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自从江行简升任为旅长,沈晚柠的点心档口就不再私营了,她把档口转让给了营区。

点心档口的所有营收都会划入营区公账,在里面帮忙制作点心的军嫂们也开始拿固定工资,奖金制度保留,只是由于少了沈晚柠,很多复杂的点心没办法继续售卖,她们的奖金少了很多。

营区内军属多,工作岗位少,这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问题。

沈晚柠有心解决,时刻观察着外面的市场情况。

时间进入1981年时,她等到了这个时机。

“沈师傅,我已经从国营饭店辞职了。我想自己下海创业,你愿意当我的合伙人吗?”

张茂这个电话如同及时雨,沈晚柠听完,嘴角的弧度越来越高。

“可以。工厂地址选在云省吧。”

“没问题。”

张茂早就想好了,安元市开发得很快,这些年地价飙升,好地段他抢不到、也买不起。云省却不同,前些年的战争波及,导致它经济发展缓慢,对于张茂来说,就是蓝海。

他行动力很强,第三天下午就到了营区外。

沈晚柠出去接他,在家里招待他吃了一顿。

张茂大口地吃着,一脸怀念。

“就是这个味儿!沈师傅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只要他们厂子生产出的东西,有沈晚柠手艺的十分之一,张茂就不愁销路。

饭后,两人在院里的茶座边喝茶边谈话。

“你想做哪方面的生意?”

“肯定是食品相关,但是我还没想好要做哪种。”

实际上他已经想了很多种,从饼干、到沙琪玛、到酱板鸭、卤鸭蛋……

不过,他想没用,还得看掌握了技术和秘方的大佬怎么决定。

沈晚柠笑看向他,知道张经理圆滑惯了,不会干脆说明白。

不过他这样的性子很适合做生意,弥勒佛似的带笑,嘴里却严丝合缝。

“我想做蛋黄派。”

张茂懵了:“啥叫蛋黄派?”

“这样的。”

沈晚柠掏出早就画好的图纸。

八十年代追求西方的一切,面包、蛋糕永远比包子、馒头有市场,也更能打开市场。

这年代的人们有了一定的收入基础,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

蛋黄派,沈晚柠会做的更加精致,馅料也会更加美味,保证只要尝试,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回头客。

张茂看着纸上黄澄澄的蛋糕,又看看画出来的横切面有漂亮的流心,他仿佛能感受到它的暄软和香甜。

“看上去很漂亮。”

“我等会儿做几个,你可以先尝尝。”

档口上交后,沈晚柠在家也没什么事,就开始琢磨各种好吃的。

现在家里人都被养得白白胖胖的,要不是江行简运动量依旧很大,绝对无法保持如今的绝佳身材。

大宝、小宝今年三岁,那小手和小脚都跟藕节似的,长得还比同龄人高不少。

刚才吃饭的时候,张茂已经见过两个娃了,抱了一下,惊叹出声:“竟然是实心的!”

把一家子人都逗笑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

姑姥姥已经哄睡了两个宝宝,姑姥爷在旁边守着,她走了出来。

沈晚柠站起身,和姑姥姥一起进了厨房。

两个小时后,十几个蛋黄派出炉,整个院子都飘荡着蛋糕的香味。

“还是烤出来的东西香呀。”张茂摸着犹冒热气的烤箱,感叹着。“看来我要想办法去弄几台工业化的烤箱了。”

“我有门路,只要钱到位,很快就能运过来。”沈晚柠说道。

张茂眼睛倏地就亮了,这年代生产线才是最珍贵的。

“好!完全没问题,我准备了钱。”

沈晚柠笑着点头,给他拿了个蛋黄派。

“尝尝?”

东西一入口,张茂脑子就“叮咚”一声,直觉告诉他,这样产品一定能卖爆!

只要是吃过的人都会不断回购。

连吃了三个,张茂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

“这个项目我投了!”

沈晚柠:“……”

“你能拿出多少钱?”

朋友是朋友,生意是生意,沈晚柠出得了配方,也出得了钱,只是这辈子她不想过于忙碌,只想陪伴家人。

在外奔波做生意,显然不是她的选择,这才有张茂的出现。

她愿意和张茂合作,基于自身利益能得到保障的基础上的合作。

张茂冷静下来,道:“我能出一万。”

八十年代的一万块,非常珍贵了。

沈晚柠笑了起来:“行。那我出五千,加技术入股,占45。”

“好,我也占45。剩下的10,暂时保留,等以后公司上了正轨,可以拿来奖励骨干员工。这10暂存在你名下。”

张茂也丝毫不忸怩,直接和沈晚柠对等。

他们这样的股权划分是很不专业的,因为没有考虑后期公司融资后的股份稀释。

不过,对于一个食品厂的初期来说已经足够了。

以后的股权划分、上市融资,就等ipo时,再让专业人士去处理吧。

两人达成共识,就各自分头行动。

张茂去弄营业执照和工厂选址,有沈晚柠的关系在,在云省宣城几乎没有遇到阻碍。

而且,后期工厂的员工会优先从东部战区的军属和退伍军人里面选,政府还给了些扶持政策。

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云省明显落后东南沿海的开放城市,领导们也急呀,有项目落地几乎是打开绿灯。

两个月时间,张茂就把所有手续办理完毕,工厂选址定在距离宣城五十公里的位置,运输方便,原材料充足。

沈晚柠见识到了基建狂魔的初级形态,短短一周,厂房就建好了。

机器入驻,清洗、试运营。

第一箱蛋黄派出炉。

冷却后,人工放入包装袋,再烫一下,就装好了。

说是生产线,几乎是半人工的。

这时候的人工比机器可便宜太多了。

沈晚柠第一次看见时,愣了好久,没办法,只能制定严格的消毒、制服和卫生规范。

每个进入车间的人都必须换上干净的工作服,口罩、手套必须佩戴,十个人为一组,设定组长监督。

幸好军属们都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都很配合。

“撕拉。”

沈晚柠撕开淡黄色的包装袋,香甜的味道飘散开,她咬了一口,满意点头。

“味道不错,可以对外销售了。”

她给出了配方,但是毕竟是机器生产,里面会有各种小细节可能导致味道变化。

调试了近十次,才出了这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