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可惜

柳采春那个恶霸,没准知道什么内幕,所以才会那么痛快的当场答应了安县令,但是事后根本就没有交。

丛大公子一直都叫人暗中关注着她呢,知道的门儿清。

这下子丛大公子不乐意了:凭什么每次都是这个恶霸狡猾的逃脱啊?衬托得他们这些人都成了大傻瓜。

丛大公子便四处挑唆撺掇,要求鲁县丞派人去传柳采春,必须捐了银子。

白纸黑字摆着呢,柳娘子难道还敢不认账?

这是不把安大人、不把县丞大人、官府放在眼里吗?

大家平白三千两银子打了水漂,正气不顺呢,这下子都不干了,纷纷闹嚷。

鲁县丞焦头烂额。

他不派人去梁家村找柳采春要银子,是因为他嫌银子烫手不想要吗?

梁家村那帮刁民谁都不好惹,柳采春是头等一个刁民头子。安县令都拿她没办法,何况自己?

这丛大公子真是太多事、太无耻了!

明明是他自己在柳采春手里吃过亏,怀恨在心,无力报复,倒想借刀杀人,利用自己出这口恶气。

想得美。

鲁县丞振振有词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到了完美借口。

他叫人给丛大公子暗示:横竖他同柳娘子比较熟,打过交道,不如这催款的事儿就交给他去办好了。

丛大公子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的举动惹恼了鲁县丞,鲁县丞这是恼羞成怒了。

要是自己再不识趣、再挑唆的话,恐怕这事儿真的会落到自己头上。

别别,他可不要!

看别人对上那恶霸挺爽的,反正他自己是不乐意去受这份气。

丛大公子只好忍气吞声偃旗息鼓,暗骂官府欺软怕硬。

无声无息的,金陵改天换地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宁阳县。

迅速在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之间引起了恐慌与骚动。

百姓们人心惶惶,争相讨论,基本上都不敢相信,都说这肯定是假消息,是不知道哪里胡乱传来的。

炎王怎么可能打败朝廷?

听说他那北边的封地偏僻荒凉苦寒,要啥啥没有,连百姓都没几个,而朝廷富有整个天下,怎么可能会输呢?

再说了,这一向来传来的消息,不都是朝廷将炎王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吗?

不是说好了很快就能消灭炎王的吗?

怎么突然之间却是炎王夺得了天下?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想到没多久前被强制征兵带走的儿郎们,百姓们更加不淡定了。

这要是朝廷军真的败了,那他们那些被强制入伍的儿郎们呢?他们会遭遇什么?他们要怎么办?他们现在在哪儿?

一传十十传百,恐慌的情绪如雾霾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

百姓们叫上亲朋好友、喊上左邻右舍,一拨一拨的朝县衙门口聚集,焦心的打听消息。

“求鲁县丞给我们大家伙儿一句准话!”

“求求鲁县丞了!”

“我那可怜的儿子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

“对,我家幺儿现在在哪里?到底在哪里啊?”

“既然朝廷那个战败了,咱家的孩子是不是就可以回来了啊!”

“安县令呢?安县令到底去哪儿啦?”

“鲁县丞,出来说话!”

鲁县丞哪里敢露面?

他把安县令、赵师爷骂得狗血喷头。

怪不得他们俩走了呢,该死的,敢情不是什么养病,肯定是提前得到消息了,那俩狗东西坑死他了!

这叫他要怎么跟百姓们说?

朝廷兵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他拿什么话跟百姓们交代?

这种时候但凡说错一个字,恐怕他都别想全须全尾的全身而退了。

鲁县丞没有露面,而是也悄悄的跑了。

至于差役们,面面相觑,有的心里发慌,也跑了,剩下的满心茫然,看向孙捕头。

孙捕头暗暗叹息,且守着吧,走一步看一步。

孙捕头到底还是心软了,硬着头皮露了面。

百姓们看到县衙大门终于打开,无不眼睛发亮。看清楚居然是孙捕头,大感失望,愤怒的百姓们群情激昂、破口大骂,不知道多少杂物朝孙捕头等砸过去。

孙捕头和差役们第一次看到这么乌央乌央潮水似的人群,紧张得头皮发麻。被打砸得狼狈不堪躲避。

“关门!快关门!”

有衙役大声叫喊。

这一喊更加激起了百姓们的愤怒。

“欺负人!大家冲进去!”

“对,冲进去!”

“冲冲冲!”

愤怒的百姓们如汹涌的潮水往衙门里冲过去,孙捕头大声呼喝,声音被淹没其中,根本没有人搭理,其他衙役们都吓坏了,转身就逃。

孙捕头见状不妙,也只好转身狼狈逃走。

县衙被愤怒的百姓们冲得不成样,没有衙役敢回去,破败凋零,一如前朝的末日。

炎王夺取江山的消息终于也传到了乡下。

梁家村、芦花村、莲花村、高梁村众人惊讶之余又暗道侥幸。

幸好,幸好那税粮没有提前交,幸好征兵也没有去。

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