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瑾王震惊:“您要提前退位。”
皇上瞥了一眼:“怎么,朕操劳了一辈子,老了还不能好好休息休息。
要不是你不想继承皇位,朕早就退下来带着你母妃出去玩了。”
“您不是才带了母妃出去玩吗?”
皇上哼哼哼一声“那能一样吗,朕这次出去可是干正事,可没时间玩。
这次长河流域的堤坝可是我亲自监督修缮的,牢靠得不得了,近几年都不用再为长河流域洪涝的事愁了。”
说的这个皇上感叹道:“这水泥还真是个好东西,真的是坚固。”
瑾王骄傲,那是,那可都是他的晚晚弄出来的,能不厉害吗。
皇上看瑾王那傲娇样,撇了撇嘴:“又不是你发明,你神气个什么劲。”
随即好奇问:“这么好的东西,也不知道白非晚那孩子是怎么发明的。”
“她在一本古籍上看见的,当初在建贸易城时,听见我说想将城墙建得坚固一些,便想到了古籍上水泥的配方,我们试验改良了好几次才成功。”
皇上点头:“这水泥确实好,虽然成本简单,但制作确实难,想要全面推广还需要继续改进。”
他不知道白非晚在哪里得到如此厉害的古籍,皇家书院是全国藏书最多的地方,却没有这些东西的记载,想必是野史书籍。
看来以后要广纳书籍进皇家书院,不能只局限于文人古籍。
瑾王认同道:“我在找人研究,相信很快就能加大水泥生产。”
皇上满意点头:“嗯。”
随后将话题拉回来:“我想传位给陶陶,你怎么看。”
瑾王想了想:“陶陶才十岁,现在继位会不会小了点,很多事考虑没那么全面。”
皇上假装生气:“哼,你嫌小,那你继位帮陶陶先管几年,等他大了再传位给他。”
瑾王改口道:“其实十岁已经是小男子汉了,也不算小了,就是要从小历练,长大才能撑得起国家。
早点继位也好,这样有什么不足之处,父皇还能给陶陶指出来及时改正。”
皇上心里好笑,他竟然不知道儿子还有如此善变的一面,以前都是一本正经的老古板样子,现在都会变通了。
“朕的皇位是什么烫手山芋吗,你就这么不想继承皇位,一提让你继位,变脸比那些唱戏法的还快。”瑾王摇头:“我脾气不好,若是当了皇帝,那些大臣估计该人人自危了。”
他现在生活很好,儿子继位,不用做皇帝还能享受太上皇的尊崇,何苦去做皇帝那吃力不讨好的活。
而且他现在正值壮年,若是继位,那些大臣肯定会让他广纳后宫。
虽然他能摆平,但他不想让晚晚烦心,虽然晚晚没说,但瑾王感受得到晚晚很介意他有过其他女人。
他无法改变过去,但未来他一定只会有她一人。
他志向也不在皇位,若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在乎的人,他根本不会去争皇位。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过几天将皇位传给陶陶了。”
瑾王点头:“你问问陶陶,他愿意,我没有意见。”
皇上继续道:“你考虑也对,陶陶如今年纪还小,做事情考虑没那么全面,所以我决定封你为摄政王辅佐他,直到陶陶能独立处理政事为止。”
瑾王拒绝:“有您在,哪还能用得上我。”
皇上哼了一声:“朕传位给陶陶,就是想好好休息休息,你让朕辅佐,那朕还能休息吗?朕已经操劳了一辈子,现在只想好好休息休息,你忍心吗?”
瑾王点头正要说忍心,看父皇那逼人的眼神,生生咽了回去。
皇上继续道:“而且我答应了你母妃,每年带她出去玩玩,难道你不想你母妃开心吗?”
瑾王看父皇硬的不行,开始打感情牌。
假装想了想道:“这样我们一人辅佐半年。”
皇上看着瑾儿那一脸这是最后的让步的样子,点头:“好。”
接着道:“这半年我辅佐。”这半年马上要结束了,当然得他来。
瑾王点头同意。
皇上高兴,一脸占了大便宜的样子。
瑾王心里好笑,果然,在白家学的招式很管用。
家人不能一味的顺从,偶尔要作一下,能增进感情,吵吵闹闹才更有烟火气。
一味的顺从和尊敬,反而会更加疏离,少了几分亲近。父皇身居高位久了,什么都不缺,最在乎的就是亲情和真心。
所以才会对母妃那么好,母妃不贪图父皇的权势,把皇上当平常人对待,父皇在母妃身上感受到温情。
睿王他们出事后,虽然父皇还是和之前一样对自己。
但只有当事人感受得到,那种感觉不一样了。
虽然自己当时没在京城,但睿王他们出事,最有利的是自己。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自己所为,但父皇心里多少是有些介怀的。
所以即使是从这方面,这个皇位自己无论如何是不会继承的。
这一刻他才感受到和父皇的感情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看来父皇很吃这一套,以后要多作一些,晚晚说的对,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大多数家庭,父母都比较偏爱调皮捣蛋的那个孩子。
反而从小最乖最懂事的孩子却得不到父母更多的疼爱。
因为调皮捣蛋的孩子更容易得到父母的关注,自然倾注的感情就越多。
而听话的孩子却时常被父母忽视,久而久之忽视就成了一种习惯。
其实父皇小时候对自己喜欢也只是比别的皇子多了一点点。
后来自己中毒,父皇愧疚,寻遍名医为自己治病,还经常来看自己。
慢慢的对自己的偏爱形成了一种习惯,而父皇自己没发现罢了。
不过这份喜欢来的有些沉重,不过好在一切都苦尽甘来了。
幸好他遇见了晚晚,一切苦都值得。
随后两人在御书房将陶陶的帝王之路安排的明明白白。
两人还制作了一个辅佐排班表,弄的泾渭分明,谁也不让着谁。
陈忠看着父子俩的互动嘴角微扬,看来父子俩的隔阂算是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