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曹谦德用非常委婉的语气说道:“陈匀认为现在的银行向民间借贷钱财实在太快,他担心民间无力偿还,最近京师和苏常的粮价都有所下降,有人分析就是银行向民间借贷推动自耕农提前购买布匹。这件事也被拿出来热议,一部分人认为银行一旦出现大规模的坏账,会引起巨大的麻烦。”

“朕不是想听你描述的,朕想听听你怎么看?”

“臣觉得陛下的银行新政肯定是仁政。”

“那不是朕提的,那是宋濂和沈彬提的,朕觉得很有道理,在他们的基础上稍作了一些改动。”

“是是是,在陛下的改动下,这个政策就是仁政!”

“那朝廷为何会有一部分人反对,这一部分人是多少人,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仁政?”

“臣等多次宣导,只是这一部分是顽固分子。”

“如此说来,左相是完全赞同右相的政策的?”

“也不是,臣也认为这些政策有纰漏之处。例如对借贷人的审查,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还有银行的相关官员匹配问题,过快的开设,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官员突然被扔上去,出现了不少问题。”

“嗯,你说的有道理,虽然之前你我君臣有一些不愉快,但也是因为你之前在魏铭案中,摇摆不清。算是朕对你的惩罚。这两年你帮了朕不少,朕从来都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你是朕的股肱重臣,朕对你的话是绝对相信的。”

“老臣承蒙先帝提携,又幸得陛下垂怜,必当赴汤蹈火!”

“起来吧。”

君臣二人上演了一场感人至深的假惺惺对话。

“朕乏了。”

“臣告退。”

出去之后,曹谦德仔细想了想。

嗯!皇帝没反对议和,那就是默许!

皇帝显然正在等更多大臣站出来说这事,接下来就看我老曹的表演了!

至于刚才问的关于长源县的问题,其核心是银行新政问题。

皇帝也知道,长源县的高利贷问题,一定会牵涉到朝堂最近半年一直在讨论的银行。

毕竟旧派在高利贷中利益太大,皇帝直接扔了个银行出来,等于把民间高利贷的买卖吃掉一半走。

银行现在虽然还只在京畿和苏常的重点郡设立,但铺开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接下来与魏国一旦停战,许多新政肯定会加速落地。

新政加速落地,宋濂和沈彬那些人只会越来越得到皇帝陛下的信任。

曹谦德的思路飞速运转。

但从刚才与皇帝的对话中,曹谦德是听到了另外好几层意思的:新政虽然好,但它是有风险的,朕也需要有人在旁边盯着,你是朕的股肱重臣,又是左相,你知道自己在大夏朝堂上的角色了吧?

曹谦德长舒了一口气,看来自己这一次的赌对了。

主动站出来,做大多数人不敢做的事,推动议和。

这件事肯定让皇帝陛下看到了我老曹在关键时刻,是有极大用处的。

这事可比去姑苏抄家的价值大得多。

抄家只要心够狠,那能干。

这件事没有一定的胆破和意志力,根本不敢表态。

等曹谦德从皇宫出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

“下官见过左相。”

“哦,你还没下直?”

“下官这不刚下直么?”户部侍郎陈匀笑道,眯着眼睛,看起来非常和善。

“辛苦你了。”

说完,曹谦德就要走。

“左相。”

“还有事?”

“左相有没有听说一件事?”

“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