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风凉话

府邸渐渐远去,苏晨的目光落在街道两旁的店铺上。清晨的帝都已经开始热闹起来,小贩们推着板车叫卖,茶馆里传来说书人的声音,街角的包子铺飘出阵阵香气。

这样的景象,不知道还能看到多少次。

马车内,苏霄歪着身子,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手里把玩着一枚铜钱:“大哥,你这一走,宣平侯府怕是要哭成一片了。”

“你少说风凉话。”苏晨瞥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你一个月到头见不着人影,府里早就习惯了。”

“那是自然,我这不是为了给大哥你打探消息吗?”苏霄笑嘻嘻地说,铜钱在他指间灵活地翻转,“说起来,二皇子最近可是风头正劲啊。听说前几日在朝会上,又替皇上分忧解难了。”

苏晨眉头微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他的人一路跟着,想必是对我这趟差事很感兴趣。从出府开始,就有三批人轮换着监视。”

“让他们跟着也好,正好给你开路。”苏霄忽然压低声音,身子往前倾了倾,“不过大哥你可要当心,我听说二皇子把秦芷若藏在城外的庄子上,为他诞下一对龙凤胎。这消息,我可是费了好大功夫才打听到的。”

这个消息让苏晨眼神一凛。车厢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秦芷若,那个五年前差点害得二皇子丢了性命的女人,居然还活着。更让人意外的是,她还是三皇子遗腹子的生母。这个秘密若是传出去,必定会在朝野掀起轩然大波。

“二皇子这是给自己留了一手。”苏晨冷笑一声,“可惜他不知道,他就是在玩火自焚。秦芷若可不是那么容易掌控的人。”

“大哥放心,我已经安排了二十个影卫保护你。”苏霄收起了往日的玩世不恭,正色道,“虽然不会贴身跟着,但随时都能确保你的安全。这些人都是我亲自挑选的,身手了得。”

车轮碾过一块石子,马车轻微颠簸了一下。苏晨望向窗外,街道两旁的店铺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农田。

“你要去西陲?”他突然问道。

“是啊,去看看小妹,顺便把喜宝那小子教训一顿。”提起喜宝,苏霄脸上露出宠溺的笑容,“那小子最近越发调皮了,听说前几天还骑马闯进了邻居家的菜园。”

“就你最宠他,别说骑到你头上,就是要天上的星星你都能给他摘来。”苏晨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那是自然,谁让喜宝最乖了。”苏霄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这是我给他带的糖,听说西陲那边最近新出了点心,味道不错。”

说着说着,苏霄已经靠在车厢上睡着了。阳光透过车窗,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苏晨看着窗外飘落的秋叶,心中思绪万千。这一趟钦差,表面上是去查案,实则暗流涌动。从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这不会是一趟简单的差事。

马车驶过一片杨树林,枯黄的叶子纷纷扬扬地落下。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苏晨微微皱眉,示意车夫放慢速度。

很快,一队骑兵从旁边的岔路上疾驰而过。为首的统领身着锦衣,腰间佩剑,正是二皇子的亲信韩统领。

“看来二皇子是等不及了。”苏晨轻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这块玉佩是母亲临终前留给他的,上面刻着“明心见性”四个字。每当他感到迷茫时,都会下意识地触摸这块玉佩。

马车继续向前行驶,渐渐驶离了帝都。道路两旁的景色逐渐荒凉,偶尔能看到几户农家,炊烟袅袅升起。

苏晨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这些年来发生的种种。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暗地里的明争暗斗,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他不想再看到任何一个人因为权力斗争而丧命,可有些事,从来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寒风凛冽的帝都,二皇子府内一片萧瑟。

东玉松站在书房里,目光透过窗棂落在院中那棵枯树上。窗外的天色阴沉,仿佛随时会落下雪来。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响声。

“苏晨走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指尖的动作也随之一顿。

守在门外的侍卫立即上前一步,“是的,主子。苏霄也随他一同离开了。”

“什么时候走的?”

“回主子,天还未亮时就离开了。”侍卫低着头,“属下派人暗中跟着,他们直接出了城。”

东玉松眸光一冷,修长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划过,“继续派人跟着,若发现他与大皇子有任何联系,就让他永远留在外面。”

“是。”侍卫应声退下。

书房重新陷入寂静,只剩下檐角风铃偶尔发出的清脆声响。东玉松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那棵枯树,它在寒风中摇曳,枝干显得格外单薄。

三十年了,这棵树却像新栽下的幼苗一般矮小。每每望着它,总会让他想起母妃。记忆中的画面渐渐浮现,那是个同样寒冷的冬日。

“松儿,这棵树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母妃温柔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她纤细的手指轻抚过树干,眼中带着难以捉摸的神色。

那时的他还只是众多皇子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住在一处偏僻的小院里。宫中人来人往,却鲜少有人记得这个不受宠的皇子。可母妃临走前,却执意要了这处地基,为他建起了如今的二皇子府。

“为什么偏偏选在这里?”年幼的他不解地问道。

母妃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眼院中的枯树,“时机到了,你自然会明白。”

更奇怪的是这棵树。它看似枯死,每到春天却总能抽出几片新叶。母妃临走前一再叮嘱他要善待这棵树,言语间似乎暗藏玄机。

东玉松眼神一凝,大步走到院中。寒风吹起他的衣袍,他却浑然不觉,专注地打量着这棵与府邸同在的老树。

母妃向来心思缜密,她一定在这里留下了什么。可三十年过去,他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二皇子。”

一道温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白宁柔带着几个丫鬟走了进来,她身着暖黄色长裙,举手投足间已经褪去了往日的娇俏,多了几分贵妇的端庄。发髻间的金钗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有事?”东玉松眉头微皱,语气淡漠。

白宁柔微微欠身,“父亲让我将这些东西送来给二皇子过目。”她示意丫鬟将手中的匣子放到桌上。

“放下吧。”

看着白宁柔谦卑顺从的样子,东玉松心中泛起一丝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