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长公主:“怎么了?这般匆匆忙忙要见一见?”

云非晚:“之前臣妇从公主府离开之后,去了云府,在云府,见到了少城主。”

“嗯。”长公主看着她,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少城主直接跟臣妇表明了身份。”

“哦?”长公主脸上出现些许疑惑。

“在臣妇看来,他似乎是知道臣妇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便也没有隐瞒。臣妇问他来京城所为何事?长公主猜他怎么说,他回答臣妇说:是城主让他来送死。”

长公主眉头一挑。

“是个聪明人。

“他既知道来送死,却还是来了,且在此时跟你摊了牌,可是需要你做什么?”

“是,长公主料事如神。不过,他没有要臣妇做什么,他只问了臣妇一个问题,大周未来的君主,二皇子和四皇子谁的机会更大?”

长公主一顿,脸上露出怒意:“想不到,大周居然有这样的蛀虫。”

这怒意并非对江墨寒,而是对某些大臣。

定然是有人通风报信,城主府的人才能如此轻而易举的知道大周的内政消息。

“这群吃里扒外的东西,朝廷好生的养着他们,他们居然要当卖国贼。”

“重利诱之,或者被抓到了把柄,不得不屈服。”

长公主眉头拧着,表情很是不悦。

“你如何回答?”

“臣妇回答说:不知。

“但是少城主明显是不相信,他似乎笃定臣妇与他找的人有联系,跟臣妇说:他想跟大周未来的君主谈一笔生意。”

“生意?”

长公主心里有些想法,但她还是问云非晚:

“这件事,云夫人如何看?”

“臣妇以为,少城主既然知道城主要他的命,且自己也有所准备,那么他定然是要为自己筹谋的。

“城主想让他死在京城,用他的死来促进通商一事。若他解决了大周的皇帝,让新皇同意通商,既能达到目的,又能保住自己的命。”

“哦,倒是个聪明人,只是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再有下回,他也依旧是被城主所放弃的。”

“臣妇以为,这位少城主心性深沉,既然能想到和未来的君主对话,便不会让自己再次置于险地。”

“他想做城主?”

云非晚听着长公主的猜测,心中一惊。

不愧是长公主,一下便想到了点上。

“臣妇不知,一切都只是臣妇的猜测,如果臣妇在他那样的境地,就会那样做,这位少城主看着,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

云非晚说完之后便没有再开口。

江墨寒能不能成为城主,长公主都不用关心,她只要让长公主知道,这位少城主有心帮盟友铲除异己,就够了。

一个那么好的同盟,不用白不用。

而且新皇继位,通商的事情,自然是新皇说了算。

长公主不知想到什么,眉头舒展:

“找个机会,本宫和他见一面。”

“是。”云非晚应声,顿了顿又说了一句:

“长公主如此信任臣妇,就不怕臣妇说的是假的。”

长公主望着她笑了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剩下的话,长公主没有说。

云家和宋家的生死皆在她手中,云非晚最是维护云家人,亏欠自己的儿子。这个时候,绝对不会帮着外人对付自己。

她原本确实有些疑惑,云非晚说的话的真假,但听到云非晚这么问,她倒一点疑惑都没有了。

云非晚一副感动的表情:

“臣妇为长公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用这么悲壮,本宫不需要你死而后已,好生替本宫办事即可。”

“是。”

长公主又问了一些细节,云非晚皆一一回答……

等离开公主府后,时间还早。

云非晚从小巷子里换了马车,买了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往北山学院而去。

这些日子,宋宴清在北山学院跟着萧夫子学习,今日陆北溟说的那些,他得问一问宋宴清。

虽说长公主没有怪罪,而且宫中也瞒过了,但这件事她不问清楚,心里没底,便总觉得不安心。

马车出城,行了小半个时辰,到了北山学院。

云非晚拿着云家的号牌,先去拜访了萧夫子。

把刚刚买的那一套江南云榕阁的笔墨纸砚送了出去。

萧夫子再三推辞,架不住云非晚热情,只得收下,脸上乐呵呵的。

云非晚顺势问了几句宋宴清,萧夫子满口夸赞。

说宋宴清虽然启蒙得晚,但是他聪颖好学,勤奋刻苦,进步一日一日巨大。

作为老师来说,不怕学生笨,就怕学生懒。

许多世家子弟都吃不了苦,反观宋宴清,实在是一股清流。

先不说别的,萧夫子首先就很认可他学习的态度。

在云非晚提出想去见一见宋宴清的时候,萧夫子二话不说便同意了。

一炷香后。

厢房。

宋宴清从门外进屋,见到云非晚,脸上满是喜悦,上前对云非晚行礼:

“儿子见过母亲。”

云非晚看到宋宴清的喜悦神情,脸色先缓和了三分。

“快起来,坐下说话。”

“是,母亲。”

云非晚从上到下将他打量了一遍:

“清瘦了些。”

宋宴清两手摊开,低头看了看自己,笑道:

“真的吗?儿子觉得和以前一样。”

云非晚看他精气神十足,笑道:“在书院可习惯?夫子教的可都听得懂?和同学们相处可还好……”

“都好都好,母亲放心。”

“有没有看宋家热闹,对宋家好奇前来询问你一二的?”

宋家的事闹得那么大,她有些担心宋宴清年轻气盛受不了。

“没有,不知道是谁把荷花宴那一日的事情传开了去,那些官员被连累,罢官贬职,儿子身边的同学,没一个敢多话的。

闻言,云非晚放下心来。

她看向宋宴清:“母亲今日来,是有一事要问你。”

“母亲请问。”

云非晚走到门边,往外头看了一眼,见外头空无一人,才低声问道:

“太子的课业,可是你所代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