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封神爱冒险的诸葛亮

第九十三章 :改良声律法

孙河匆匆赶往书院。寒风呼啸,吹得他衣袂翻飞,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明日便是除夕,今儿是学堂最后一天教书,随后便是七天春节长假。他必须露个面,解释一番缘由。毕竟半月不见,身为亲传弟子,若是给人留下怠惰的印象就不好了。

远远望去,书院古朴的建筑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胡桃木的桌面上,屋子里泛起一层浅浅的红晕。学童们穿着同样的衣裳,端坐如松,神情专注。

正在授课的韩永仁透过窗户瞥见孙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顾不得继续讲解经义,快步迎了出来,脚步匆忙间带起一阵风。

“韩先生?”孙河刚开口,就被韩永仁一把拉住胳膊。

“赶紧跟我去拜见山长!”韩永仁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见山长?”孙河一头雾水,眉头微皱。

韩永仁边走边解释道:“你上次给我的"声律法"实在是绝妙!我第二天就呈给山长过目,山长赞不绝口,与堂长、讲书钻研数日,对你的方法多有改良。”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昨日已开始试教,虽然暂时看不出成效,但我相信过些时日,定比反切法快上数倍!”

孙河心中一喜,没想到韩永仁动作如此迅速。这正合他意。拿出这套方法,就想混个创新奖赏。虽然高等爵位不敢奢望,但若能得些银钱或免税特权也是好的。若能在五月前搞定,能省下不少夏季税银。

穿过几进院落,青石板路上积雪未消,脚步声清脆作响。在韩永仁引领下,孙河终于见到了身着蓝袍,端坐亭中的白发老者——山长钱书。

老者面容慈祥,双目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儒雅之气。

“学生孙河,见过山长。”孙河恭敬行礼。

“不必多礼。”钱书抬手虚扶,把一摞文稿放到案几上,“你且看看,这是我与几位讲书改进的版本,可有更好的建议?”

孙河接过纸张,仔细翻阅。寒风吹动纸页,发出沙沙声响。这版本比他原本的七十六个读音更为精简,总共就六十几个,里头声母才二十三,韵母二十四,连读音节十六个左右。

字符也更为简洁,有些已看不出原本偏旁部首的痕迹,与原有字形体系差异更大,一笔可成,相互区分更为明显。虽然有些读音孙河也不太熟悉,但对照后面标注,念叨几遍就记住了。

这简直堪称版本迭代!框架未变,内容却有天翻地覆之别。

“学生佩服!比学生那版强太多了!”孙河由衷赞叹道。

钱书摇头,胡须微微颤动:“该是我敬服你才是。若无你这般奇思妙想,我这辈子都想不出用符号来标音,总是在字解字的死胡同里打转。把发音给分离开来,不仅避免变形,把繁琐的反切方式给精简了。”

反切法的繁琐有目共睹。单是上声部分就超过四百字,下切韵母更是过千,光是学这套体系就够让孩童头疼的了。孙河的出现,等同于将规律总结和体系独立一并完成,堪称儿童启蒙之大家!

“江山代有才人出啊。”钱书感慨道,目光中流露出赞赏之色,“或许只有你这样的初学者,才能跳出文字束缚,想出如此妙法。换种符号来标注读音,实在精妙。刘南河真是收了个好弟子,你悟性高,创造性强,将来必成一方武道大家。”

敢直呼刘师名讳,这山长身份果然不简单。孙河心中暗想。

“学生愚钝,不敢当。”孙河谦逊道。

“再看看可有改进之处?”钱书期待地问。

孙河摇头:“学生才疏学浅,先前已是极限,此版已然完善,不敢妄加评论。”

“好,这功劳我定然上报。爵位虽难说,但免税是一定的,这点我可以保证。”钱书语气坚定。

“多谢山长。”

