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可敌国
原本挺拔如松的身姿,此刻竟显得有几分虚弱。
南栀连忙上前,轻轻拍打宁王的背部,柔声细语地问道:"夫君,怎么又咳起来了?"
宁王心中一动。
这草包前些日子在殿上胡言乱语,说他有那方面的毛病,如今又故意表现出他身体不适。
虽是无心之举,却恰巧帮了他一把。
想必今日前来的三皇子等人,都是奉旨来打探他病情的。
众人跪地行礼,却见南栀忙着照顾宁王,而宁王仍在咳个不停。
直到宁王咳嗽稍缓,才用微弱的声音说道:"都起身吧。"
沈将军搀扶着夫人站起,沈夫人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南栀身后的八抬宝箱上,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之色。
南栀面带笑容,走到林姨娘跟前,亲昵地握住她的手,说道:"母亲,女儿回来看您了。"
林姨娘眼中噙着泪水,上下打量着南栀,见她安然无恙,这才稍稍放心。
南栀继续说道:"母亲,女儿带回来的这些宝箱,先寄存在您这里。等女儿安排好赏赐的对象,还请娘亲帮忙分发。"
林姨娘连连点头,"好,都听你的安排。"
站在一旁的沈夫人,听到南栀称呼林姨娘为母亲时就已经心生不悦,如今又要将宝箱交由林姨娘保管,完全不把她这个正室放在眼里,心中更是不快。
"王妃,恕奴婢冒昧,您称呼有误。您的母亲是夫人,而非林姨娘。"此时,负责替沈夫人打理后院的何嬷嬷忍不住开口提醒南栀。
谁知话音刚落,南栀身旁的丫鬟裴叶猛地上前,一记耳光狠狠扇在何嬷嬷脸上。
"放肆!你这贱婢怎敢对宁王妃指手画脚?"
这一掌势大力沉,何嬷嬷顿时鼻血横流,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何嬷嬷!"沈夫人白了脸色,忙上前将何嬷嬷扶在怀中,痛哭起来。
"嬷嬷,你跟了我这么些年,尽心尽力。如今却被我养大的丫头打成这样,都怪我没有保护好你。"
沈夫人这一番哭诉,顿时引得众人纷纷用责备的目光瞪向南栀。
虽说何嬷嬷僭越在先,但裴叶下手未免太重,作为主子的南栀难辞其咎。
南栀悄悄观察宁王的反应,见他神色平和,并未因裴叶的行为而迁怒于她。
她心下了然,裴叶的举动是得到默许的,为的就是杀一儆百。
看来是要让人知道,宁王府可不是好欺负的!
南栀随即皱眉,佯装责备裴叶道:"你这丫头,真是冒失。何嬷嬷不懂规矩,以下犯上,自有王法处置。你何必动手?手可打疼了?"
众人闻言愕然,这看似斥责丫鬟,实则是在警告她们不要僭越。
若论王法,何嬷嬷确实该罚,连带沈夫人管教不力,也难逃干系。
此刻,沈夫人也不再哭闹。
她心知肚明,若真把何嬷嬷送官究办,对自己绝无好处。
她只能忍气吞声,将这口恶气咽下。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被人瞧不起的草包,如今跟在那个心思深沉的宁王身边,居然也学会耍小聪明了?
就在这时,一直不发一言的宁王开口了:"咳……不过是教训了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太婆罢了。就算打得她再狠些又如何?她对王妃无礼在先,就是打死了也不算过分。沈将军,你说是吗?"
这番话一出,顿时惊得众人目瞪口呆!
从前那个人人都可以随意欺负的草包沈南栀,如今竟然得到了如此厚待?
往日里,她连沈夫人身边的一条看门狗都比不上。
如今倒好,一下子成了众人都得仰望的存在。众人心里自然是不服气的。
南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这个成天想要她命的废物,今天居然替她说话,外人怕是还以为他多疼她呢。
其实不过是想借她的名头立威罢了。
"平安,找几个人来,把这些宝箱搬到林姨娘的屋里去。"宁王又吩咐道。
"遵命。"
南栀故意走到宝箱前,一一打开后开始清点起来。
她的记性出奇的好,过目不忘。
箱子一开,里面琳琅满目的珠宝玉器便映入众人眼帘。
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品,价值连城。
光是一个箱子里的珠宝,就抵得上将军府全部的家当了。
从这也能看出,当年风光无限的宁王到底有多么显赫。
年轻时立下赫赫战功,先皇赏赐无数,而且还给了宁王一个不成文的特权,凡是从敌人那儿缴获的战利品,都可以不用上交国库,任凭宁王处置。
宁王府究竟积攒了多少财富,一直是个无人知晓的秘密。
南栀打量着这些稀世珍宝,心里暗自盘算。
这些宝贝要是送给将军府,她可舍不得。
还好她早有准备,把大部分珠宝寄存在母亲那儿,只留下一小部分用作赏赐。
剩下的,她得好好藏起来。
沈夫人瞧见这些珠宝,顿时心痛如绞。
按理说,这些宝贝应该归她所有,可那个不懂事的沈南栀,竟然无视她这个正室夫人,把珠宝放在林姨娘那里。
这不是明摆着抬高林姨娘的地位吗?
恐怕日后将军也会对林姨娘另眼相看。
不行,她才不能让林姨娘得意。
这些宝物,她得想个法子收入库房,为己所用。
宁王意味深长地看着南栀,心想这个财迷鬼若真有点脑子,就绝不会让这些珠宝落入他人之手。
他这一招可谓一石二鸟,不仅试探南栀是真傻还是装傻,还能让三皇子向皇上传话:
虽然他残废了,但仍有很大价值,让皇上打消害他的念头。
他活着,珠宝就在;
他要是死了,珠宝也会跟着消失。
三皇子此刻已经惊呆了。
这么多价值连城的珠宝,九皇叔却随手送给将军府。
那宁王府究竟有多少金银财宝?
恐怕难以估量。
难怪父皇如此忌惮九皇叔。
当下人们抬着宝箱前往林姨娘的住处时,南栀带着裴叶紧随其后。
沈夫人朝芍药使了个眼色,芍药立即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