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进门,她便嗅查到了屋内的气氛有些不对。
今日她所带的内侍还是喜禄。
不知陛下是如何调教了他,喜禄如今像个小鹌鹑一般,大气儿都不敢喘一下。
“儿子给母后请安,母后慈安。”
崔令窈如今对于皇家礼仪也算是精通了。
毕竟互换回来的这些时日里,离澜也没忘记私下教导她宫廷礼仪。
当然,是身为一国之君的宫廷礼仪。
说实话,到了陛下这个位子上,除了要给太后行个礼,寻常时候他便是不守礼,也根本无人敢质疑分毫。
上官华蕤也早在崔令窈进殿之时便已经起身行礼。
“臣女叩拜陛下金安。”
“起来吧。”
崔令窈淡淡道。
“哀家听闻今日空一上师入宫了?陛下和他聊得可好?”
虽然私下因着亲政一事母子两人的关系已经彻底降至冰点,但此刻面上却还是维持着母慈子孝的表象。
待崔令窈坐下后,太后笑眯眯问道,半点儿看不出刚刚还和上官华蕤剑拔弩张的模样。
“甚好。空一上师如今在静海清修,难得回神都,与之畅谈一番,许多事颇有豁然开明之感。”
不过是些套话罢了,崔令窈说得也是得心应手。
她微靠在椅背上,以一种颇为闲适却不失矜贵的姿态看向了下首的崔令窈。
“上官小姐今日怎么入宫了?”
她的语调平和,却莫名让一旁的太后觉得,这话中带着十分的讥讽。
“是哀家想念华蕤了,所以召她入宫见一见。都是一家子人,莫要太过拘谨反倒生分了。”
太后时隔多年后,似乎终于想起,除了信王外,圣上和上官华蕤也是表兄妹,此时说起了一家人这类的言语。
轻笑一声,崔令窈以一种颇为疑惑的语气问道。
“怎得信王弟未曾入宫?”
此时提起信王,分明是想让太后难看。
毕竟一个月前太后撮合不成反闹出事端的记忆还历历在目。
且苦主如今就在底下坐着,你也好意思说什么想念。
是想念你如何设计人家落水?还是想念你如何害得人家从此子嗣艰难?
其实从内心来说,崔令窈还是颇为佩服这位上官小姐的。
她不想嫁人,便能勇敢做出决策。
哪怕背上了子嗣艰难这等对于女子来说无异于天塌一般的名声。
哪怕和她万人之上的姑母作对。
哪怕信王已经是许多神都贵女眼中最为拔尖的郎婿人选。
可她不想嫁,那就敢不嫁。
“他日日不着调的,这几日得了一卷新的琴谱,在府上窝着是轻易不出来了。”
太后接连被上官华蕤和崔令窈下面子,此时脸上越发挂不住了。
可是,她仍旧在强压着怒火。
崔令窈心下越发有些疑惑。
看刚进来时太后的脸色,不难猜出刚刚上官华蕤明显没让她顺心。
如今自己暗中讥讽,她居然还能忍下。这可不像自己上次所接触了解的太后脾性。
人突然转性,大多数原因,只因为她想要图谋更大的东西罢了。
就比如,崔令仪那难得的主动道歉,不过是为了给自己下毒罢了。
那太后又图谋的是什么呢?
崔令窈心下不禁思索。
好在这时候张嬷嬷说话了。
“娘娘,晚膳已然备好了,可要先用膳?”
有了个缓和的台阶,太后立刻点了点头。
“先用膳吧。华蕤,待一会儿用晚膳,你陪着哀家再说会儿话,到时候哀家让金阙卫护送你回去。”
金阙卫,是护卫皇宫的天家卫队,素有金阙麟牙之名,专司帝王贴身护卫。
只是,如今的金阙卫,却大半都掌握在了太后手上。
崔令窈对陛下如今的处境,更有了详细的认知。
外头对于太后垂帘听政这件事,许多人还抱有乐观之态。
都觉得到底是亲生母子,到了年纪自会还政。
便是如今有所纠葛,那也是因为陛下尚未大婚的缘故。
可真正在这皇宫大内才能体会到,这对天家母子之间的关系,早已到了一触即碎的边缘。
金阙卫,天子近卫,如今却被太后随意支使,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容忍这等失权的现状。
所以,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几乎是摆在圣上面前唯一的路。
皇宫内晚膳都用得格外早,如今不过申时,外头天色仍旧大亮。
原本按照在场之人的身份,上官华蕤该在一旁站着侍奉太后膳食,可太后发话允其同坐,她便也落座了。
只是,她在隐晦处和崔令窈交换了一个眼神。
显然,她也发现了今日太后的不对劲。
“这道金齑玉脍,哀家记得你最喜欢。今日的鲈鱼格外新鲜,哀家吩咐人特意做的,快尝尝!”
虽说皇家从不劝膳,但说这话的是太后,自然无人敢议论分毫。
喜禄站在一旁手持银筷,小心翼翼望向自家陛下,似乎是想从其面色上,寻找自己是否该夹这道金齑玉脍的答案。
他们这些内侍伺候膳食,最是要了解上意。
崔令窈淡淡望了一眼那金齑玉脍,轻笑道。
“多谢母后挂怀,只是,儿子如今用的养身方子忌食鱼肉,倒是辜负了母后的一番好意。”
太后脸上的笑意僵了些许。
“是吗?倒是不巧。”
崔令窈也不心虚,只平静回望着她。
她在来之前问过陛下这几日的膳食了,的确未有鱼肉,所以此时说出来,也不怕太后去查。
至于那药方,大多数药方禁忌都是那几类,况且太后若真要追根究底地查,倒显得她心虚了。
“那便多吃些其他菜吧。”
太后面色冷了下来,只看着喜禄在崔令窈的眼神下多夹了一些素菜。
只是……
太后以巾帕挡嘴,遮住了嘴角的笑意。
裴玠啊裴玠,你终究还是嫩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