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苏成明出去没多久,门外便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几个年轻战士鱼贯而入,哼哧哼哧地搬进来几件电器,这些器械破旧不堪,线路裸露,显然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各种陈旧的电器。

“这些是在军区找出来的一些器械,你尝试着修修看,这是工具箱,缺什么再找我。”苏成明说道。

林栀挑了挑眉,目光从那些设备上一一扫过,嘴角微微抽动,她哪会干这修理工的活啊!

她双手一摊,语气干脆,"我不会修这些。没学过,干不了。"

见苏成明不接话,她又补充道:"我只能告诉你原理,给你画个图纸,你们自己照着做。但拆解维修?"她摇了摇头,"不好意思,本人林栀,专业画图,不包售后。”开玩笑,她在后世也就是个房地产开发商,图纸都是她从空间商场里白嫖来的,要她修,她是真的不会啊!

“这是谁家的烂收音机拿过来充数?你告诉我是军区器械??”林栀伸手拿起桌上一个废旧的收音机。

苏成明坦然的回答:“是军区冯师长家的”

"堂堂一个师长,这么穷?都烂成这样了还修?你找人给我拿些纸笔来,我研究下,修,我是不会修的,但我可以给你画一套图纸,直接让这些老古董,跨一个台阶。"林栀已经开始埋头清点桌上的设备了,除了一个破旧的收音机,还有一个破旧的电饭锅最大的是一台884型电台还真是把她当修理工了。

小战士小跑着取来绘图工具时,林栀已经选了一个自己觉得舒适的坐姿,正埋头认真画图。和她处理工作的模式类似,她准备先绘制比较难的884型电台,现在的884型电台还是超短波通信设备,容易受地形遮挡,山区、丛林环境下信号也差,而且缺乏保密通信技术,明语通话非常容易被敌方监听。

"现在的884型电台,"她突然开口,铅笔在某个电路节点重重圈了两下,"超短波在山林里穿不过三百米。"笔尖突然转向,划出一道凌厉的折线,"更糟的是明语通话——"她抬眼看了看坐在一旁的苏成明,"去年援越战役,美军监听我们电台,比自家广播听得还清楚吧?"

铅笔继续在纸上沙沙作响。她脑海中浮现的是1979年谅山战役的惨痛教训——884型电台在实战中暴露出的种种缺陷像走马灯般闪过:脆弱的抗干扰能力、糟糕的环境适应性、时断时续的供电系统、复杂的操作流程这些技术短板导致师团级指挥系统几近瘫痪,命令传递严重滞后,步炮协同频频脱节。而越军,正凭借着监听到的通讯内容,一次次预判我军动向,甚至设下致命陷阱。

林栀的笔尖突然悬停在纸面上方。这一次,她决不允许历史重演。图纸上渐渐成形的,是她记忆中那个超级大国最先进的单兵电台设计——多频段融合技术,整机重量不足一公斤,可无缝集成到战术背心上。可应-40°c~+70°c工作温度。最关键的,是那项被称为"瞬发传输"的核心技术,每次通讯时间控制在半秒以内,几乎不可能被截获。

她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铅笔再次落下时,画出的不再只是线条,而是一柄直指未来战场的利刃。

苏成明接过图纸时,手指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他的目光在纸面上飞速扫过,瞳孔骤然收缩。作为研究院院长,他太清楚这张图纸意味着什么。"冷锋!"他突然抬头,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现在要立刻带林栀同志离开。一切后果,我一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