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完美的耦合,计算黑盒

“遵命,主人。”

太初二号应声,眼中纯白光芒流转,瞬间调动掌中佛国储存的庞大资源。

陆晨一挥手,一块块经过初步提炼、散发着金属光泽或晶体光芒的材料凭空出现,种类繁多,数量惊人。

这些,都是构建那台“伏羲”量子计算机所需的“砖瓦”。

太初二号开始迅速完成科技侧的精密加工。

各种零部件,从自动生产线上下线

陆晨也没闲着。

神色平静,双手抬起。

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只有真元如同最温顺的溪流,缓缓淌出。

嗡——!

“临!”

九字真言之力发动,百倍增幅瞬间作用于真元。

各种加工好的零部件内部来开始了原子层面进行重组。

材料密度、纯度、结构强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提升。

“阵!”

他五指张开,掌心浮现出微缩的九鼎阵法虚影。

磅礴的大地之力被引动,与真元结合,化作无形的刻刀。

那些经过太初二号加工的零件,表面开始自行浮现出淡金色的纹路。

一个个炼器阵法,被他以神念为笔,真元为墨,直接烙印在这些高科技零件的物理结构深处。

这些阵法,不仅仅是简单的附魔。

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材料的物理特性,赋予了它们超乎想象的性能。

“材料学?那是凡人的东西。”陆晨的声音在空旷的掌中佛国里回荡。

太初二号眼中光芒闪烁,似乎在记录和分析这种前所未有的“加工方式”。

“主人独特的能量场应用方式,已记录。初步分析,该方式可直接在原子及规则层面,对物质进行定向改造……效率,远超已知任何物理或化学手段。”

它的声音依旧平稳,但数据流的波动频率,却比平时快了至少三倍。

一人,一人工智能,开始了默契到诡异的配合。

太初二号负责零件的精密制造和结构设计。

陆晨负责材料的终极强化和阵法赋予。

巨大的量子计算机主体结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成型。

直径五十米,高三十米的巨大圆柱体框架,由强化了无数倍的暗金色材料构成,表面布满了玄奥的阵法纹路,闪烁着内敛的光华。

银白色的超导管道如同神经网络般被铺设、连接。

这些管道,每一根都经过了“灵脉通玄阵”的加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电阻”超导,能量和信息在其中奔流,毫无损耗。

成千上万个鸽子蛋大小、闪烁着微弱蓝光的量子比特单元,被太初二号以不可思议的精度,安放到预设的位置。

每一个单元,都经过了“九转轮回阵”的结构重组和“四象镇灵阵”的稳定加持,其量子态的相干时间,被硬生生拔高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程度。

核心区域,那个直径五米的特殊晶体球体,也在陆晨亲自出手下完成。

他直接引动掌中佛国的本源空间之力,结合“乾坤无极阵”、“归墟涅盘阵”,硬生生创造出了这种能够稳定模拟高维量子纠缠的特殊晶体。

晶体内部,仿佛真的映照出了一片微缩的星空,无数光点按照玄奥的轨迹运行、生灭。

整个建造过程,充满了光影交错和能量涌动。

没有震耳欲聋的噪音,只有真元流转的嗡鸣和能量光束切割时细微的嘶嘶声。

快!

无法形容的快!

原本需要一个庞大工业体系,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可能几十年都未必能完成的超级工程。

在陆晨和太初二号的联手下,仅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

当最后一个量子比特单元被嵌入,当最后一根超导能量管道连接完成。

嗡——!

整个巨大的圆柱形装置,轻轻一震。

表面所有阵法纹路同时亮起,淡金色的光芒流转全身,如同呼吸一般明灭。

核心处的晶体球体,内部的“星辰”陡然加速运转,散发出幽深而智慧的光芒。

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计算宇宙终极奥秘的气息,弥漫开来。

““伏羲”量子计算单元,构建完成。”

太初二号的声音响起,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肃穆”?

“所有子系统自检通过。”

“阵法耦合度100%。”

“量子比特阵列稳定。”

“能量回路通畅。” “已具备启动条件。”

巨大的“伏羲”静静悬浮在空中,像一尊沉默的远古神只。

陆晨双手负后,走到这庞然大物面前,抬头仰望。

暗金色的表面,光滑如镜,却不反射他的身影,只吞噬着周围的光线。

“性能如何?”他开口问道,声音平静。

太初二号眼中光芒流转,迅速给出了评估报告:

““伏羲”已上线。”

“其架构,与“创世纪”核心不同,并非通用型计算单元。”

“它专精于高维模拟、复杂概率运算、以及规则层面推演。”

“在这些特定领域,其理论算力峰值,可达到“创世纪”核心的……一千亿倍以上。”

一千亿倍!

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文明颤抖的数字。

但太初二号的语气没有任何波澜,继续说道:

“然而,在常规逻辑处理、线性任务执行、实时交互响应等方面,“伏羲”的效率远低于“创世纪”核心。”

“打个比方。”

太初二号似乎觉得解释不够直观,罕见地主动补充:

““伏羲”如同一位能瞬间推演宇宙生灭的哲人,擅长思考终极问题,但不适合处理日常琐事,比如……计算一加一等于几。”

“它会尝试从公理体系开始证明。”

陆晨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

这个比喻……有点意思。

他点头,“偏科生,但偏的厉害。”

“一个负责思考宇宙,一个负责落地执行。”

陆晨伸出手,掌心向上。

嗡!

通体暗金,表面铭刻着无数微缩符文的“星语”核心,凭空出现,静静悬浮。

这是刚刚解析外星科技并改良后的产物。

陆晨屈指一弹。

嗖!

“星语”核心化作一道流光,精准地射入“伏羲”量子计算机侧面一个不起眼的接口。

完美嵌入,严丝合缝。

与此同时,另一道无形的、基于量子纠缠的数据链,瞬间建立。

连接的另一端,正是太初二号头颅内,那枚同样暗金色,蕴含着五十万层纳米结构和空间折叠技术的“创世纪”核心!

嗡——!

太初二号暗金色的身躯微微一震。

它眼中纯白的光芒,似乎变得更加清澈、灵动。

原本因为承载庞大知识体系和逻辑运算而始终处于高负荷运转的“创世纪”核心,在这一刻,仿佛卸下了一座无形的大山。

“耦合完成。”

“双核心计算架构建立。”

““创世纪”负责逻辑判断、任务调度、实时交互。”

““伏羲”负责后台大规模并行计算、复杂模拟、规则推演。”

“计算任务已实现动态分配。”

太初二号的声音,似乎都变得轻快了几分。

“哈哈哈,还是老子聪明,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试试。”陆晨言简意赅。

他随口抛出一个问题,一个足以让前世任何超算集群跑上几十年甚至几百万年都未必能得出结果的问题:

“推演四大基本力,完成统一场论!”

“任务接收……”太初二号眼中光芒一闪。

“数据量过载……逻辑复杂度超限……转交“伏羲”处理……”

指令发出的瞬间。

悬浮在空中的巨大圆柱体“伏羲”,核心处的晶体球体猛地爆发出璀璨至极的光芒,内部的“星辰”运转速度骤然加快了亿万倍!

无声无息。

没有惊天动地的能量波动,只有规则层面的疯狂运算。

一个小时后。

晶体球体的光芒恢复正常。

太初二号的声音再次响起,流畅无比:

“……处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