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本王朱橚绝不给妾服丧工地搬砖捡瓶子的清茶

第84章 迟到的正义,算正义么

邓愈呲个大牙笑道,“谢陛下夸奖,不过臣虽被迫无法为国尽忠,但是陛下既然要一个帅才去指挥平乱,臣举荐宋国公冯胜挂帅,他不仅担任都督府左都督,还能兼任中书参知政事,能扛起如此重担者,身体必然没问题!”

冯胜瞪大了眼睛,我特么没招你啊,你把这锅扔我头上来干什么?

若是平时我出京平乱也就算了,可现在我是防着吴王党夺嫡的一道重要屏障啊,我这一走,起码一年多。

这可走不得啊。

朱元璋听到邓愈的建议,想都没想就给否决了,“冯胜不能离京,都督府刚刚改组,离不开冯胜,中书省也刚刚趋于稳定,冯胜不能抽身。”

听到这话,邓愈马上就不笑了,默默掏出了丹书铁券。

“敢情陛下不是要帅才出京啊,是单独针对臣的啊!

是臣封无可封了,陛下连马放南山的机会都不给了?

刚刚又提起朱文正,是要让臣步朱文正的后尘吗?

原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离臣这么近啊。

开国才七年而已,陛下就已经容不下开国功臣了啊。

是臣一片忠心喂了狗了,既如此,就不牢陛下暗中下黑手了。

免得世人议论陛下薄情寡义!臣甘愿伏诛,以全圣德!

今天,臣就一头撞死在奉天殿,绝不让陛下为难就是!

别拉我,都别拉我啊,陛下容不下功臣了,那我还活着干啥啊!”

邓愈说着,抱着丹书铁券就朝前面的丹陛冲去。

“卧槽。”朱元璋吓得一个弹跳又站起来了。

你丫的这话什么意思?

你这要是撞死,是以全圣德吗?这他妈不是把我钉在史书的耻辱柱上吗?

什么叫开国才七年,我就容不下功臣了?有些话能说吗?

“卫国公,冷静啊,冷静啊,你可不能死啊。”徐达后面死死拉住邓愈。

邓愈挣扎道,“魏国公,你不要拉我,让我去撞死吧!撞死在奉天殿,总比向朱文正那样连个真正死因都不能记在史书上要好吧?”

朱元璋一听这话,你他丫的点谁呢?

咱怀疑你在阴阳怪气的骂咱,而且咱还有证据。

“帝,薄情寡义、刻薄寡恩、心胸狭隘、杀戮成性、自私自利、小气抠门、无容人量,竟欲二度逼死开国功臣邓愈!

真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群魔乱舞,丧心病狂,人心不古啊!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权力的任性?

这背后又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至今还未揭晓,让我们持续关注此次帝二度让功臣又流泪事件,谢谢。”

苟胜梓待在角落里,平平无奇的记载着史书。

朱元璋快要疯了。

朱文正,朱文正,天天都是朱文正!

朱文正的事情就是绕不开了是吧?

那就解决好了。

“行了,朱文正的事情今日做个了断,朕追封朱文正为王,算是迟到的正义吧,众爱卿有意见吗?”

朱元璋双拳紧握,咬牙切齿的说出这番话。

邓愈听到这话,默默站回原位,但是语出惊人。

“迟到的正义,比罪恶还恶心。

正义为什么会迟到?还不是因为瞒不下去了?

它要是能瞒下去,它就不迟到了,甚至压根就不来了。

迟到的那还是正义吗?陛下,那应该叫真相!”

邓愈低着头小声叭叭,但是在这安静的奉天殿却显得异常刺耳。

朱元璋气得直喘粗气,自己现在已经退步了。

你他妈还要紧抓着不放是吧?

胡惟庸赶忙站出来,“卫国公!话不是这么说的,只能说邪不压正,正义终究到来,你也不该揪着不放。”

“邪不胜正?可笑,若邪胜了正,那谁才是邪?”

邓愈的话,怼得胡惟庸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

还是朱标开口岔开话题,“诸位还是议一下平乱的事情吧,其余稍后再议。”

……

朝堂上朱元璋行动了,而朝外李善长也没闲着。

一封书信送到了吴王府。

而此时的吴王府,朱橚正在和邓家的女儿在一起。

“殿下,你压着我头发了啦,你就不能瞄准点再射嘛?乱射你不如瞄准点再射。”

“本王瞄准了,你腿再迈开点儿,别发抖。”

“殿下你温柔点儿,迈这么开,我累。”

“别动,放轻松,其余的交给本王就好。”

“疼~殿下轻点,这回瞄准点,别射那么快了。”

“放心,这回一定瞄准再射,正中靶心!”

吴王府的后花园,朱橚正在教这小丫头练箭,一发箭矢射出,正中靶心。

“哇,射中了!殿下好厉害!”邓姝宁开心的喊道。

这时候,一个小厮跑来道,“王爷,韩国公府给您送来了一封信。”

“知道了,你下去吧。”朱橚接过这封信,拆开看了起来。

“是。”小厮退下。

朱橚看着这封信,这上面说该让太子入局了,该趁机以胡惟庸的名义打造甲胄兵刃,然后布局策划胡惟庸案了。

最迟朱橚婚后,朱标就该从太子位下来了,迟则生变。

“来人。”

暗中窜出一个暗卫,“殿下有何吩咐?”

“去跟秦王、晋王通知一声,就说本王今晚王府设宴,请他们来小聚。”朱橚吩咐道。

“遵命!”暗卫领命道。

朱橚嗯了一声,“去通知管家,准备三万两金元宝,装箱,本王要带去孝敬母后!中午本王在坤宁宫用膳,不回来了。”

这半个多月来,朱橚的酒可谓是很畅销,没几天兜售一空,朱橚现在并不缺黄金。

既然计划提上日程了,也该去和马皇后通个气儿了。

“是。”暗卫抱拳退下,隐入暗中。

朱橚背负双手,看向了皇宫的方向,喃喃自语。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父皇,你既说你本淮右布衣,天下于你何加焉。

那你就把这天下让出来吧。

你当年封我为王,我礼尚往来,绝不会少了你的封赏。

唔……到时候就封你为淮右布衣,让你继续讨你的饭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