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我也是大梁人

就在沈映星给石门关送粮的同时,她收到了盛谨川五天前派人日夜兼程从京城送来的密信。


大辽挥军三十万,兵临平阳关,主帅正是耶律阳。


而文武百官除了周丞相和兵部吴尚书主战,其余都主和。


尤其是户部尚书,以盛鸿之前打败仗为由,坚决反对盛鸿迎战耶律阳。


而且朝中也已经开始有人发声,要求皇帝恢复赵晖的身份,让赵晖去打仗。


皇帝竟然动摇了。


至于北境,朝廷已经的打算放弃。


因为北境苦寒,距离京城又遥远,现在大梁腹背受敌,大辽才是重中之重。


沈映星看完密信,怒不可遏。


赵曜怎么回事?


就由着那些大臣骑到他头上吗?


大辽、北齐和朱曦三国联手,对大梁势在必得啊!


沈映星在第二批粮食送到石门关的时候,问岳牧信,“岳将军可知,大辽出兵平阳关?”


“什么?江神医,你哪来的消息?”岳牧信震惊。


沈映星道:“行走江湖多年,消息灵通也正常,但我还不知道京城什么风声,岳将军做好准备。”


岳牧信一下就猜到沈映星的意思,“不会的,北境是我大梁疆域,朝廷怎么可能放弃呢?”


“若真是如此呢?”


“那老子就死守到最后一刻!不过江神医,这些话到我这为止,我不希望江神医说出去。”


“你怕动摇军心?”


岳牧信点点头。


“但是岳将军也要及早做好准备,万一呢?”


“没有万一,只要我活着一天,石门关都是大梁的。”


沈映星深深看了岳牧信一眼。


皇帝年轻的时候算是明君,现在年纪大了,越来越糊涂。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有自己并非长子继承大统的执念,非要扶持赵晖。


哪怕知道赵晖偷偷离开澄碧园,还是要护着。


这一次,不知道皇帝还会做出什么昏庸的选择。


沈映星将几张图纸递给岳牧信,“这是我闲来无事琢磨的,岳将军看看。”


分别是炮台改进和配制火药的比例。


岳牧信狐疑地接过来,很快他就不敢置信地瞪大了双眼,“这、这是?”


“增加炮台的射程和弹药的杀伤力。”


“江神医,你为何懂得这些?”岳牧信死死盯着沈映星。


“岳将军忘了,我曾在平阳关逗留过,得盛大将军的允许,观摩过平阳关城墙上的炮台。”


“真是江神医研究出来的?”


“嗯,先前给过盛大将军,改造后的炮台威力大增,这图纸是我在平阳关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进的。”


没有人比岳牧信对炮台的了解。


石门关的炮台是他和工匠师们仔细研究改进过的了。


可这图纸上的方法,显然更胜一筹。


“江神医,我不明白。”一个大夫,怎么还懂这个?


“岳将军不需要明白,只要岳将军记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也是大梁人。”


“闲话就不多说了,我先去工坊,让工匠师们看看。”


“好。”


岳牧信拿着图纸匆匆离开。


常文碰到岳牧信,奇怪他为何这么着急,“将军,可是出什么事了?”


“老子运气好,捡到宝贝了!”岳牧信在沈映星面前表现得冷静,这会儿嘴角都快咧到后脑勺。


他恨不得立刻就照着图纸将炮台改造出来,然后轰北齐朱曦两国大军试试。


沈映星改造这炮台,目的是摧毁他们的攻城车。


一直到现在,他们的攻城车还包得严严实实。


如果不是杀手锏,不可能这么谨慎。


现在时不时骚扰,没有大肆进攻,大概就是在等石门关没有粮食,想不费吹灰之力攻破石门关。


岳牧信在工坊一待就是七天,和工匠师们同吃同住,终于照着图纸将一门炮台改造好。


然后第一时间去试新炮台的威力。


大梁炮台的射程大概在六十丈左右,改进过的炮台竟有二里多,还将一座废弃的房子夷为平地。


最重要的,之前的大炮是一个个填装弹药的,如今改进之后,可以连发十个!


岳牧信激动得抓着工匠师跳起来,“成了,成了!”


工匠师也兴奋,但岳牧信力气太大,抓得他不禁痛呼出来。


岳牧信这才反应过来,松开工匠师,立刻吩咐下去,“将所有炮台都按照这个来改进!”


“可是将军,我们材料不够,最多只能再改进三门炮台,而且,火药也不多了。”


工匠师硬着头皮提醒岳牧信。


一盆冷水当头泼下来,岳牧信的笑容消失了。


是啊,军饷都欠了那么久,又会有多少跟城防有关的材料送到石门关?


可石门关外是北齐和朱曦倾举国之力的四十万大军啊。


毕竟盐铁硝石这些都是朝廷管制,除了找府城,岳牧信没有其他办法。


然而他派去灵雁城的人,有去无回。


岳牧信勃然大怒。


可他又不能离开石门关,只能在营帐里将孙思的祖宗十八代都问了一遍。


常文问岳牧信,“要不找孙姑娘想想办法?她买卖做得那么大,兴许有路子。”


岳牧信摇头,“这不是买卖,朝廷要是知道,一个谋反罪名下来,孙姑娘就成逆贼了。”


“如果炮台不都改进,两国真要进攻,恐怕我们撑不了太久!”


“我再想想其他办法。”


岳牧信不相信孙甜甜能找到这些东西。


这原本是朝廷应该发给边关的,现在一个商人都愿意供应粮食,他还要人家去冒险像话吗?


然而数日过去,岳牧信派出去的人,皆没有任何好消息。


城墙上的十六门炮台,就改好了四门,而且只有二十多个弹药。


对付几十万大军,无异于痴人说梦。


岳牧信只能去找沈映星了。


她不缺粮食,火药也有些存货。


但她不能直接拿出来。


民间私藏这些东西,以谋反罪论处。


“我想想办法,但估计也找不到多少,将军还是试试向朝廷求援吧。”


“正如神医所言,朝廷已经放弃北境,他们不可能增援石门关了。”


岳牧信已经死心。


距离北齐朱曦集结大军都快一个月了,京城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甚至连孙思都胆敢杀了他的人,这还不足以说明朝廷的态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