离开书院后,寒风更盛。孙河裹紧衣衫,来到埠头,准备划船前往安宁镇。他要去见三兽。

乌篷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晃,水流涌动,三头灵兽见到天神欣喜若狂,在水面游弋,掀起道道旋涡,令船身不住摇晃。

三兽体型又见长进,两兽的长度已能与乌篷船比肩。“铁面”的钳高已过膝,寻常鱼类难逃其掌握。

玄水蜥小玄感受到浓郁水汽,从孙河手腕褪下,悠然漂浮于水面。

咯吱咯吱咯吱。

“铁面”钳着一对暗红色小角,跳上船头,将其呈给孙河。这是龙须鲤的角,朱红如玉,反射着润泽的光芒。足有二寸长,这鱼估摸着有十来斤。

之前吃过一条一斤出头的龙须鲤,获得水灵之气18。龙须鲤实际出肉率不高,也就四分之一的样子,当初五两肉就有近两点水灵之气,含量极高。在三种灵鱼里头最为珍贵。

一条十斤重的龙须鲤,能提供近四十点水灵之气。铁面只吃到一点,剩下都进了胖鲤鱼和蛟蜥腹中。

昨日他去杀山鬼时,两兽又寻到一条金鳞鲫,琢磨着两只灵兽快要突破,也未过问。那条金鳞鲫进了两兽肚子,也有五六点。

【可消耗62点水灵之气,使玄水蛟进化为青甲蛟】

【可消耗84点水灵之气,使九纹鲤进化为金鳞鲤】

就差这么点。

孙河揉了揉太阳穴,有些难受。还差十四分,要是运道好,一尾就成,运气差些,至少要抓两三条。

“你们多在附近探探,见到金鳞鲫或狮头鱼就自己吃了,能不能进化,啥时候能突破,就得看你们的了。我等会回来陪你们找。”孙河轻声说道。

胖鲤鱼晃动须子,蛟蜥甩着尾巴,纷纷保证要更加用功。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映照着天空中飘过的零星雪花。

孙河点头,唤回小玄,划船前往上饶。后院那边该上梁了,要去放个镇宅铜钱,讨个好兆头。办完事就和三只灵兽去探水域,赶紧把剩下的搞定。

“一二三,嘿呦!”

“一二三,嘿呦!”

“都加把劲,刚吃过干饭,咋连点劲都使不上?”

天色已晚,工人们仍在忙碌,趁着月色朦胧扛着柱子。木匠韩忠康站在房顶,冲底下抬木头的汉子喊着。几个壮汉抬着柱子整齐前行,气喘吁吁,冬日流汗格外难受。

忽然间,肩上一轻。需要三四人合力的大柱,竟被一个小年轻轻松扛起。

“梁爷!梁爷回来了,怎能让您来?快放下,我们来就成!”几个工人连忙上前。

孙河退后一步,避开众人:“叫什么梁爷,都是乡亲,生分了,唤我阿水就行。”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梁”韩忠康张口,见孙河看来,硬生生改口,“阿水,他们啃的都是馒头,拿了铜钱,就该干活,用不着帮忙!”

“没事,我力气大,干得快。”孙河扛着大柱往院里走,月光下影子被拉得老长,“韩叔,放哪?”

“就这就好!”韩忠康赶忙下来帮忙。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继续说道:“阿水是来看进度的吧?放心,没人偷懒,这就要上主梁了,装好了我就赶紧去铺地板,厢房先放着,正房肯定在开春前完工,保证能住。”

“不着急,慢慢来。”孙河环顾四周,目光在几根大梁间游移,“韩叔,正屋那根大梁在哪?既然要上梁,我先把铜钱安上。”

“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韩忠康指着最长最粗的一根,“就这根。”说着,他拿出小凿子,三两下挖好了个洞。

孙河从怀中掏出一枚铜钱,轻轻放入凹坑中。韩忠康找来黏土糊住,仔细填平压实。这叫“财不外露”,有旺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