦苏联的罐头出口生意做大,势必会对罐头行业造成些影响。”
他接著说,“行,那就收购黄桃罐头吧,少赚一点就少赚一点。”
其实这一点他之前就想到了,外贸订单的利润不可能一直这么高。
突然,李哲脑中冒出个想法:酸黄瓜罐头和青刀豆罐头之所以少,是因为种植这类蔬菜的农户少。
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种植一些酸黄瓜和青刀豆
大营村,村北。
陈守耕站在田埂上,望著新建起的10座白晃晃的大棚,心情格外复杂。
最近大学刚开学,他大部分时间待在农业大学,昨天才刚回大营村。
没曾想一转眼的功夫,10座大棚就建起来了。
这效率—真是没话说,他越发觉得加入李哲的团队是近几年来最正確的决定。
他並非无病呻吟,而是切切实实感到了差距。
年前,他就和李哲沟通过,想在京城农业大学申请建造一座蔬菜大棚,李哲很大方的同意了,
並且还给了一份大棚的建造图纸。
他感激李哲的同时,也很高兴能为学校出份力。
可事实证明他想简单了一一他把建造大棚的申请提交给学校,直接领导都很支持,但直到回来前,申请依旧没得到任何回信。
他专门找系主任问过,得到的回覆是“上级领导需要层层审批,让他耐心等待”。
八九月份是建棚的黄金时期,土温、湿度都合宜,现在才三月,还有半年时间,按理说今年应该是能赶上,可“耐心等待”四个字像块石头压在他心头。
真要错过了,就得再等一年—
像李哲这种雷厉风行,说建造就建造几乎是不可能的。
远处土路上扬起一阵黄尘,一辆绿色卡车摇摇晃晃地驶来。
开车停稳后,车门“眶当”一声打开,李哲跳下车,王建军也跟著走了下来。
王秀英正在二號大棚旁领著大丫玩,见儿子下车,笑著迎过去,走到一半看到侄子也回来了,
便停下脚步转身往四號大棚走:“哥,在里面吗”
“在呢。”王荣生正弯腰摘西蓝的老叶,起身拍拍手,“咋的了”
“建军回来了。”
王荣生有些意外:“他咋突然回来了”
“谁知道呢要我说回来得正好,明儿个就让他相个亲,你说咋样”王秀英说完,又掀开帘子对外面的孙女喊:“大丫,就在这玩,別乱跑。”
王荣生犹豫道:“是不是太仓促了怕人家女方不乐意。”
“是有点仓促。”王秀英回过身,想了想:“这样,我去跟媒人见一面,能约在明天最好;如果不成,就改天约个时间,先把日子敲定,再让建军回来一趟。”
这媒人也不是外人,正是代销店老板娘张玉珍。
王荣生点点头:“那成,你去一趟吧。他也老大不小了,总单著也不是个事。”
“谁说不是呢,我这就去!”王秀英出了大棚,把孙女交给女儿李娜,骑上自行车往村里去了在王秀英看来,大儿子结婚了,小儿子也有对象了,要是侄子还单著,那就是自己这个当姑的责任了。
土路另一侧,李哲隔著十几米远就挥手打招呼:“陈老师!”两人已有段日子没见了。
“李老板,恭喜您又建了十亩蔬菜大棚。”陈守耕是真心羡慕,心想啥时候他们学校也能这么宽裕就好了,也不用跟那帮老头老太太抢资源了。
李哲笑道:“同喜同喜,这次大棚的土地更宽裕,您想用试验田,隨时招呼。”
陈老师一脸认真地点头:“行,我回去研究研究。”
李哲递给他一根中华烟:“陈老师,想跟您打听个事。”
“什么事”陈守耕顺手接过香菸。
“是这样,我有个朋友通过外贸公司的关係拿到一批出口苏联的蔬菜罐头订单,我也跟著跑跑腿、帮帮忙。我们收购罐头时发现,酸黄瓜和青刀豆罐头的利润较高,但这两种罐头的量比较少。
我想著,咱们能不能种植一些酸黄瓜和青刀豆”这中苏(俄)罐头贸易生意一直持续到后世还有,值得李哲下一些功夫,这是个长久的生意渠道。
陈守耕对这两种蔬菜並不陌生一一中国出口苏联的蔬菜罐头从50年代就开始了,国內是可以种植酸黄瓜和青刀豆的,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两种適合做罐头的蔬菜在北方地区使用不多。
一提到蔬菜,陈老师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先说这酸黄瓜,跟咱们传统吃的刺儿瓜不一样,必须用苏联或欧洲的专用品种,比如醃渍小黄瓜。种子获取渠道有限,要么通过外贸公司,要么通过科研机构或大型蔬菜公司,其他地方很难买到。”
他接著说:“酸黄瓜的优点是种植期短,但採收期也短,適合快速批量採收加工。另外,酸黄瓜的种植温度比刺黄瓜低,適宜生长温度是2025度,一旦温度过高,会导致果实生长过快,果肉变琉松且酸度下降,影响加工品质。
所以要种植酸黄瓜,最好4月份种、7月份前採收,七八月份温度正高的时候反而不適合种植。”
李哲又问:“那青刀豆呢”
“青刀豆和酸黄瓜特徵很像,適宜温度也是2025度,从播种到採收约60天,採收期同样很短,最好在10天內採收,超过两天纤维会迅速变粗,就没法加工了。”
李哲算了下时间,眼瞅著快到3月中旬,要是4月份种植,必须抓紧时间准备了。他问:“陈老师,您觉得咱们能种植一批酸黄瓜和青刀豆吗”
陈守耕回道:“技术方面没问题,现在主要问题是土地和种子。”
有了这话,李哲心里有了底:“土地不是问题,我可以向村集体租赁一些土地。”
陈守耕点点头:“等回学校我打听下酸黄瓜和青刀豆的种子,不过即便学校有,量也不会多,
你最好再找找其他渠道。”
李哲心中已有主意:“您放心,4月份以前,我肯定把种子的问题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