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

柳芸心中一紧,快步走到门口。她看到一辆牛车停在院外,走下来三个人——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妇人,还有一对年轻夫妇。

老妇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步伐稳健,目光如炬。

那对年轻夫妇紧跟在她身后,神情有些紧张和局促。

“大郎?二郎?”老妇人试探着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和不确定。

这一声呼唤,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院子里的人群开始骚动,纷纷转头看向声音的来源。

文氏和韩峰脸色骤变,仿佛见了鬼一般。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惊恐和不安,身体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老三,快来!”韩峰朝堂屋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韩宇走出来,看清来人后,也是一愣。

但细心的人还是能看出,他的手指在微微颤抖。

三人面面相觑:谁把莫家人请来的?

柳芸站在廊下,看着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心中暗道:这下有好戏看了。

苏老太太缓缓走进院子,目光在韩峰和文氏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转向韩宇。

“老三,”苏老太太开口了,声音有些颤抖,“你们你们怎么能这样?”

韩宇上前一步,挡在父母面前,“奶奶,您怎么来了?”他的语气平静。

苏老太太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平复自己的情绪。“我怎么来了?”她苦笑道,“如果不是听说你们要给孩子办满月酒,我恐怕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们了吧?”

这话一出,院子里顿时安静得可怕。

文氏终于忍不住了,“谁谁告诉您的?”她的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惊恐。

苏老太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环顾四周,“这么大的事,整个村子都知道了,怎么可能瞒得住?”她的语气中带着责备,“你们就这么不想让我们知道吗?”

韩峰低着头,不敢直视苏老太太的眼睛。韩宇则站在原地,柳芸悄悄走到韩宇身边,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就在这时,屋里传来了小虎的啼哭声。

苏老太太的眼睛一亮,“是是孩子吗?”她的声音突然变得柔和起来。

她就快步走向屋内,韩宇想要阻拦,但被柳芸拉住了。

柳芸对他轻轻摇头。

苏老太太走进屋内,看到襁褓中的小虎,眼中顿时涌出泪水。她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小虎的小脸。

“这就是我的曾孙吗?”她喃喃自语。

韩宇和柳芸跟了进来。

韩宇领着四个孩子和韩松,陪着莫家人坐在主桌。屋内炉火正旺,檀香袅袅,熏得人脑袋发懵。

柳芸和帮厨的妇人们把菜一道道端上桌目光始终低垂。

待菜品摆放妥当,她便默默退到角落的小桌。

村长和宗主本想请柳芸上主桌,可瞥见莫家三人阴晴不定的脸色,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两位长者交换了后。只得按照原定的座次入座。

苏老太太的目光像把尖刀,在四个外孙身上来回扫视,尤其在从未见过母亲的龙凤胎脸上多停留了几秒。

“来,三郎四娘,外婆给你们盛汤。”苏老太太语气温柔,眼疾手快地给两个小的各舀了一碗肉丸子汤,“这可是外婆特意让人准备的,快尝尝。”

大郎和二郎不安地对视一眼,又看向父亲。

三人都像是被钉在椅子上一般,浑身僵硬,不敢动弹。

自打莫家人进门,韩宇就一直低着头,他的目光游移不定,生怕和柳芸有任何眼神接触。

苏老太太见他这副模样,眼中闪过怒意,语气也带了刺:“这日子过得倒是滋润,连老亲家母都不放在眼里了。我那可怜的女儿若是在天有灵,怕是要心疼死了。”

韩宇的肩膀微不可察地抖了一下,筷子握得更紧了。

“大郎二郎,”苏大婶放下碗筷,故作关切地问道,“你们在家都吃些什么?后娘可有亏待你们?”

兄弟俩听到“后娘”二字,身子一僵,下意识看向角落里的柳芸。

“没有没有,阿娘对我们很好。”大郎赶紧摇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是啊是啊,我们天天都能吃饱。”二郎也跟着附和,“阿娘还经常给我们做好吃的。”

苏大哥和苏大婶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听说你们家开了作坊,”苏大哥放下筷子,意有所指地看向韩宇,“还让你回镇坊读书去了?这些年倒是过得舒坦。”

韩宇终于抬起头,声音有些发涩:“是芸娘办的作坊,也是她送我去读书的。她”

“哼,你倒是会享福。”苏大哥冷笑一声,打断了他的话,“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手段。”

就在这时,四娘端着碗,蹦蹦跳跳跑到柳芸身边:“阿娘,我要和你一起吃。”

柳芸把小姑娘抱到身边坐下,动作轻柔地给她夹菜。

“阿娘,我要吃这个,还要那个。”四娘奶声奶气地撒娇,小手指着桌上的菜品。

周围的妇人看着这对母女,柳芸待孩子们的用心,村里人都看在眼里。

“四娘真懂事。”谭婶子忍不住感叹,“芸娘把孩子们教得好。”

柳芸笑了笑,继续给女儿布菜,眼底闪过一丝温柔。

苏老太太的声音又传了过来:“大郎,给你娘晾饭了吗?”

