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偷袭

第一百五十五章 偷袭

张子悦并没有直接带李凡他们去售楼部,而是进了小区,先在小区里转了一圈。

这么做的目的还是得让李凡三人感受一下这座小区的环境,如果李凡他们满意,那么再去售楼部谈合同什么的也不迟,如果李凡三人感觉到不行,那么张子悦也不会多说什么,直接带李凡他们去吃饭就可以了。

张子悦并不是售楼处的销售人员,也不会靠这件事赚钱,她亲自带着李凡三人来看房,主要是因为李凡三人想要买房,而不是提升自己的业绩。

几人进了小区,李凡等人便是在张子悦这个千金大小姐的带领下转悠了起来,而在这个时候,王清清和刘真真就走在最后闲聊,时不时的还能听见两人传来的银铃般的笑声,搞得李凡都有些看不懂,这俩人究竟能聊什么。

转了一圈下来,花费了将近半小时,最终李凡和谢文斌以及周晓倩三人都感觉非常的满意。

张子悦也不可能忽悠李凡他们,她是真感觉这座刚开发出来的小区还不错,所以才会带着李凡三人来看房,双方既是朋友,又有张子桐为纽带的交易关系,李凡甚至还是张子悦的租客,张子悦自然不可能坑李凡。

小区的环境很不错,绿化面积很大,各种人工修建的景致也很有特色。

小区附近配套设施齐全,公交站、地铁站等等一应俱全,最妙的是,这附近的幼儿园和小学中学都有,并且还有一个商圈,可是距离却并不是很近,至少也在一公里之外了。

这样的好处是,李凡三人未来成家之后,不管是孩子上学还是晚上溜达去商场购物,都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走走也就到了,但因为距离并不是太近,周末想要休息的时候,也不会被吵得睡不着。

各种条件都让李凡三人非常满意,随即也就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了,张子悦直接将三人带进了售楼部,交钱,签字,摁手印,整个过程一个小时不到,李凡三人就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

因为有张子悦的关系在,房价肯定是以最便宜的价格拿到手的。

李凡选择的是2栋顶楼的大平层,总共两百平左右,若是卖给外人,没有五百万绝对下不来。

但因为张子悦的关系在,李凡花了三百万出头就拿下了,可以说是捡了大便宜,今后如果想要买房,保准血赚一波。

而周晓倩和谢文斌的需求与李凡不同,他们都是阳城人,就算是今后跟着李凡去了帝都发展,但最后也肯定会是在阳城这边安家的,在其他地方他们也不习惯。

所以他们两人买房,就没有李凡那么随意了,他们想要的,是能够住大半辈子的房子,或许今后还会成为他们的婚房。

两人最终选择的,也是大平层,与李凡在不同的单元楼,并且面积也要比李凡那边大五十个平方左右,最终在张子悦的操作下,以三百五十多万的价格拿下。

最近这两三个月,公司里赚了不少钱,周晓倩和谢文斌同样赚了不少。

但周晓倩这边还要好一些,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她分到的钱要比谢文斌更多。

谢文斌现在总共的身家也就四百来万,这一次买房,他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不过好在以最近这些年的房价趋势,谢文斌也是稳赚不赔的,并且和李凡一样,算是捡了大便宜,所以即便手上已经没有了太多的闲钱,买了房之后依旧乐呵呵的。

几个人在离开了售楼部的时候都在感慨,想大半年以前,谢文斌和周晓倩还是在夜市摆地摊的社会最底层,每个月的收入也就仅仅够自己的温饱。

而李凡也只是一个生活在富裕家庭,但却穷得叮当响的“假”少爷。

而大半年之后,三个人摇身一变,好几百万的房子说买就买,这就可以见得人生的多变了

离开了小区,张子悦便是带着李凡他们去了附近的一家中餐厅,这里她来过几次,不管是服务还是味道,都相当不错,昨天说好要请李凡三人吃顿饭的,今天必须要兑现了。

吃饭的时候,李凡还是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问出了昨晚他就在关心的那个问题,也就是老张家孤注一掷,要拿下的新项目。

而张子悦的回答是:“这个项目大概率是我们的了,我们已经得到了消息,环宇重工那边准备撤了。”

“也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我们向银行借了几十个亿,他们那边自己算了算,感觉争不过我们,而李氏集团能够给的帮助也算不上太多,所以他们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竞争不过,打算放弃掉了。”

闻言,李凡不由得笑了出来:“那是好事啊,这个项目拿下,你们肯定能赚翻了。”

说起来,李凡的凡文倩传媒和老张家以及环宇重工这种阳城老牌企业的差距还是相当不小的。

现在的李凡,举全公司之力,能够掏出五千万现金已经顶天了,而人家要做的项目,动辄好几十个亿,这是李凡现在都不敢想象的巨款。

只不过,李凡也并没有妄自菲薄,因为他清楚,自己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能够在半年的时间里,将公司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

人家环宇重工和老张家的公司都有着好几十年的沉淀和底蕴,自己目前肯定是斗不过的。

但在未来,那就说不定了。

李凡还是非常有信心赶上李氏集团,甚至超过李氏集团的。

张子悦点了点头道:“的确是好事,能拿下的我,我们能赚不少。”

“但怕就怕在李氏集团和环宇重工偷偷放出假消息让我们放松警惕,然后还不讲武德搞偷袭,如果李氏集团能拉到一笔钱支援环宇重工,那事情就两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