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裴氏对自家子弟的长远安排

裴府。

书房。

几人围桌而坐。

“阿宴,来尝尝为父新得的蒙顶石花.....”

裴洵执银匙取茶末入釜,待三沸水起,以瓯中水止沸,而后分注秘色瓷盏,翠沫翻涌如莲,斟好数杯后,将第一杯推给了自己的女婿。

“香气馥郁,滋味鲜醇.....”

陈宴端起茶碗,轻吹其上飘荡的热气,浅抿一口,待茶汤漫过舌面,喉间忽而泛起丝丝甘甜,如蜜渍青梅的余韵,层层叠叠在口中晕染开来,夸赞道:“实乃一等一的好茶呀!”

这蒙顶石花茶,陈宴是听说过的,产于剑南雅州名山,被陆羽称为茶中第一,唐代贡茶之一。

“这可是你岳父大人,花了千两银子才买到的.....”

裴西楼把玩茶碗,细品着茶香余味,叹道:“也就是妹夫你来了才有,平日里我们连尝的机会都没有!”

言语之中,满是艳羡。

剑南并不在大周境内,为南边萧梁所控,要得到实属不易。

裴西楼知晓,他父亲为了得到这蒙顶石花,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与金银....

足见其珍贵。

若非贵客登门,轻易是不会拿出来招待的!

“舅哥说得哪里话?”

陈宴淡然一笑,朝裴洵拱了拱手,奉承道:“岳父大人向来一碗水端平,岂是偏心之人?”

“哈哈哈哈!”

裴洵开怀大笑,抬手指了指陈宴,“还是老夫女婿会说话!”

古话常说,一个女婿半个儿。

这半儿他是怎么看,怎么满意!

有手腕有本事会说话会做人....

“说来我得替家父,向妹夫道一声谢!”

裴听潮端起茶碗,面向陈宴,微微颔首,笑道:“若非妹夫料理了梁崴,又向大冢宰举荐,那空出来的位置还不知花落谁家呢....”

梁崴倒台,小冢宰之职空缺,立时就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在图谋这个位置。

他父亲裴钧能力压其余觊觎之人坐上去,除了是因为河东裴氏的底蕴,更因为这个妹夫的运作,才能如此顺利.....

三房欠妹夫一个大人情。

“那是大冢宰的拔擢,是三叔的政绩斐然,与弟并无太大的关系.....”

陈宴按了按手,将功劳都推了出来,风轻云淡道:“梁崴那是做了不该做的事,动了不该动的心思,所以该死!”

说罢,又端起茶碗,与裴听潮碰了碰。

“能在这个最浮躁的年纪,不仅有大本事,还身居高位,却不居功自傲......”

裴衔青目睹这一幕,打量着陈宴的神色,心中忍不住叹道:“这妹夫还真是不同寻常!”

想他裴衔青在十七八岁年纪的时候,别说做到如此沉稳,得体应对了。

能克制住少年得志后目空一切就不错了.....

这般心性,非常人所能及的!

“你这孩子向来就是如此谦逊.....”

“招人喜欢!”

裴洵抿了口蒙顶石花,浅浅一笑,夸赞道。

有些时候,裴洵也不知道陈通渊是怎么想的,放着这样沉稳的麒麟子不要,非得去扶持那两个上不了墙的烂泥.....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要不是他的睿智操作,裴氏还无法捡漏这样一个中流砥柱。

“岳父,听说您与二叔他们正在运作,打算将几位堂兄调离长安,出镇外州?”陈宴似是想到了什么,淡然一笑,问道。

“你这孩子的消息,还真是灵通,什么都瞒不过你的耳目.....”

裴洵点头,轻笑道:“正是有这个打算!”

“可需要小婿疏通一二,替诸位兄长谋个高位肥差?”

陈宴目光扫过裴衔青等人,略作措辞,询问道。

长安城中有那么多世家,盯着那些位置的可不少.....

陈宴这既是送人情,又是着手向地方,安插自己人,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

总有一日能用到他们的.....

“阿宴有这个心意就行了.....”

裴洵却是摆摆手,沉声道:“为父与你叔叔们,打算让这几个小子从县职做起,磨一磨浮躁,好好熬炼本事!”

无论是裴洵也好,还是他的几个兄弟也罢,都将眼光放得极其长远,并不急于一时.....

他们深知揠苗助长的危害性。

对于自家这些被寄予厚望的晚辈,还是从基层开始,积攒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起,夯实基础。

有他们这些父辈在朝中,待历练有成后,提拔是迟早之事。

当初选择裴氏,还真是没错.........陈宴闻言,摩挲着茶碗,心中嘀咕一句,笑道:“岳父考虑得极是!”

成大事者要素之一,就是得沉得住气,也坐得住....

能舍弃短期利益,达成一致让族中子弟厚积薄发,河东裴氏想不昌盛都难啊!

假以时日,这些自基层打磨而出的裴氏子弟,必将成为他陈某人的一大助力!

“妹夫,日后我们兄弟几人,就仰仗你的提携了....”裴衔青抱拳,笑道。

“是啊,就有劳妹夫了!”裴红渠亦是拱了拱手,附和道。

“咱们都是一家人,自当互相帮衬才是!”

陈宴淡然一笑,回道:“哪有什么劳不劳的,都是小弟该做的!”

哪怕他们不说,陈宴也会任人唯亲,将其往各处安插。

通过人事安排使得自己的权力触角有所扩大!

“哈哈哈哈!”

“来,以茶代酒,咱们兄弟喝一个!”

裴衔青朗声大笑,率先举起了茶碗,裴听潮等人亦是紧随其后。

裴洵则是笑脸盈盈地望着,这些相处融洽的晚辈......

陈宴举杯,敬了上去,饮完杯中茶后,似是想到了什么,问道:“对了,岳父您可知东面的高齐,往咱们长安撒了不少的细作?”

裴洵闻言,若有所思,道:“所以,大婚当日前来刺杀岁晚的那俩人,是东面齐国派来的?”

“正是。”陈宴点头。

“齐国在战事方面失利,会改换思路,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裴洵目光一凛,沉声道:“不过阿宴,在这个白热化的关头,那些潜藏在长安的细作,若是用得好的话,未必不能成为你手中的一柄利剑!”

陈宴双眼微眯,亦是心照不宣,玩味道:“小婿也是做的如此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