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平安回家
“你这手段”韩宇终于开口,声音压得很低,“险些让我们进了衙门。”
柳芸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我办事,从不失手。”她语气平静。
韩宇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郑氏坐在一旁,满脸困惑。她犹豫片刻,还是忍不住问道:“三弟妹,你在镇坊里莫非很有面子?”
柳芸淡淡一笑,“也没什么,不过是帮衙门做过几件小事。”她语气平淡,仿佛在谈论家常便饭。
郑氏张了张嘴,还想追问,却被柳芸巧妙地岔开了话题。
“买了这么多东西,是要办什么大事吗?”柳芸指着车上的货物问道。
郑氏顿时来了兴致,“是啊!娘说难得有喜事,准备办十道菜呢!”她兴高采烈地数着,“这是花生,那是芸豆,南方运过来的好东西”
买完牛,一行人又去采购了些日用品和农具。
眼看天色渐晚,柳芸提议该回村了。
众人依依不舍地看了眼繁华的街市,转身向城门走去。
夜幕渐渐降临,远处的山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韩宇赶着牛车,车轮碾过泥泞的乡间小路,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郑氏靠在车厢边上,轻声哼着一首乡间小调。柳芸听着这熟悉的旋律,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前世今生。
韩老汉坐在车厢另一侧,时不时瞥一眼新买的牛车。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牛买得值当吗?”他低声嘀咕着。
柳芸听到了老人的嘀咕,转过头来轻声安慰道:“爹别担心,这牛虽然贵了些,但是身强体壮,能帮我们干不少活儿。再说了,咱们家现在也有能力负担得起。”
韩老汉听了这话,眉头稍稍舒展,。
牛车缓缓驶入村口,远处传来几声犬吠。熟悉的乡间气息扑面而来,让一天的疲惫似乎一下子消散了不少。
一路上,柳芸听着郑氏絮絮叨叨,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远处的天际。
突然,一声叹息打断了她的思绪。
“唉”韩老汉愁眉不展,“这倒春寒的雪,怕是要等不到了。”
银贵听了,一脸不解,“爷爷,不下雪不是好事吗?”
韩老汉没好气地瞪了孙子一眼,“你这么大了,连这个都不懂?”见几个孩子都露出好奇的神色,老人家无奈地解释起来。
“种地的命运全靠老天爷,时节不对,明年庄稼怕是要歇菜。”韩老汉的声音里满是忧虑,“瑞雪兆丰年,就是因为雪能冻死地里的害虫虫卵啊。”
大郎听罢,小脸上也浮现出几分担忧,“爷爷,腊月里不是下过一场雪吗?”
“是下过一点,”韩老汉点点头,眉头却未舒展,“但终究是不够的。”
车上一时陷入沉默。柳芸静静地听着,目光再次投向远方的田野。她知道,对于这些靠天吃饭的农户来说,一年的收成意味着什么。
四娘趴在车沿上,忽然开口问道:“阿娘,你真的把那些人的手打折了吗?”
车上的气氛瞬间凝固。柳芸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轻笑一声,伸手揉了揉女儿的发顶,“傻丫头,阿娘哪有那么厉害。”
大郎听到妹妹的问题,连忙用眼神示意她不要多嘴。韩峰见状,轻咳一声,试图缓解尴尬的气氛。
“这次进城采买,可真是收获颇丰啊。”韩峰故作轻松地说道。
郑氏顺势接过话茬,“是啊!光是花生芸豆就装了好几麻袋呢。南边空运来的珍品,炖汤最是鲜美不过。”
柳芸听着嫂子的絮叨,心不在焉地点着头。她的思绪却飘到了别处,回想起刚才在城里发生的事情。那四个人的指控,官差们的态度,还有自己的应对
“娘子,”韩宇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在想什么呢?”
柳芸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没什么,只是在想咱们得想个法子,保住今年的收成才是。”
郑氏听到这话,不由得惊讶地看向弟妹,“三弟妹,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柳芸摇摇头,“现在还没有,不过”她顿了顿,目光坚定,“总会有办法的。”
车轮碾过土路,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远处,韩家村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牛车缓缓驶入村口,扬起一路尘土。
韩宇停下牛车,转身对众人说道:“到家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
柳芸跳下车,伸了个懒腰。
柳芸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