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如此,二叔一脉实已绝嗣。臣女与祖母,承蒙陛下与太后娘娘天恩浩荡,方得以保留伯府至今。然今日伯府卷入黑火一案,无论暮云是否知情,臣女身为府中主事之人,御下不严,难辞其咎,深感愧对陛下厚恩!臣女恳请陛下,收回成阳伯府爵位与府邸!以儆效尤!”

老夫人闻言,如五雷轰顶!

她猛地抬头看向崔令窈,浑浊的眼睛里迸射出难以置信的惊怒与怨毒!

她什么时候同意崔翾过继了?

还有,收回爵位?!

这丫头竟敢自请削爵?!

这可是她父亲拼杀得来的基业!是她赖以为尊的倚仗!这简直是掘了崔家的根儿!

她刚刚闹着要给自己的父亲开棺还不够,如今竟还要毁了整个崔家吗?!

早知道,早知道就该让她跟着左神谙母子一并死去。

当时她不过一个稚童,除去她简直易如反掌,留来留去,竟是留成了心腹大患。

张氏、令仪、珺儿,她这短短不到一年的光景里,已经害了多少人,闹出了多少事端!

如今,连爵位她都要下手!

老夫人气得浑身哆嗦,枯瘦的手指死死抠着地面,只是,却一个字都不敢发出。

她知道圣上对崔令窈的看重。

哪怕今日这件事牵扯到了崔家身上,看似圣上好似和崔令窈闹翻了一般,但从后面圣上支持她开棺的举动来看,皇恩眷顾犹在。

如今,太后昏倒,信王垂危,她一个妇道人家,实在是不敢和陛下作对。

裴玠将老太太那敢怒不敢言、濒临崩溃的神情尽收眼底,眸底掠过一丝极淡的嘲弄。

他沉吟片刻,声音听不出喜怒。

“崔氏自请削爵,其情可悯,其心,亦算坦诚。然,成阳伯府毕竟有功于国,崔玿将军更是为国捐躯。爵位收回,府邸倒是可保留。”

老太太心头猛地一跳,如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保留府邸?!

陛下此言,难道爵位并非全无转圜之机?

或许待风波平息,陛下念及旧情……

一丝渺茫的希望和贪婪的窃喜瞬间冲淡了她的恐惧和愤怒,她几乎要伏地谢恩。

然而,裴玠接下来的话,彻底击碎了她的幻想。

“即日起,便将成阳伯府邸,改为县主府。只是念及县主对崔将军的孝心,仍可悬挂成阳伯府匾额,以彰念旧之意。”

老太太彻底懵了。

县主府?挂旧匾?这算是什么处置?

爵位没了,府邸名号也改了,却还挂着旧匾?

这模糊不清的旨意,让她一面绝望,一面又忍不住让心头那点侥幸的死灰复燃起来。

只要匾额还在,根就还在!

陛下是否暗示,这爵位,日后还有归还崔家子侄的可能?

令仪如今可是有着祥瑞之胎,刚刚信王受伤的位置,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从太后如今的震怒来看,显然信王日后再子嗣上怕是要艰难许多。

那令仪的这双孩子,很可能就是信王最后的子嗣了。

虽说这孩子不是令仪腹中所出,但信王请封侧妃的举动,已经是将这双孩子彻底写在了令仪名下。

到时候,皇家和太后念及令仪的功劳,说不定会圆了自己过继个族中孩子承袭爵位的心愿!

如今,崔令窈也不过是暂时帮崔家保全着府邸而已。

毕竟她注定入宫为妃,到时候这还挂着成阳伯府牌匾的所谓县主府,不还是崔家的?!

她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自以为窥见了帝王心术,却全然不知,这不过是裴玠精心设计的障眼法。

她哪里能想到,这保留的旧匾,这看似含糊的处置,实则是裴玠为崔令窈铺就的一条通天之路!

他心中早已定下乾坤,待尘埃落定,崔令窈将不再是什么县主,而是大昱开国以来,第一位名正言顺、御笔亲封的女伯爵!

这成阳伯府的匾额,终将迎来它真正的主人。

那是第一任成阳伯崔玿名正言顺的血脉。

而此刻老太太心中那点可笑的盘算,在裴玠眼中,不过是一场即将被碾碎的迷梦。

“臣妇/臣女,叩谢陛下恩典。”

无论老夫人如今心中如何思量,她如今只能叩头谢恩。

而裴玠最后看了一眼仿若舒了一口气的谢夫人,扔出了今日最后一道圣谕。

“谢翟安,庞统,即刻回京。着令虎威将军秦赫即刻前往边关,暂统西麓军一应事宜。”

谢夫人的身子瘫软了下来。

她还是没保住夫君的兵权。

而奉国公则是有些诧异地看向裴玠。

秦赫便是之前在谢翟安离开西麓军之时统管西麓军的人。

也算是太后一派的人。

圣上,是准备将兵权交还给太后?

可明明当初圣上可是靠着北狄刺客那出戏才让谢翟安回了边关。

如今,竟是让谢翟安回来了。

这说明,自己刚刚说的崔玿骸骨在运抵回神都之前并无问题的言论,他根本不信。

难道,他真的怀疑了什么?

一切吩咐下去后,众人便立刻出宫的出宫,查案的查案,被关押的被关押。

崔令窈从黄工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一的晚上了。

家家户户悬挂着红色灯笼,以庆贺新岁。

那入目的一片片红,却是和颐光殿内那一滩摊血在此刻重合了。

轻叹一口气,崔令窈刚准备上马车,却有人从身后叫住了她。

“还请县主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