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钱不好挣

……


北新桥大街,新开张的“川香居”饭店成了街上一道鲜活的风景。


时值盛夏傍晚,晚上八点多,夕阳的余温还未散尽,店里仍是一副人声鼎沸模样,热浪裹挟着饭菜香一阵阵扑到街上。


门口新漆的木招牌底下,进出的人就没断过。


穿着白色确良短袖衬衫腋下夹着公文包的,蹬着二八大杠车把上还挂着网兜的,趿拉着塑料凉鞋手里摇着蒲扇的……


各色食客络绎不绝。


掀开那道挡苍蝇的透明塑料帘子,一股夹杂着花椒、辣椒爆香的热风扑面而来。


头顶上,几个大吊扇奋力的旋转,扇叶嗡嗡作响,却丝毫压不住满堂的热闹。


生意爆棚下,何雨弦又干回了老本行——跑堂的伙计。


肩搭白毛巾,扯着嗓子朝着后厨的方向喊道:“一份宫保鸡丁——一份水煮肉片——三号桌的鱼香肉丝加急!”


店里,六张油汪汪的小方桌都坐满了人。


男人们大多赤着膊,汗珠顺着脊梁沟往下淌,却毫不在意,举着冰镇散装啤酒对饮,筷子飞快的在盘子里翻拣,时不时发出畅快的咂嘴声。


女人们则边吃边扇着扇子,小心不让油点溅到崭新的“的确良”裙子上。


后厨里,鼓风机嗡嗡狂响,灶火冲天。


何大清光着膀子系条围裙,锅铲翻飞,一道道“滋啦”作响、冒着热气的被迅速端出。


收银台前,于莉算盘打的飞起,算账、收钱、发塑料菜牌……


忙的脚不沾地,脸上也不知是热的还是激动的,泛着阵阵诱人红晕,看到人恨不得扑上去咬一口。


然而,在这热闹的饭馆里,却有一对十分突兀的客人,与周围大呼小叫的食客形成鲜明对比。


店里东南角,靠墙的位置,坐着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


男的一脸的算计,女的也好不到哪里去,两人都是同一个表情,满脸羡慕的看着店里络绎不绝的客人。


……


“哎呦,实在是不好意思,您看现在店里没空位,要不您几位稍微等一等?”


“蒜鸟蒜鸟,我们去别家吃吧。”


何雨柱强撑着欢笑将客人送了出去,转头瞥了一眼东南角座位上那二位,脸不由的就耷拉了下来。


终于,他忍不住了,噔噔噔的走了过去,压低声音说道。


“我说阎解成,你丫是不是想跟我搞事情?有你们这么干的吗?!”


面对何雨柱夹枪带棒的话语,阎解成没有半分不好意思的样子,滋溜一声灌了杯早就泡没味的大叶茶。


“怎么,柱子你们开门做生意,还要赶人不成?是不是嫌我们点的菜少,看不起我们?”


何雨柱低头瞥了眼桌上吃剩下的半块馍馍,以及那一小碟免费赠送的小咸菜,撇撇嘴说道:


“你知道就好,天儿不早了,你们两口子吃饱了就赶紧回家吧,一会儿都赶不上二路汽车了。”


“这就不劳您大老板操心了,有没有公交无所谓,我们老阎家甭管去哪,从来都是十一路干到底。”


“你还骄傲上了!我跟你说的是这个吗?我说你家要没事就赶紧走,别在这耽误柱爷招待客人!”


