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还望太后娘娘,暂息雷霆之怒,体谅陛下苦心,静候裴太医施展回春妙手,方是信王殿下之福,亦是太后娘娘之福泽绵长啊。”
裴玠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情真意切,却又将“阴阳怪气”四字演绎到了极致。配上崔令窈此刻那副弱柳扶风、楚楚动人的外表,一时之间,殿中众人竟都难以分辨,她究竟是真心实意地劝解,还是在字字诛心地讥讽?
唯有作为这番话直接承受者的太后,瞬间便如醍醐灌顶,寒意彻骨!
她听懂了!这温元县主,分明是在赤裸裸地威胁她!
想要你儿子活命?
那就乖乖闭嘴!
再多说一个字,耽误了救治,害死了你儿子……
那也是你自己作的孽!
因着武珩之死,裴夷真告病了半个月。
当然,她不是为武珩的事。
武珩毒害荣熙大长公主一事已然在康王的调查下水落石出。
怀信侯世传罔替的爵位自然是没了,武家一众人等或是流放,或是革职,与武珩过从亲密的几个武氏族人更是都被斩首了。
毒害皇家公主,此乃十恶不赦、蔑视皇权的大罪!再加上颐光殿中,诸多世家勋贵亲眼目睹了武珩“误伤”信王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无论从国法还是人情,此刻都无人敢、也无人愿为武家这艘注定沉没的破船说半句求情的话。
裴夷真改姓这件事更是顺畅非常,连之前一直反对的太后都说不出什么。
太后当初反对,不过是觉得荣熙大长公主终究是外嫁之女,武珩当年纳妾虽有失体统,但公主未能为武家诞育嫡系子嗣也是事实。
武珩为此坐了几年冷板凳,在她看来已是惩戒足够。
若再让武夷真改姓裴,岂不是朝廷和皇家又一次狠狠地扇了武珩的脸?
更何况,荣熙大长公主一直是裴玠的坚定支持者,与她这个太后立场相悖。她乐得用武夷真的姓氏问题来向武珩示好拉拢,而非为对手阵营的人撑腰增势。
但如今却是不一样了。
武珩伤了她的宝贝儿子,害得裴琰子嗣无望,她恨不能将武珩乃至整个武家碎尸万段,哪里还能顾及武夷真改为裴姓一事。
裴夷真倒是没什么武珩死去的伤心,她心里早就没这个血缘上的生父了,在得知母亲被害的真相后更是对其深恶痛绝。
还是崔令窈做的这个决定。
“夷真姐姐,我知你有多恨武珩,可这世道,对女子,对子女,何其苛责!世人皆有一副孝道枷锁,便是陛下也逃脱不了。武珩固然作恶多端,死有余辜,千刀万剐亦不足惜。可你,作为他的亲生女儿,若在其身死之后,便兴高采烈,甚至流露出半分快意……
那些自诩礼法卫道士的朝臣,那些惯于嚼舌根的市井小人,立时便会调转枪口!他们会罔顾武珩滔天罪孽,只死死揪住你一个不孝的罪名!
届时,流言蜚语如刀似箭,生性凉薄、不念生恩、有违人伦,种种污水必将铺天盖地泼向你!
因此,纵使是演戏,这表面的哀戚,这短暂的守制,是你此刻必须披上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