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不是那块料

马车在太子府大门外停下。

萧祁凰靠着车厢:“经过退婚一事之后,你们祝家是否会坚定不移地站在太子殿下身后?”

“祝家没有其他选择。”祝瞳羽坦然说道,“姬兰璟原本没想到我会这么果断退婚。他后悔的原因在于,他知道我一旦嫁给太子,他争夺皇位的希望就真的破灭了,所以才急于挽回,可是他高高在上惯了,就算想认错也拉不下脸面。”

准确来说,是姬兰璟之前一直没把太子放在眼里,以为姬兰羽储位坐不稳。

因为姬兰羽背后真的没什么靠山。

他唯一拥有的就是一个太子名分,和皇上那点不知是真是假的宠爱。

满朝文武都觉得姬兰羽这个太子坐不稳,因为他身上流着一半南诏的血。

可皇上把祝瞳羽赐婚给他,就意味着祝家从此成了他的后盾,所有跟祝家有关的势力,都有可能倒戈忠向太子。

兵权是最硬的底气。

眼下姬兰璟肠子都快悔青了。

“长公主觉得这些男人是不是很可笑?我是他未婚妻时,他不珍惜,一次次践踏我的尊严,像是笃定了我非他不嫁似的,还存着让我做妾的心思,如今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样愚蠢而又无知的男人,哪里是做太子的料?”

萧祁凰点头:“确实不是那块料。”

她对姬兰璟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一点都不关心,她只在乎祝瞳羽对姬兰羽的态度,以及祝家支持太子的力度。

她需要确保姬兰羽这个储位稳如泰山。

若有可能,最好是老皇帝即刻驾崩,姬兰羽登基为帝,才是东襄当下最好的状态。

老皇帝一天不死,就意味着东襄随时存在着变数,虽然东襄的内乱对南诏没有任何影响,甚至还会带来一点好处——可以确保接下来十年之内,南诏不会来自他国的骚扰。

但长远来看,姬兰羽上位,对南诏来说依然是最好的结果。

萧祁凰抬眸:“祝将军现在在京城,还是在边关?”

“在京城。”祝瞳羽说道,“父亲今天也在宫宴上,方才忘了给你介绍。”

“不急,改天再认识也不迟。”

祝瞳羽道:“我大哥还在镇守边关,年前还跟越北打了一仗。”

越北位于东襄东北,是个疆土面积不大但极度蛮横的国家,物资匮乏,野蛮好战,年年挑衅襄国。

两国结仇已有上百年,从前朝开始就没消停过。

“长公主来自南诏,太子身上也流着一半的南诏血脉。”祝瞳羽正色看着她,“我知道你们是愿意支持太子的。虽然襄国大臣还有些不满,但只要我是真心实意嫁给太子,太子真心实意娶我,父亲就会忠心辅佐太子,这一点长公主不用担心。”

萧祁凰嗯了一声。祝瞳羽是个很清醒理智的女子,知道自已要的是什么。

她应该会成为姬兰羽最好的帮手。

“但太子毕竟还是姓姬,是襄国皇子,南诏只是他的母族。”祝瞳羽语气略微迟疑,“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希望南诏不要轻易干涉襄国内政。”

萧祁凰表情一顿,微微挑眉:“这是替你父亲转达的想法,还是你自已的想法?”

“是我自已的想法。”祝瞳羽道,“我想看看太子殿下的能力在哪里。”

她嫁给太子,一来是出于喜欢,二来是为了太子妃的身份,但撇开这两点不谈,姬兰羽毕竟是要跟她共度一生的夫君。

她需要清楚他的能力在哪里。

新帝登基之前需要后盾,尤其是来自外戚的后盾,可新帝登基之后,往往要防的也是外戚。

提前知道夫君的能力,她才能做到日后心中有数,及时从中调和。

萧祁凰心情似乎不错,缓缓点头:“好。只要姬兰羽不主动开口,我们绝不干涉襄国内政。”

“多谢长公主。”

“不客气。”

萧祁凰起身下了马车,跟祝瞳羽一起往太子府走去,边走边说道:“说起来你跟太子也算缘分。祝瞳羽,姬兰羽,你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羽字,怎能不说天生一对?”

祝瞳羽跟着笑:“天生一对也难保以后不会变心,我不求太子对我一心一意,只希望他……”

话没说完,她就突然停住了,没再继续往下说。

只希望什么?

萧祁凰心下明白,没有多问。

两人进府之后去了花厅。

这是太子府,太子殿下不在,祝瞳羽这个尚未嫁过来的太子妃不太好擅自做主,只能先在花厅招待萧祁凰。

侍女沏了茶端过来,又送来几样精致的点心。

祝瞳羽倚着栏杆,跟萧祁凰闲聊一阵,想到哪说到哪儿,今天虽是她们第一次见面,但她早就从姬兰羽嘴里了解过萧祁凰,对她算是一见如故,并无多少生疏感。

外面匆匆进来一个侍女,恭敬禀报:“祝姑娘,睿王殿下来了。”

“他爱来就来,跟我有什么关系?”祝瞳羽眉头一皱,“太子殿下不在府里,你让他晚上再来。”

“可是……睿王想见的人是您……”

“男女授受不亲。”祝瞳羽语气漠然,“我跟太子大婚在即,最近需要筹备的事情很多,请他不要再来打扰我。”

侍女惶恐应下,行礼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