“有事,怎么没事?你该忙忙你的,甭管我们。”


“我尼玛……”


除了骂两句解恨,何雨柱是拿这没皮没脸的狗东西没有一点办法,开门做生意,总不能真赶人走吧。


得,在自己店里他也不好把事情闹得太僵,因为甭管怎么着最后也是自己吃亏。


擎等着吧,等回到院里……


待何雨柱愤愤然转身去招呼别桌客人,阎解成窃笑一声。


那双精明的眼睛立刻又活络起来,像探照灯似的在店里贼溜溜的来回扫视。


坐在他对面的妻子余丽丽也是默契十足。


先是警惕的瞟了眼何雨柱的背影,确认安全后,便像搞地下工作一样,从随身挎包里摸出一个小巧的笔记本和一支铅笔,重新摊在桌上。


全神贯注的盯着柜台方向,竖起耳朵,捕捉着每一笔结账的声响,然后飞快地在本子上记下。


“水煮肉片,一份,一块八毛”、“散啤,两扎,六毛”、“三号桌结账,共三块二”……


新的时代已来到,一辈子拴在单位挣那点死工资,不再是唯一的出路。


眼瞅着身边一些胆大敢闯的人拖家带口的下海,个个挣得盆满钵满。


阎解成也动起了小心思。


阎家人骨子里就和院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信奉的是利益至上。


什么面子、亲情、街坊情谊,在真金白银面前,都得靠边站。


过去是没得选,只能老老实实上班,算计着每一分每一里,紧巴巴的日子。


可现在不一样了,政策松动了,眼前摆着新的活路。


两口子关起门来一琢磨:咱也得干起来呀。


但干什么,怎么干,得从长计议,不能盲目的瞎杵,等冲对眼儿了再上!


必须把一切都算计得明明白白,绝不能盲目出手,赔本的买卖坚决不能干。


这不,一听说院里最本事的大科长何雨柱都要下海开饭店,俩人立刻觉得这是个“摸底”的绝佳机会。


当下,两人就腆着脸跑到川香居“打探敌情”。


干坐着肯定不行,于是便狠下心点了两个最便宜的馒头,就着免费的白开水,硬是占着一张桌子“吃”了两个半小时。


结果这不看不知道,细细一算计,这开饭馆的进项可真不得了!


油水太足了!


“咱也开饭馆!”确定过眼神,两两口子瞬间为在心里达成共识。


有了这方向,他们的“侦查”就更有针对性了。


夫妻二人心照不宣的行动起来,阎解成负责观察“敌情”,余丽丽负责记录。


到现在,那小本本上,已经密密麻麻记满了干货。


什么菜最受欢迎、一天能翻几次台、酒水的利润有多高、一桌客人平均消费多少……


阎解成打小就经过专业性培养,余丽丽虽然是后加入进来的,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两人加一起,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一加一远远大于一。


阎埠贵那点绝学,早被二人学了干净。


不夸张的说,只需听到一个菜名和价格,心里噼里啪啦的算盘一响,就能立刻推算出何雨柱这一单能净赚多少。


这越算,心里头就越痒痒。


越看,眼神里的光就越亮。


开饭馆的决心,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


干了兄弟们,咱老阎家要阔起来了!


……


最后一位客人送走,余丽丽的小本本上也暂时画上一个句号。


正要起身结账时,猛然间想起什么,又紧忙掏出小本本一笔一划的写上:


“六号桌馒头两个一毛六,付款一毛五。(注:以后自己开店,茶水、咸菜,必须收费!)”


把最后一桌记录消费在册,余丽丽心满意足的将小本本装进随身挎包,仔细放好。


这可都是“财富经验”,以后能换钱的呀。


顺带手又从包里拿出一毛钱的票子再加五个一分钱的钢镚。


“于莉,钱给你放这了啊,天不早了,你们也早点歇着吧。”


说完,在何雨柱要吃人的眼神中,拉上阎解成,便准备开溜。


“哎!哎!”


“等等!阎解成,你踏马别跑,钱不对,少给了一分钱……”


说话间工夫,阎解成二人已经一只脚迈出饭店大门,闻言头也不回的喊道:“柱哥,都是老街坊了,就当打折了……”


话音落下时,人又跑出十来米远,而且越跑越远。


就这么一分钱,何雨柱倒也不至于真追上去剋阎解成一顿,只能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过过嘴瘾了。


“妈的,这俩狗东西,以后姓阎的跟狗不得入内!”


