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钱府内的阴谋
“是该换个新的了。”他轻声自语,目光中带着几分怀念。
他轻轻一跃,落在屋顶上打量四周。工匠们正在忙碌着,有的在搬运木料,有的在测量尺寸。清脆的锯木声此起彼伏,混合着工匠们的吆喝声,倒也热闹。
“小心点,这根檩条可贵着呢!”一个老工匠冲着几个年轻人喊道。
“阿水,你看这院子规划得如何?”韩忠康站在下面,满脸笑容地朝他挥手。这位镇上有名的木匠,年过五旬,鬓角已经斑白,但一双手依旧灵活有力。
孙河从屋顶轻巧地跳下来,落地时几乎没有发出声响。“韩叔您看着安排就成,
韩忠康抹了把额头的汗,虽然是寒冬,但干活的人还是热得够呛。“那那我给你介绍下院子的布局。”他指着地面上画出的粉线,“这是按二进院子规划的,主屋两边各有耳房。前院空地上不铺石砖,留着种树。”
“种树?”孙河有些意外。
“对啊,一般都种枣树或者银杏,图个好彩头。”韩忠康笑呵呵地说,“枣树寓意早生贵子,银杏是长寿的象征。当然了,具体种什么您说了算。”
正说着,吴阳泰带着孙子吴永安匆匆赶来。老人家虽然年事已高,但走路依然稳健,只是呼吸略显急促。
“阿水,院子看着如何?”吴阳泰笑呵呵地问,眼角的皱纹堆成了一朵菊花。
“太好了,就是”孙河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这得花不少钱吧?”
“哎,你救了咱们全镇的命,修个院子算什么。”吴阳泰摆摆手,神色间透着几分感激,“对了,之前说要给你凑的银子,永安,快拿出来。”
吴永安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却被孙河按住了手。钱袋里传来清脆的碰撞声,想必装了不少银钱。
“吴老,这院子的钱是谁出的?”孙河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我们几个乡老各出了一些,秦大人和钱威也送了不少东西来。”吴阳泰如实答道,“大家伙儿都说了,这是应该的。”
孙河沉默片刻,目光扫过正在干活的工匠们。他们大多是镇上的穷苦人家,平日里就靠着零工度日。
“那这银子先别给我,留着当工钱吧。”他最终说道,“每人一天十枚钱,管两顿饭,家里有老人的多给五枚。”
屋里搬木头的几个汉子听到这话,眼睛都亮了。十枚钱的日结工钱,在这个时节可不多见。
“这不合适。”吴永安凑近小声道,眉头微皱,“日结工钱,他们怕是要偷懒。再说了,这么多银子”
孙河笑道:“那就麻烦永安哥帮我盯着点?”
“这”吴永安有些为难。
“永安啊,你就帮帮忙。”吴阳泰在一旁催促,“这寒冷的天气你应该也很闲吧,正好也学学管事。”
吴永安无奈,只好答应下来。
安排好工匠的事,孙河回到老屋,从米缸下取出那对宝鱼角。触手冰凉的鱼角上隐约有灵气流转,这是他现在最重要的宝物。剩下的米面和杂物暂时放在吴叔家,等新房子建好再搬过去。
“得赶紧回福禄镇了。”孙河心想,“两位师兄应该已经查到些什么了吧?”
他来到河边,解开系在柳树上的小船。寒风吹过水面,激起一片片涟漪。他划着小船,一路向镇上驶去。河水冰凉刺骨,但他却感觉不到寒冷,心中装着的都是对真相的渴望。
与此同时,钱府内。
“上使,不好了!”钱威一把抱住白玉堂的大腿,老泪纵横,“我在福禄镇的窝点被人端了啊!”
“松手!你这老东西!”白玉堂嫌弃地后退,甩开钱威的手,“哪个地方出事了?说清楚点!”
钱威跪在地上,抽泣着将刘氏武馆弟子端掉法华寺,杀死百余山鬼的事情说了一遍。他说话时声音颤抖,不时用袖子擦拭眼泪。
“你”白玉堂气得发抖,面色铁青,“眼看就要成功了,你给我整出这种事?”
“所以所以我们得提前行动了。”钱威擦着眼泪,声音中带着几分哀求,“再拖下去,其他窝点也保不住啊。那些人已经盯上我们了!”
白玉堂来回踱步,神色阴晴不定。地上的影子被烛火拉得老长,像是一条摇摆的毒蛇。
“这和原定计划不一样。”他皱眉道,“时机还不够成熟。”
“可是再等下去,还能凑够胚胎吗?”钱威不停在一旁煽风点火,“上使,您想想,如果让老母神失望”
白玉堂终于点头:“那就提前开始吧。”
“都怪我没处理好”钱威一把鼻涕一把泪,“耽误了教中大事。”
“行了,你为教中做了这么多年,功劳苦劳都有。提前两天影响应该不大。”白玉堂的语气缓和了些。
“那那我能否早日回归教中,日夜服侍老母神?”钱威的声音中带着期待。
“嗯,我这就安排船只,送你回去。”
钱威跪地叩首,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笑意。他知道,自己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多年的布局,就要在这一刻开花结果。
白玉堂转身离去,脚步声渐渐远去。钱威依然跪在地上,但脸上的表情已经完全变了。那种卑微讨好的神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阴冷的笑容。
“终于”他低声自语,“终于可以脱身了。”
他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钱威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夜空,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这一切,都要结束了。而他,也终于可以摆脱这个身份,重获新生。至于那些被他利用、欺骗的人,早就被他抛在了脑后。在他眼中,这些不过是达到目的的垫脚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