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野葡萄〔1〕
第788章野葡萄(1)
“是啊是啊,现在漂流多火啊,年轻人就喜欢这种刺激的项目。_l!o*v!e*y!u?e¨d?u.._n!e.t¨”一个年轻的女孩兴奋地说道。
“而且你们这里有那么多瀑布,现在有些旅游景点不是很喜欢瀑布攀爬吗?也可以搞一个!”一个中年大叔也跟着提议道。
杨叶沉思了一会儿,笑着说道:“多谢大家的意见,我会慎重考虑的。”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这事情还得一步步来,大家也知道,现在桃源村很多设施还不完善,一步也难登天,饭要一口口吃。”
现在桃源村看似蓬勃发展,但很多东西还没有规范,离真正的旅游景区其实还差不少;至于那些游客的建议,确实是一个好建议;但杨叶暂时还得押后,将其他的事情处理好,然后好好考察一番,跟村长、镇上的领导商量商量,这也是需要一定资金投入的。
李井泉听了却是心里一动,感觉这个项目非常有前途,就有了投资的意向,不过这还得观察一段时间才行,客流量、名气等方面的问题,客流量来说,以当前桃源村来说,每天都有五六千以上的游客,旺季之时,可以达到万人以上,如果桃源村能将名气打响,他真的有这个兴趣的。¢v!7`x`s-w′.+c,o?m/
“叶子,这个项目我们回去商量一下。”李井泉偷偷跟杨叶说道。
“怎么?你感兴趣?”杨叶有些诧异,说实在的,这么长时间了,他还真的不知道李井泉这家伙到底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不过以这个家伙那专业摄影器材,绝对是不差钱的主。
“废话!能赚钱的我都感兴趣,到时候我们一起投资,重点开发一下。”李井泉说道。
“那行,我们回去再商量。”杨叶沉吟了一下说道。
前面转过一个弯,所有的游客便看到一个幽静、安逸的小村子,更是让许多的游客惊异不已,绝对没想到这里面还会有一个村落,看样子比去年时的桃源村还要贫困不少,一层层的梯田层叠而上,颇有些规模,这时候稻谷已经收割了,那短短的谷茬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一阵阵金黄色。
村落依山而建,稀稀疏疏坐落着一些老旧的土木房屋,一些人影闪烁其间,规规矩矩地耕作,整个村落就那么藏在深山里面,显得孤独而又与世无争,静谧恬淡,颇有特别的韵味。^x-x.k`s^g?.+c¨o¢m/
“这里居然还会有村落,真是不敢想象。”武兵瞪大了眼睛,语气中充满了惊讶,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片宁静祥和的景象,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也太与世隔绝了吧,简直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他感慨道。
“呵呵!”杨叶笑了笑,对武兵的反应并不意外。
“这个村落叫禾木寨,是一个很小的村子,比起我们桃源村还小一半多,只有六七十户人家,人口是很少的。”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交通更是落后,没有大路直接通往寨子,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十分闭塞,算是镇上最落后的村子之一吧!”杨叶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却又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如果能开发这里的漂流项目,对于禾木寨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至少生活会提高很多倍,这个村子到镇上还得走两三里的小路到其他的村子,所以禾木寨的这些村民一年到头也是极少去镇上赶集的。
禾木寨的孩子更是艰难,八九岁才读书,村子里是没有学校的,要上学就要去外面的村子里,这也造成村民不敢让孩子太早读书,据说大多都是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能到毕业的那可就太少了,现在可能会好一些,不管怎么说现在国家的教育进步了,学费等问题也减轻了,仅仅只会收取十几二十块钱的作业本费用,哪怕是再怎么贫困潦倒的家庭也还是能承担起来的。
“看样子很贫困呀!”一个游客低声说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和惋惜,他摇了摇头,似乎不敢相信在这个年代,还有如此贫困的地方;他沉默了下来,目光扫过禾木寨简陋的房屋和崎岖的山路,心中五味杂陈。
杨富贵也开口说道:“是的,他们的年收入可能不会超过千元,这还是好的年景,要是遇到天灾,收成不好,那就更艰难了。”
杨富贵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就爆发出了一阵惊呼声。
“不可能吧?随便出去打个工都不止这些呀!”一个年轻的游客难以置信地喊道,脸上写满了疑惑。
“就是啊,现在随便找个工作,一个月三四千都很正常,怎么会连一千块都不到呢?”另一个游客也附和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
杨叶笑了笑,对游客们的反应并不意外,他耐心地解释道:“不错!他们这个村子是自给自足的,你们看,周围全是山,单单靠那些水田能赚多少钱?”
他指着远处层层叠叠的梯田,继续说道:“而且,由于思想也比较封闭,他们不愿意出去打工,就守着那些田地,还不敢种植其他的作物,毕竟交通极其的不方便,哪怕是种出来也卖不出去的呀!”
“是啊,我听老一辈
的人说过,以前这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外界,运输全靠人力,非常辛苦,后来才修了一条简易的公路,但路况还是不好,很多农产品都运不出去。”一个年长的游客插话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原来是这样啊,真是难以想象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年轻的游客恍然大悟,看向禾木寨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同情和敬佩。
所有的游客也都沉思了起来,他们望着眼前这片宁静祥和的景象,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哪怕就是庄晓玉在桃源村生活了有一段时间,也不会想到还有这么贫困的村子。
“你们也不要不相信,我大伯娘就是从这里嫁出去的;据她说,家里年收入超过两千的绝对是富翁了,当年我大伯娘嫁到我们桃源村,就无异于我们村里的姑娘嫁到城里。”一个跟着过来的桃源村年轻人接着说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也有一丝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