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双计并行,静待风起
又过了数日,江风依旧凛冽,刮在脸上如同刀割。
但此刻吹拂的,依然是冰冷的西北风。
然而,来自玄镜台的消息,却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足以点燃人心底最深沉的期待。
最后几份关键情报,如同拼图的最后几块,终于被送到了我的手中,
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副完整而清晰的图景:
“‘影子’回报:曹操于昨日召见阚泽,详询江东军情,言语间虽有试探,
但态度明显缓和,赐酒食,并允其暂留营中,听候差遣。
黄盖旧部数人随后亦渡江‘投诚’,皆被接纳。”
“‘水镜’组沿江观察哨确认:
曹营水军主力船只已基本完成连锁,大船傍小船,首尾相接,
铁环锁固,绵延十数里,甲板铺设木板,俨然水上陆地。”
“另有情报,庞统已借故‘染疾’,离开曹营核心区域,目前行踪由我方人员秘密保护监控中,确保其安全撤离。”
我将手中的密报缓缓放下,走到窗边,目光越过波涛起伏的江面,
投向对岸那片灯火连绵、仿佛永无止境的曹营。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
成了!
凤雏的连环计,盖老的苦肉计,这两记足以载入史册的传统阳谋与阴谋,
在玄镜台无声的保障和信息的精准引导下,
终于成功地嵌入了曹操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之中,并且,开始发挥它们预设的作用。
连环铁索,锁住了曹军战船的灵活机动,却也为一场滔天大火,提供了最完美的燃料堆。
苦肉诈降,暂时麻痹了曹操的多疑之心,为黄盖的火船突袭,打开了一条通往敌军心脏的死亡通道。
虽然我知道,这其中有历史惯性的推动,有周瑜、庞统、黄盖、阚泽等人的智慧与勇气,
但我同样清楚,若没有玄镜台在暗中清除障碍、传递关键情报、误导敌方判断、甚至保护关键人物的安全,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庞统的身份若是暴露,连环计便是空谈;
阚泽若是未能成功渡江,或是一去不返,苦肉计便成了笑话。
我不是这些计策的发明者,但我,以及我所掌控的力量,
是这些计策能够顺利实施,并最终指向成功的关键保障者和幕后推手。
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让我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以及一种对局势近乎完全掌控的自信。
当然,真正的掌控,还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我抬起头,感受着从西北方向持续吹来的寒风。
它让江面波涛汹涌,却也让火攻的计划,暂时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句话,此刻在我心中是如此的真切。
历史上,诸葛亮借东风而成不世之功,如今,这决定性的天时,同样也牵动着我的心弦。
我不需要设坛祭风,玄镜台的网络早已开始收集沿江各地的气象信息,
结合本地老渔民、老船工的经验判断,近期出现东南风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大。但“可能”,终究不是“一定”。
我再次将思绪沉入到自己的秘密计划之中。
那批由石秀和格物工坊呕心沥血打造出来的“惊雷”,
此刻正静静地躺在距离此地不远的一处绝密隐藏点,由最可靠的玄镜卫士看管。
负责运输和操作它们的核心人员,也已经挑选完毕,进行了严格的模拟训练,随时可以待命出发。
我的计划,并非要取代黄盖的火船,而是要让这场大火,烧得更猛烈,更彻底,更具有毁灭性!
传统的火船固然威力不俗,但面对曹军庞大的连锁舰队,其突破能力和引燃效率仍有局限。
而我的“惊雷”,配合特殊的引燃物,
一旦成功送入曹军船阵核心区域,其瞬间爆发的高温和难以扑灭的燃烧效果,将远远超过普通的纵火。
我甚至已经规划好了几套不同的投放方案,一部分秘密加装在黄盖的“降船”之上,作为第一波核心突击;
另一部分则由玄镜台的水上精锐“江豚”分队,驾驶特制的小型快船,趁乱从侧翼隐蔽接近,
实施精准投放,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制造出多个无法控制的火场中心,彻底瘫痪曹军的指挥和救援体系。
连环计提供了“靶子”,苦肉计提供了“通道”,
而我的秘密武器,将是给予这个“靶子”致命一击的“重锤”!
传统计策与超越时代的技术相结合,这,才是我陆昭在这场赤壁之战中,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
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让我的头脑更加清醒。
江水拍岸的声音,仿佛命运的鼓点,在耳边一下下地敲响。
我能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力量,正在这片天地间积蓄、酝酿。
它潜伏在平静的表象之下,等待着一个信号,一个足以改变一切的信号。
那就是风。
东南风。
快来吧。我默默地在心中念道。
让这场筹谋已久的大戏,拉开它最华丽、也最残酷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