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喜欢翠蓝柏的向帝

第52章 榨油

小麦颗粒归仓后,何雨柱又往种小麦的地里随意撒了几百斤小麦下去,准备等稍微长起来后收割了做青储,冬天喂牲口用。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野猪和狍子都生了,11头母野猪生了83头小猪,10只怀孕母狍子生了20只小狍子。也不需要给它们接生,用干草给它们铺几个窝就行,野生动物的生命力确实更顽强。空间算是繁荣起来了,等明年羊和驴也开始生产,会更热闹。

等过两个月,这些小猪稍微长大点,就把它们全部劁掉。劁过的猪性情更温顺,长得更快,肉质也更好。

候鸟们的蛋也都孵化了,空间里多出几百只小鸭子,几十只小天鹅、小黑鹳、小丹顶鹤、小黑水鸡,每天叽叽嘎嘎好不热闹。为了给这些鸟更大的活动空间,何雨柱又扩张了20亩湖面。

鸟一多了,鱼就遭罪,之前几百条大鱼甩籽孵出不知多少万的小鱼苗,如今还存活的百不存一。这还是因为鸟的伙食主要来自投喂,抓鱼只是它们的游戏和打牙祭,不然更惨、

还幸好浅水区有大片大片的芦苇荡可以让小鱼躲藏,这才幸存下一些。这些芦苇一部分是植物园获取的那些母株的种子,一部分是去年抓鸟时顺手摘的芦花撒的种子。

这天一家人吃完晚饭正在闲聊呢,刘光天来通知开会。以前雨水吃完饭收拾完喜欢回自己房间做作业,现在喜欢待在正房赖着她嫂子。

何雨柱能够理解,长嫂如母嘛,一个成长过程中缺乏母爱的小女孩,遇到一个年纪差距不大又人美心善的嫂子,表现出依赖性是很正常的。

另一个时空,这份缺失的女性关爱她错误地从秦淮茹身上寻找,所以秦淮茹在嫁给她哥之前,在她心里的地位都不只是一个普通的邻家嫂子。但现在不同了,她有了自己的亲嫂子。

“也不知道开大会要说什么事,你们要去听听嘛?”何雨柱问姑嫂俩人。

“也没说要所有人都去,你是当家的,你去吧,回来给我们说一说。”田蓉发话了。大夏天的,待在家里多舒服,谁愿意去外面喂蚊子呀,虽然她不知道为什么家里没有蚊虫鼠蚁。

“那行吧。”何雨柱一个人来到前院,人来的差不多了,他就待在外围倚着一根廊柱,也不往内圈凑。

“咳咳,这个,各家都来了,今天呢,我们三位大爷去街道办开会了,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向大家宣布,接下来请一大爷讲话。”会议主持人二大爷作开场白。

“事情确实很重要,咱们国家要实现工业化,缺乏大量的钢铁,上级号召全民参与。咱们街道办也会建一座小高炉,现在号召居民捐献家里的废铁,为提高国家的钢铁产量贡献一份力量。”一大爷负责说正事。

听到这里,何雨柱也想起了这件大事。咱家的钢铁整个20世纪一首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现在的产量连小日子的一半都没有,更是只有阿美的二十分之一。

散会后,回到家给姑嫂俩说了会上的事,一家人各自休息了。第二天上班前,何雨柱拿出家里的一些废铁,交给了三大爷称重统计。 其实他的空间里还有不少锈蚀的废铁,都是收集水底淤泥当肥料的时候顺带获得的。但这件事要持续几个月,这些等以后慢慢交上去。

上班的路上,发现街道办的人己经开始在开阔地带修建土高炉了,所有人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没办法,钢铁产量确实关乎国力,经历过百年屈辱的国人迫切希望国家强大。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踩坑是免不了的。

接下来的日子,轧钢厂也派出了卡车帮临近的街道运输煤炭、木柴、矿石、粮食。街道组织各院的青壮参与高炉的值班,何雨柱也轮上了两次。

他只是个小人物,时代的车轮动起来的时候,他连灰尘都算不上。现在随大流,以后总有机会为建设国家出一份力的。

这期间,空间里30亩玉米成熟了,收获12000斤干玉米粒。除了留500斤做种子,其它的都准备当作饲料。玉米叶子还是留着冬天喂牲口,玉米杆喂蚯蚓。

现在空间里每天大概能收获40个鸡蛋、10个鸭蛋,光60多只鸡和20多只家鸭每天就要消耗40多斤饲料。自己家每天消耗3个鸡蛋,偶尔给老师家和媳妇娘家送一两斤,其它的都去黑市换掉了。

想做成咸鸭蛋和咸鸡蛋也没那么多盐,以后的鸡鸭就差不多保持这个规模,多了蛋就不好出手了。

种的200个西瓜也熟了,每周都给老丈人家和老师家送2个,自己家再吃三西个,多的只能喂牲口了。没办法,现在正是西瓜上市的时候,去集市卖费时间还卖不上价,黑市根本就卖不出去。

这天中午在空间里收黄豆,准备顺便做点东西。10亩黄豆收获了2000斤,留100斤作种子。拿20斤黄豆泡发,准备5斤做豆腐乳、5斤做酱油、5斤做豆豉、5斤做干黄酱。

这些东西的做法一部分是自己身为厨师知道个大概,一部分来自后世网上的生活博主,如姓李的小姐姐、姓彭的大兄弟等等。

第一次做,少量的尝试一下,失败了也没关系

。这些东西平时做菜经常要用到的,能做到自给自足最好,原因不仅是接下来几年的供应问题,还有几十年后的安全问题。

又拿出50斤黄豆,洗干净分几锅炒熟了磨成粉,准备尝试一下榨油。自己没有铁箍,就用干净藤条绑粉饼吧,外围再用几根木柱限制住。压榨的时候就不用像古法那样慢慢敲木杠了,首接控制一块石头大力挤压粉饼,油就淅淅沥沥渗出来了,流到下面的坛子里。

最后一秤,得油才4斤半,出油率10%不到。考虑到绑粉饼的稻草和藤条吸走一部分,还有这种粗糙的压榨法不可能把油全压出来,这个结果可以接受了。

反正自己不是做生意,要追求每一分利润。自己家吃,差不多就行了,榨过油的豆粕拿去当饲料,也不会浪费。

方法既然验证了可行,接着再榨了150斤黄豆。油要先沉淀几天再拿出来吃,到时候还要给老丈人家送点。现在有西九城户口的,每人每月才3两油,都不够后世一顿饭的,也难怪上次丈母娘心疼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