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萧景天等他们俩说完话,才走过来,给了江行简一把钥匙。

“简哥,你去开门吧。”

江行简一直不在京市,房子久不住人就容易坏,这些年都是萧家帮忙照看,钥匙也在萧家。

四合院的门“咿呀”一声开了。

两进的院子。

第一进:门楼、影壁、前院、倒座房。是接待来宾的地方,倒座房的布局较为简单,都是单间,一共三间。

第二进:内院、正房(设有卧室、中堂)、东西厢房、耳房(位于正房的两侧,一般做衣帽间或者书房使用)、庭院。

两进四合院,要容纳四座房屋以及两个院子,别看进门时不显大,整体占地面积也有六百多平,居住面积两百平左右。

住一家人是足够的了。

七十年代的人均住房面积不到三平米,江行简的母亲能给他留下这么一栋房子,已经十足珍贵。

沈晚柠看着眼前正正方方的院子,心中感慨良多。

江行简的外公在世时,一定为祖国做过很大贡献,才能在过去十年困难时期里保下这栋宅子,没让它变成大杂院。

方正的院子里,东西两边各种了两棵树,一颗海棠树,一颗石榴树。

现在是一月,两棵树都没有开花,看上去光秃秃的。

沈晚柠看着却觉得挺有意趣。

“夏天我们可以在这里摆两张摇椅,喝着茶,吃着点心。”

“好,到时候我陪你一起。”

江行简驻足,跟她一起看了眼树,很快就继续往里搬东西。

三个人一起行动,沈晚柠他们带来的东西很快就全部弄进了四合院里。

“房间,我妈整理了两间出来,床单被套都弄好了。

厨房,我也给你们弄来了半车煤球,足够你们这几天用的了。”

萧景天放下东西,带他们去看了眼房间和厨房,就笑着告辞。

“这些东西,你带回家去。”

江行简从行李拿出好几样东西,沈晚柠帮忙找了个大布袋子,全部装了进去。

“那我也不跟你客气了。”萧景天笑着接了过来,“除了烟丝还有什么好吃的?”

沈晚柠笑道:

“我做了点肉干,你可以尝尝。还有,我给阿姨准备了一罐护手霜,也是我自己做的。

京市的冬天太干燥了,这护手霜很补水,阿姨早晚可以抹在手上试试看。”

萧家这样的人家,即使是七十年代应该也不缺女主人用的护肤品,相较于面霜,沈晚柠觉得送护手霜,对方使用的可能性会更高。

“哎哟,这可都是好东西。嫂子,你破费了。”

萧景天忙不迭地道谢。

“说好的,明天晚上你们一定要到我们家吃饭。”

“好,放心,我不会诓你。”

江行简把他送到门口,笑着挥手道别。

整理东西的时候,就交给江行简了。

沈晚柠径自去了厨房,刚才她就看见了,萧景天不仅提前买好了煤球,还准备了必备用品和面粉。

他们出火车站时是凌晨六点,现在是七点过五分,可以简单吃点。

沈晚柠和面,醒面的同时把煤球给点上了,烧了锅水。

很快就煮好了两碗清汤面,配着她提前做好的肉干,两人吃着也很舒坦。

“走吧,碗放着,等我回来再洗。”

江行简把两人的碗筷放进锅里,热水泡着,起身穿上外套。

“好。”

沈晚柠赶忙跟上他的脚步。

四合院的正门在小巷内,后门出去却是一条弯曲的河流。

两人走了一刻钟,进入长街。

整个氛围立马就变了。

长长的街道上挤满了人,两侧干枯的树木都好似在哭泣。

有志愿者发放丧仪用品。

沈晚柠接过黑色袖箍和白色胸花,沉默地戴上,和江行简一起跟随人群往前走。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久远的、曾经背诵过的文字就这么出现在脑海,沈晚柠一字一句地默念着,感受到空气中弥漫而出的悲伤,情不自禁跟着流泪。

[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

——

这场送别的后劲很大,沈晚柠回去后坐在院里发呆了很久。

江行简给她煮了碗疙瘩汤:“吃点东西。”

沈晚柠敛下眉眼,接过来,喝了一口。

今年是个重要的历史拐点,国家会失去三位领路人,会粉碎四人帮,结束这场耗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迎来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沈晚柠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能见证历史,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还在难受?”

江行简伸手贴了下她的额头,眉峰紧皱:“有点凉,喝完了就进去睡吧?”

“嗯。”

沈晚柠拉住他的手,“坐下陪陪我。”

“好。”江行简依言坐下。

沈晚柠端着碗,小口喝着,靠在他怀中,吹着微风,感受这难得的平静。

1月的京市,挺冷的,但是干冷,对于从南方过来的沈晚柠来说不算什么。

她窝在江行简怀里,渐渐睡了过去。

江行简没有叫醒她,等她睡的沉了,就起身把她抱进东厢房。

他们俩没有住主卧,选了东西两个房间。

睡了一夜,沈晚柠满血复活。

京市的胡同特别有生活。

一大早的就热闹得很。

外面熙熙攘攘,沈晚柠出去就看见摆了一排的三轮车,车上映着“国营车行”的字样。

很多人招手坐车。

“同志,坐车吗?我这一趟是去东口集市的,还能坐一个人。”

对方是在跟自己说话,沈晚柠往前走了两步。

“东口集市远吗?”

“不远,就三公里,你走过去可得半个多小时,坐我的车子几分钟就到,只需要一毛钱。”

“一毛钱?”沈晚柠摇头,“师傅,你这可不厚道,车上都坐了四个人了,你还收我一毛?”

“哈哈哈哈,老刘,你的把戏被人家小姑娘看穿了吧?”

三轮车上坐着的中年男人笑了起来,“咱京市人厚道,你可不能乱叫价。”

被大家打趣,蹬三轮车的刘师傅也不在意,憨厚一笑。

“那成,小同志,你给六分钱就行。这个价可是实价,不能再少了。”

沈晚柠看了看众人的神色,笑着点头:“成。”

他们要在京市住到年后,沈晚柠打算熟悉一下附近的环境,至少吃穿住行必须知道去哪儿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