大郎连忙放下筷子,去盛了一碗肉汤放在桌上。这是他们家的规矩,每顿饭都要给死去的母亲留一份。

“我那可怜的女儿”苏老太太又开始抹眼泪,“若是知道自己的孩子们现在这样,不知道要多伤心。”

柳芸低头扒饭,权当没听见这些话。

谭婶子看不过去,拍了拍她的手臂这些年来,柳芸在村里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

柳芸抬头对上谭婶子关切的目光,嘴角微微上扬。

这一顿饭,吃得宾主皆不自在。莫家人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柳芸的不是。

饭后,苏老太太拉着大郎二郎说话,眼泪说掉就掉:“你们这些年过得好不好?要是受了委屈,外婆给你们做主。”

大郎摇头:“外婆,我们过得很好,阿娘对我们很好。”

“是啊,阿娘从来不偏心。”二郎也跟着说。

苏大婶在一旁冷笑:“你们还小,不懂事。这后娘嘴上说得好听,心里指不定怎么想呢。”

三郎和四娘却一直黏在柳芸身边,丝毫没有要去亲近外婆的意思。

苏老太太看在眼里,心中更是不快。

“季郎,”苏大哥把韩宇叫到一边,“你也老大不小了,该给孩子们找个真正疼他们的娘了。”

韩宇脸色一变:“大哥,芸娘对孩子们很好”

“你呀,就是太心软。”苏大哥摇头,“这后娘再好,能有亲娘好?况且她还是个拖油瓶。”

韩宇握紧拳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她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裙,目光扫过桌上狼藉的碗筷,嘴角微微上扬。

“四娘,我们走吧。”她柔声说道,伸出手牵起小女孩。

四娘乖巧地点点头,小手紧紧握住柳芸。

两人大摇大摆地往外走去,仿佛这满桌的残羹冷炙与她们毫无关系。

苏老太太和苏大婶面面相觑,眼中闪过惊诧和不满。

这个新进门的媳妇也太目中无人了,连最基本的礼数都不懂吗?

可偏偏,谁也不敢开口责备。

苏老太太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苏大婶则是低下头,手指不安地绞在一起。

韩宇看着柳芸远去的背影,悄悄松了口气。

他转头看向莫家三口,挤出一个笑容:“来,咱们到堂屋坐坐。”

屋内,李奶奶正在给新生儿做洗三礼。寒冬腊月的天气,屋里挤满了看热闹的村民,暖烘烘的,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韩宇把莫家三口领到堂屋坐下,给他们倒了杯热茶。他看了看天色,试探着开口:“大哥大嫂,天色不早了,你们该回去了吧?”

“呵。”苏老太太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讥讽,“韩老三,这么急着赶我们走?担心我们去为难你刚娶的小娇妻?”

韩宇尴尬地笑了笑,竖起大拇指:“老太太真是火眼金睛,不过您还是别招惹她的好,那丫头发起火来,我都怕。”

苏大婶顿时来了精神,声音拔高:“好啊!一个新进门的媳妇都敢这么嚣张了?我那可怜的妹妹尸骨未寒,你们就这样欺负她的孩子?”

此话一出,院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村民们纷纷探头张望,窃窃私语。

大郎二郎三郎面面相觑,不明白舅母为何会有这样的误解。

而此时的柳芸正带着四娘在村外的田野里闲逛,对大院里的闹剧浑然不知。

柳芸牵着四娘的手,漫步在田埂上,心情愉悦。

四娘围在柳芸身边小声说:“阿娘,你别难过。”

柳芸摸摸她的头:“阿娘不难过。”

“四娘,你喜欢这里吗?”柳芸低头问道。

四娘仰起小脸,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喜欢!这里的稻子好漂亮,像金子一样。”

柳芸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四娘的头:“是啊,很漂亮。以后我们就住在这里,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了做个有出息的人。”

四娘认真地点点头:“嗯!我会努力的!”

柳芸看着孩子天真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