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三先生
与此同时,晋国大营中。
晋帝正在查看军报,眉头紧皱:“钟煜这个人,果然不简单,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控星辰国。”
一旁的将领说道:“陛下,要不要先发制人?”
晋帝摇摇头:“不急。先看看他要做什么。不过”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派人多注意铁壁关那边。”
将领有些不解:“那里地势险要,钟煜不会”
“正因为地势险要,才要多加防范。”晋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这个钟煜,最喜欢出人意料。”
而这一切的中心,钟煜正站在城墙上,目光凝视着遥远的晋国方向,嘴角勾起若有若无的笑意,【来吧,让我看看你们能掀起多大的风浪。】他低声自语,声音消散在风中。
与此同时,晋国玄岳。
终年积雪的山峰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巍峨。山下四季如春,山上却是白雪皑皑,这种反常的景象在七域之中可谓独一无二。
据传,这一切都源于山顶那座神秘的儒馆。
晋国儒馆,名震七域。院中弟子虽少,但个个都是绝顶人物,至于院长,更是晋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地位尊崇,便是当朝天子见了也要以礼相待。
每天都有无数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朝拜,但能见到院长的,寥寥无几,不过凡是见过院长的人,后来都在各自的领域有了惊人的成就。
就说上一个被院长接见的,如今已经是富可敌国的青云韩家家主了,若是运气好,还能被院长收为弟子,从此平步青云。
尉正远坐在马车里,望着车窗外络绎不绝的朝圣者,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手中紧握着父亲尉迟雄的信,指节因用力过度而发白。
父亲这次出征,已经预见了最坏的结局,即便是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和钟煜同归于尽罢了。
尉家最重亲情,这样的结果,对三兄弟而言实在难以置信,想到这里,尉正远的喉咙一阵发紧。
“老爷,到了。”车夫的声音传来。
“嗯,你在这等着。”尉正远收敛心神,稍微整理了下衣衫。
山脚下的小木屋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每个想上山的人都必须经过这里,一个身着青衣的童子正坐在门槛上削着竹子。
“先生,未得允准,严禁攀山。”童子头也不抬地说道。
“麻烦小哥帮忙传话,尉家尉正远,奉父命给三先生送信。”尉正远对这个童子十分恭敬。在晋国,书院中人的地位非同一般,就连这些童子也不能怠慢。
童子听到尉家的名号,动作顿了顿,抬头打量了尉正远几眼。“请先生稍候。”
说完,他一跃而起,身形轻盈如鸟,转眼就消失在山林间,这一手轻功,已经远超寻常武者。
尉正远站在原地,闭目养神。其父与书院三先生素有交情,时常一起品酒论道,虽然父亲说过此行凶险,只要三先生在场,想必性命无忧。
正想着,童子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了。“大师兄特意邀请先生登山。”
“多谢。”
一路上山,尉正远跟着童子穿过重重关卡,引来周围朝圣者羡慕的目光,这些人中有不少富商权贵,平日里趾高气昂,此刻却只能在山下干等。
半个时辰后,他气喘吁吁地到了山顶,整个山顶被高墙环绕,只有一条上山的路。
书院就在雪山之巅,门前高悬牌匾,在朝阳下熠熠生辉。两个童子在门口向他行礼。
“三师兄吩咐了,请先生随我入院。”右边的童子起身,带着尉正远进了大门,一路向右。这是尉正远第一次上山,不由得左顾右盼。
院中布局错综复杂,七拐八拐,很快就让他晕头转向。“先生莫要东张西望,这里是院长所建,愈是强求愈是一片模糊。”前面童子的提醒适时传来。
尉正远连忙收回目光,专注跟随。大约一炷香后,一座普通的木屋突兀地出现在眼前。
和山下的木屋一模一样,四周空空荡荡,没有任何装饰。“大师兄已在里头等候。”童子说完就离开了。
尉正远深吸一口气,整理衣冠,走向木屋。“尉家正远,拜见三先生。”
“进来。”里面传来一道浑厚的声音。
屋内异常简单,桌前只摆着一个蒲团和长剑,三先生静静端坐蒲团,闭目养神。
这是尉正远第一次见到三先生,心中不由一震。眼前之人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浑身上下没有半点烟火气,但却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老蔚为何还未出现?”三先生闭着眼问道。
“三先生,家父即将出征,恐有性命之忧,恳请三先生出手相助。”尉正远双膝跪地,将信恭敬地递上。
三先生睁开眼,一股锐利的气息扑面而来,他隔空一抓,信便落入掌中。
看完信后,三先生长叹一声。“我们书院不得插手世俗之事,断然无法随军讨伐。”
尉正远脸色一红,刚要开口,就被三先生挥手制止。
“你那老匹夫父亲,给我传这么个悲戚的信。他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回去告诉他,钟煜的事我会出手,但从此以后,他就别来找我了。”
说完,信纸化作粉末,随风飘散。尉正远大喜过望,父亲此行的关键就在钟煜身上,只要钟煜一死,其他都好说。
他连忙叩首:“多谢三先生,尉家永世不忘此恩。”
“行了,下山吧。”三先生挥了挥手。
尉正远起身离去,心中暗喜,父亲果然高明,这般曲线救国,终究达到了目的。
等尉正远走后,三先生轻叹:“钟煜”这个名字他自然知晓。
幽州风波已传遍四海,书院中人也都听说过此人的恶行,自己出手,也算是替天行道了。
想到这里,三先生抬手一招,墙上的剑自动落入他手中,剑身寒光闪烁,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
不远处的大木屋里。
一个白发苍苍的身影坐在窗前,望着远处的云海。“司马辰下山了?”
“是的师父,小师弟已经离开山门。”
“唉,人各有命。破军之星,终究是动了。”老者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
“要不要弟子去把他叫回来?”
“随他去吧,这是天意”老者轻轻摇头,目光穿透云层,似乎看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命运。
山下,尉正远坐上马车,望着渐渐消失在云雾中的儒馆,心头百感交集,这一趟山行,或许会改变很多事情。
而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一场足以改变七域格局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