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顾征重重地拍了拍刘长河结实的肩膀,“谢谢刘大哥。”

刘长河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跟哥客气啥?"他转身朝卡车上的工友们一挥手,"弟兄们,今儿这集市可不要票,想买啥就买啥啊!都给家里的娘们孩子带些好东西回去!"

原来两天前,顾征就找到以前跟着混黑市的大哥刘长河,请他带些人来帮自己媳妇撑撑场子。刘长河早就听说顾征那个城里的媳妇不待见他,就顾征这小子还老是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今天他要好好为自己的兄弟争口气!

林栀看刘向阳、岳瑶、陈会计和他媳妇在冰粉摊上已经游刃有余了,便想着去集市上转转,看看哪些东西受欢迎。转到王婶的摊前,一些小姑娘觉得那些扎染布好看是好看,但不知道怎么用。

林栀见冰粉摊前已经井然有序,便背着手在集市上闲逛起来。走到王婶的扎染摊前,只见几个年轻姑娘围在那里,手里拿着布料比划来比划去,却迟迟不见掏钱。

"这料子可真好看,"一个扎麻花辫的姑娘摸着蓝白相间的花纹感叹,"可这么小块能做啥呢?"

旁边扎麻花辫的同伴也叹气:"可不是嘛!做手帕嫌大,当枕巾又太小"

那些靛蓝与雪白交织的布料,虽然图案精美,但尺寸确实尴尬——宽不过二尺,做衣被嫌小,当手帕又太大,只能被来往的顾客拿起来比划两下又遗憾放下。

林栀对此早有预料,扎染布料制作工艺复杂,需经过设计图案、扎结、染色等多道工序,且多为手工制作,比较耗时耗力,所以价格不会很便宜,布料也不会很大。一块40厘米乘40厘米的扎染布就需要5毛钱。

"这可是正宗的扎染工艺啊!"林栀突然提高嗓门,引得周围人都看过来。她轻抚着布料上如烟似雾的纹样,"以针代笔,以色代墨,每一道花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呢!"

王婶会意,立刻接话:"可不是嘛!光扎结就要费半天功夫,染缸里要反复浸染二十多次"

"五毛钱简直太值了!"林栀爽快地数出钱,拿起一块蓝白相间的方布。只见她手指翻飞,转眼就将布料编进了麻花辫里。靛蓝的布角随着发辫摆动,在阳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衬得她整个人都鲜活起来。

围观的小姑娘们眼睛都看直了。一个胆大的率先掏出钱:"给我也来一块!"很快,王婶的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队。

这不愧是县城来的“冤大头”,呸,是县城来的知识分子!在他们大队人们可舍不得买5毛钱的方布做头巾,他们大队现在好多姑娘都是用家里不用的毛线或者剩下的碎布头扎头发,还嘚瑟得不行呢!

林栀可去县城供销社看了,都是些以单一颜色为主,没有过多复杂的装饰,但色彩饱和度高,能够吸引女孩子的注意的长布条子。质量差点的几分钱,稍好一点的一毛多,两毛多的都有。林栀都有些恨这个年代不允许有个体户,不然她分分钟完成一个小目标!

林栀见生意起来了,正打算离开,突然被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拉住了衣角。小姑娘脸蛋红扑扑的,手里攥着刚买的扎染布,怯生生地问:"姐姐,能能帮我编个和你一样的辫子吗?"

"当然可以!"林栀爽快地接过布料,让小姑娘坐在旁边的树墩上。她纤细的手指穿梭在乌黑的发丝间,边编边讲解:"先把布条对折,这样系在发根才牢固"

周围等着买布的姑娘们见状,纷纷凑过来围观。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她们专注的脸庞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随着林栀灵巧的动作,那块靛蓝的扎染布很快化作发辫上的一抹亮色,随着小姑娘的晃动轻轻飘扬。

"太好看了!"小姑娘对着王婶递来的小镜子左照右照,欢喜得直跺脚。其他姑娘见状,也都举着刚买的布料围上来:"姐姐,我也要!""给我也编一个吧!"

林栀笑着应下,手上的动作越发熟练,一边编还一边给小姑娘讲解道:"这扎染布用处可多着呢!"她灵巧地将布条在发梢系了个蝴蝶结,"做头巾只是最普通的用法。"

说着,她假装从随身的粗布包里掏了掏,实则从空间取出一枚精致的发夹。靛蓝的扎染布做成花瓣形状,上面缀着一颗圆润的珍珠,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哇!"周围顿时响起一片惊叹。小姑娘们眼睛都看直了,有个胆大的直接伸手想摸:"这、这真是用扎染布做的?这也太好看了吧?"

"可不是嘛!"旁边穿碎花衬衫的姑娘接话,"我在县里供销社都没见过这么别致的!"

林栀笑吟吟地将发夹别在为小姑娘编好的辫子上,靛蓝的花瓣衬着乌黑的发丝,随着转头轻轻颤动。

"丽丽,你这样太好看了!""跟画报上的明星似的!"

被叫做丽丽的小姑娘羞红了脸,对着王婶递来的小镜子左照右照,突然转身拉住林栀的衣角:"姐姐,这发夹卖吗?"

"这是样品呢。"林栀轻抚她的发辫,"下次赶集就有各种款式了,一个只要三毛钱。"她转向王婶眨眨眼。

王婶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她做了半辈子扎染,从没想过还能这样用,一块扎染布能做十好几个发夹呢!摊位前的姑娘们已经按捺不住了,你一块我两块地抢购起来。

很快,集市上就多了一群扎着染布发饰的姑娘,像一只只蓝蝴蝶般在摊位间穿梭,给这炎热的夏季带来了一抹清凉,也成了最好的活广告。王婶的扎染布转眼就卖出了大半,乐得她直抹眼泪。

林栀正想离开,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圆脸妇女走向前:“同志,能借一步说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