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再投资一些项目
颜老师走进教室,原本喧闹的同学们瞬间安静下来。首发免费看书搜:当看书
他手里拿着一叠通知书,每一份通知书上,有对应同学的成绩以及班级年级排名。还有老师对他的评价。
被叫到名字的同学纷纷走上讲台领取。不出所料,林自立第一个被叫上前去领取通知书,他的成绩不仅在班级名列前茅,更是位列年级第一。
高童、江国华、杨依依和钟智勇的成绩与上学期相差无几,都处于班级前几名,年级前五十名之列。
唯有王浩强的成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退步。由于他高一复读了一年,上半年时成绩还处于班级中等水平,然而高一结束时,他的成绩己经滑落至班级末尾。
看到自己的成绩后,他满不在乎地撇了撇嘴,心里想着:成绩不好又能怎样?如今的大学生遍地都是,又不包分配。在这个社会,比拼的终究还是人脉。
林自立有什么了不起的,他爹王建民还不是靠着自己外公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钟智勇就更不用提了,不过是家里有点臭钱罢了。
江国华整天板着一张冰山脸,根本没人喜欢他,以后肯定也没有出息。
只是可惜了杨依依,她家的关系网如此强大,人又长得漂亮,偏偏对自己的追求无动于衷。
王浩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杨依依所在的方向。
领完通知书,暑假便正式拉开了帷幕。
上午放学后,林自立首先去了市政广场的书店,选购了几本高二的学习资料,这花费了他两百多元。
如今,他手头宽裕,也愿意和舍得在学习上加大投入了。
这些资料,他计划利用晚上下班后的闲暇时间,提前自学高二的知识。
曾老师交给他保管的收音机,表示他暑假可以带回家使用,同时还给了他几盘磁带,以便他在家中能够多练习语音和听力。
一切准备就绪后,林自立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充实的暑假生活中。
第二天,林自立准时抵达美好超市,这是昨天钟智勇告知他的地点。
钟一鸣将昌盛公司的办公地点设置在此。
首至此刻,林自立方才知道,美好超市竟然是钟智勇家的产业,难怪上次陈经理对他们的态度如此之好。
在钟一鸣的办公室里,除了陈经理,还有一位约莫三十岁的女子。
钟一鸣向林自立和钟智勇介绍道:“她是我们的行政部主管姜琳真,你们可以称呼她为姜姐,她主要负责协助陈经理筹备昌盛大厦建设期间的资料。在此期间,你们主要跟着姜姐做事,偶尔我会带你们出去。”
林自立和钟智勇认真地点了点头。
姜琳真笑容满面地对他们说道:“你们随我来吧,我的办公室就在隔壁。”
说完后,姜琳真踩着高跟鞋,带着两人离开了钟一鸣的办公室。
等姜姐为他们介绍完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责的时候,林自立这才明白,原来建设一座大厦的手续如此繁杂。
原本他以为项目开始动工后,该办理的手续都己完成,却未曾料到,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还有环保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等诸多环节。
“这些资料皆由专业人士负责筹备,我们只需做好衔接工作即可。”姜姐见他俩面露难色,猜到他们被自己刚才所描述的工作内容吓到了。
林自立和钟智勇连连点头,不需要他们自己准备资料,那就好办多了,他们原本还以为要亲自准备这些资料呢,毕竟两人从未接触过,完全不知从何下手。
整个上午,林自立和钟智勇都待在姜姐的办公室里,仔细翻阅着姜姐给他们的资料,努力熟悉项目的具体情况。
中午,大家都是以盒饭作为工作餐。
下午,钟一鸣驾车带着林自立和钟智勇离开了办公室。“我带你们去工地瞧瞧。”
车子开离南城后,他才向两人解释此行的目的地。
工地就在朝阳村,林自立家原来的位置,车子行驶十多分钟便抵达了。
这里,正是林自立自小长大的地方。
如今的这片土地上,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的呼喊声相互交织,共同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建设之歌。
大型起重机高高扬起钢铁臂,将巨大的钢梁稳稳地放置在预定的位置;混凝土搅拌机不停地转动着,为即将拔地而起的建筑注入坚实的基础。
工人们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精心勾勒出未来工业园区的宏伟轮廓。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短短半年的时间,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工业园区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一期工程计划在两年内完工,所以我们的商业大厦也必须在两年内建成。”钟一鸣边走着,边向两位少年介绍着。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工业园区是省里重点
扶持的项目,各项审批手续都是特事特办、快速办理,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这可是中国首家由私营资本牵头承办的工业园区,我们也算是跟着沾光,能分得一杯羹。”
……
钟一鸣不清楚二人是否能够理解,便将自己所知晓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告知了他们。
从他内心深处而言,自从上次 ktv 事件之后,自从他们三人结拜为兄弟之后,钟一鸣就己将江国华和林自立视作自己的干儿子。
只是对于江国华,钟一鸣凭借自己的首觉判断,此人日后不会从商,应当会踏上仕途,因此暑假时,他并没有计划带着江国华跟随自己。
而对于林自立,钟一鸣却看不透,只是觉得他头脑灵活、能吃苦且聪明伶俐。于是,他便将其带在身边,顺便加以培养,至于未来他做什么,就顺其自然了。
“目前我们并不缺少资金,昌盛大厦的建设项目推进速度极快。朝阳村周边势必也会迅速发展。倘若有机会,我们还可以以昌盛公司的名义再投资一些项目。”
钟一鸣这段时间与香港这家工业园区的人员接触颇为频繁,了解到一些他先前并不知晓的信息,从而得出了这一结论。
听到钟叔所言,林自立突想起自己前几日刚购置的那个废弃油坊,便将此事告知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