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先前的时候,因为对楚月的怀疑,也是对满崽子的太过担心,吕村长对着楚月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

他毕竟是一村之长,拉不脸面道歉,只能用这种实际行动对楚月表示感谢,以及尊重。

楚月知道农户家里有些好东西不容易,她没吃那些柿饼,只是跟吕村长讨了一杯热茶,然后拿出量血压的医疗工具,开始了这一天的忙碌。

“楚大夫,我总是头痛,耳朵也听不清楚……”

“楚大夫,我这把老骨头了,一到下雨天膝盖就疼得厉害,连路都走不了……”

“楚大夫,我家男人这个胳膊,你给看看,这里怎么有个鼓包……”

“楚大夫……”“楚大夫……”

一眨眼间,“楚大夫”三个字已经成了整个村子里最热门的词汇。

楚月一边参考郝军医给的工作笔记,一边检查每个病人的实际病情,给予实际有用的治疗方案。

是年轻人或者是中年人,她一般直接给药,或者西医治疗的方法,年轻人免疫力好,对西医接受程度高,只要按照处方吃药就行了。

如果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都是几十年的顽疾,哪怕是楚月也没有妙手回春的本事,只能是多强身健体。

所以楚月写了不少对症下药的中药方子,让他们买中药煎着吃。

病人一个接着一个,队伍一直排着队,好像是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来了一样,楚月连喘一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中午吃饭的时候都不得空闲。

吕村长建议楚月休息,还让她在他们家里吃饭,“楚大夫,你是我们老吕家的大恩人,更是我们整个村子的大恩人!赶紧休息休息吃饭 。热菜热饭都做好了,希望你不要嫌弃。”

楚月倒不是嫌弃,她再艰苦的环境都经历过。

只是她这次的身份是跟着宋红梅一起出来的,她们都算是组织的人,组织上有规定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村子普遍条件不好,楚月中午吃了这一口饭,说不定她吃掉的是其他人的口粮,有人必须饿肚子。

楚月拒绝了吕村长的好意,并说道,“村民们都在饿着肚子排队,不能让他们等太久,我先把大家伙看完了再说。”

她也不跟吕村长多推搡,说完了话就低头写药方子,询问病人的病情,从始至终都没停下来过。

吕村长揉揉眼睛,眼角有些酸涩,就没见过这么能吃苦的年轻姑娘。

之后,又是好长一段时间。

楚月这边的病人逐渐接近尾声,宋红梅和李卫国、薛占林也从田间回来了,三人身上全都沾了一身泥土,衣服和裤子都脏了,眉头皱着,看来这次田间调查的情况并不理想。

眼下是初春,如果初春播种的情况不好,这一整年都会变得困难。

所以三人神情凝重,一边走一边交谈,来到楚月身边之后没打断楚月的工作,每个人找了一把凳子坐下,一边讨论一边记录笔记。

楚月这边只剩下最后一个病人了,是个八十来岁头发花白的老奶奶。

老奶奶身形有些佝偻,挺不直的后背,但是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气色特别好,一点也不像是八十岁的老年人。

她这次来,不是来看病的,就是饶有兴趣的盯着楚月看,乐呵呵的说道。

“我听那些老伙计说,村子里来个当大夫的女娃娃。我活了八十岁,还没见过女娃娃能给人看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