……


陶冶情操过后,何雨柱第一时间麻利的关上店门,挂上“打烊”的木牌。


转身就屁颠屁颠地小跑到柜台边,身子往前一探,眼睛亮晶晶的瞅着正在算账的于莉。


“孩儿他妈,快!快给我说说,咱今儿个挣了多少?”


于莉头也没抬,手指飞快的在算盘上拨完最后一位,语气肯定地报出一串数字:“173块4毛5分!”


每一笔进账她都盯得死死的,结一单就往小本子上划一道,早就在心里算过不知多少遍了。


差不了!


“嚯!我的个妈妈呦!”


何雨柱一听,激动得一拍大腿,忍不住的就想原地翻他七八个跟头助助兴。


“一天就干出来小二百块!照这么干下去,咱家年底就能成万元户!”


一旁正弯腰撅屁股收拾桌椅的何雨弦实在听不下去了,直起身子,没好气的给他泼了盆冷水。


“大哥,那叫‘营业额’!离真正揣进你兜里的‘挣的钱’还远着呢!”


“买菜买肉的成本、油盐酱醋、房租水电、还有后厨那两位的工资,哪样是白的?你以为这钱都能进你兜啊?”


一番打击丝毫没浇灭何雨柱的兴奋劲儿,满不在乎的说道。


“嗨!几个菜头子才多少钱?就算抛去那些个成本,咱今儿也指定挣了不少!”


还有一句话何雨柱没说,后边做饭的大师傅他压根没打算给钱。


一句话:要钱要养老?


而且今天买菜买肉总共也才花了五十多块钱,抛去这些,还挣一百多呢!


一天顶过去一个月的工资,怎么能不叫人激动。


怪不得这么多人喜欢下海,下海是真挣钱呐!


何雨弦看大哥那那副乐得找不着北的样子,只能无奈的笑了笑。


“得,您高兴就成。”


“不过大哥,我可事先说好啊,我就今儿过来帮一天忙,我自个儿那一摊子事儿也多着呢。”


“您啊,有工夫在这高兴,不如赶紧琢磨琢磨招人的事儿吧。”


这话,有一定水份。


何雨弦那边其实压根就不忙,只不过他不可能一直围在这边转。


早知道就连自己家饭馆他都不管,会有那闲工夫管别人的?


但这番话也确实给何雨柱提了个醒。


起初何雨弦盘算得可美了:统共就八张桌子,再忙能忙到哪儿去?


要知道,当年在厂食堂,面对百十张桌子、乌泱泱的人头,他都能调度得游刃有余。


因此,压根儿就没打算请服务员,觉得自个儿全能搞定。


就想着有钱全自己挣了。


可真等自己当上了老板,支起了这摊生意,这才咂摸出滋味儿来——这跟自己当大师傅时完全是两码事。


不忙的时候,闲出个屁来。


可一旦忙起来,那真是脚不沾地,嘴不停话。


这边刚给一桌点上菜,那边就有人喊“结账!”。


这头刚算清钱,门口又涌进来一家子。


转身想去后厨催个菜,又有客人举着空瓶子喊“老板,再加两瓶啤酒!”


里里外外全逮着一个人支应,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忙得他晕头转向,一个头两个大。


直到这会儿,何雨弦才后知后觉的回过味来。


今儿要不是有何雨弦这个兄弟在店里里外照应,替他挡了半边天,就凭他自个儿,指不定要出多少纰漏,得罪多少客人呢。


其实,还有一个重点,何雨柱下意识忽略了。


要知道,八张桌子真正待客的只有七张。


也就是说,他一人也就勉强能照看三张半的桌子。


招服务员的事,迫在眉睫。


这边,何雨柱正盘算着去哪找两个便宜的服务员,后厨又起幺蛾子了。


何大清弯着腰,在张小花的搀扶下从后厨慢慢挪了出来。


“那什么……柱砸,爹跟你商量个事,咱再招个厨子吧,爹这一把年纪了,扛不住哇!”


何大清跟武珏盛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