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惠妃看着她倔强的模样,心里有些着急,又有些心疼。
她忽然凑近沈青梨,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玩笑的语气说:“要不,母亲给你挑几个英俊的男人送入府里?都是身家清白、知书达理的,既能陪你说说话,也能帮你分担些府里的事,你看如何?”
“母亲!”
沈青梨没想到惠妃会说出这样的话,顿时红了脸,连耳根都染上了一层薄红。
她慌忙别过脸,不敢看惠妃的眼睛,声音细若蚊吟:“母亲说什么呢,不用的。”
见她这般羞涩模样,惠妃忍不住笑了起来:“你看你,还害羞了。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嘛。”
沈青梨脸颊发烫,拿起绣架上的肚兜,假装专注地看着上面的兔子,低声说:“我现在每天照顾熙儿已经够忙了,真的不需要。府里的事有梧桐和李嬷嬷打理,都好好的,不劳母亲费心。”
惠妃见她态度坚决,又羞又急的模样不似作伪,知道再多说也无益,只得作罢。
“罢了罢了,母妃不逼你。”
她摸了摸沈青梨的头发:“只是你要记住,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若是有什么难处,也千万别瞒着我。”
沈青梨点点头,眼眶微微有些发热。
她知道惠妃是真心为她好,可经历了这么多事,她早已不敢再轻易相信感情。
魏缜的死,更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时时刻刻提醒着她。
惠妃抱着熟睡的拓跋熙,看着沈青梨低头刺绣的背影,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她多希望女儿能放下过去,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带着孩子过日子。
可她也明白,强扭的瓜不甜,感情的事,终究要看缘分。
***转眼又过去一个月。
步入八月,暑热散去,秋夜也渐渐有了寒凉的气息。
中秋节这日,御河边举办了盛大的灯会。
魏旻和魏奚同时给沈青梨发出邀请,请她一起去看灯会。
沈青梨左右为难,最后干脆拉出自家兄长二皇子来推辞:“我已与皇兄约好一起赏灯,怕是不得空暇再与旁人赏灯。”
魏旻和魏奚虽有些遗憾,却也不好强求。
二皇子倒也无所谓陪妹妹逛逛灯会,反正待在皇子府里,他那些莺莺燕燕的姬妾也吵得头疼。
于是中秋节这日夜里,沈青梨将孩子留在了惠妃宫里,自己和二皇子一道来到民间赏灯会。
暮色像一块浸了墨的锦缎,缓缓铺满京城的天空。
御河两岸早已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莲花灯浮在水面上,走马灯转着才子佳人的故事,还有孩童提着的兔子灯,红眼睛亮闪闪的,映得河水都成了五光十色的绸缎般。
沈青梨坐在二皇子订下的画舫里,隔着轻纱看着岸边的热闹。
画舫里点着桂花香炉,桌上摆着月饼、石榴和葡萄,二皇子正拿着一盏琉璃灯,笑着对她说:“妹妹你看,那盏‘嫦娥奔月’,灯影里的嫦娥眉眼,倒有几分像你。”
沈青梨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一盏巨大的纱灯悬在柳树下,灯上的嫦娥衣袂飘飘,正朝着月亮飞去。
她轻笑一声:“皇兄又拿我打趣。”
画舫缓缓前行,岸边的欢声笑语顺着风飘过来。
有年轻男女在猜灯谜,姑娘们捂着嘴笑,公子们故作深沉地思索;有小贩在叫卖桂花糖藕,甜香混着河水的潮气,格外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