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又在看信呢?”楚涵凤端着一盘点心走进来,眼角带着笑意。
林芷柔将信纸叠好,轻声道:“他说战事还算顺利,让我们不必担心。”
“楚涵凤摇头叹息,“明明自己在前线拼命,还要安慰我们。”
东城南城交界处的酒楼,已经成了城中最热闹的去处。楚涵凤与宁家大爷的这番合作,可谓是双赢。
“姐姐,这道菜该怎么调味?”林文昂端着一碗汤走过来,眉头紧锁。
林芷柔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加点姜丝,再放些料酒,味道会更好。”
“还是姐姐懂得多。”林文昂连连点头,转身便往厨房跑去。
萧家老太太坐在雕花木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食客,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这可真是祖宗保佑啊,”她拉着身边婆子的手感叹,“咱们宁家祖坟冒青烟了。”
吕奋扬站在柜台后,看着账本上一串串数字,心里却想着远方的儿子。
“在想西七吗?”林芷柔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边。
吕奋扬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落寞:“这孩子,从小就倔,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是个有志气的,”林芷柔轻声道
吕奋扬苦笑着摇头:“我这个当爹的,其实什么都没教会他。倒是你,总能说到我心坎里去。”
军营里的邹云澜,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毛头小子。他的眼神变得锐利,动作也愈发干脆利落。
“邹副将,这套刀法您是跟谁学的?”新来的小兵好奇地问。
邹云澜手中的战刀一顿,眼前浮现出楚星澜练剑的身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教我的。”
夜里,他独自坐在营帐外,望着漫天繁星。记忆中的少女身影与天上星辰交相辉映,让他心头一阵发紧。
“星雨,等我...”他低声呢喃,握紧了腰间的战刀。
战场上的邹云澜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所向披靡。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却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邹副将,您这身手,怕是连神仙都难及吧?”士兵们私下议论。
邹云澜淡淡一笑:“什么神仙,不过是想活着回去见一个人罢了。”
云州内,叛军已是强弩之末。城头上的星弩成了他们最后的倚仗,却也挡不住大军的攻势。
“将军,城外援军已经被楚将军截住了!”传令兵匆匆跑来报信。
楚星河立于城头,目光如炬:“传令下去,放下武器者,一律免死!”
他的声音通过传令兵传遍四方,如同惊雷炸响在叛军耳边。玄冥大汗望着战报,手指微微发抖。东吴国的星弩威力远超预期,这场仗,他们输得一塌糊涂。
“大汗,要不...我们求和吧?”大臣小心翼翼地建议。
大汗重重叹了口气,将战报摔在地上:“罢了,罢了...”
战场上,叛军纷纷放下武器。没人愿意为必败之局送命,飞火连珠弓被丢得到处都是。
“活着不好吗?”一个投降的士兵喃喃自语,“何必找死呢?”
青羽、灵灵、小墨它们轮番往返帝都,将一封封捷报送到皇上和太子手中。
“好!”皇上拍案而起,“不愧是朕的忠臣!”
太子在一旁含笑不语,心中却为楚家的功绩感到由衷的骄傲。
而在阴暗的囚室中,魏王却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渐渐失去了理智。
“母妃...”他望着墙壁,眼中布满血丝,“你为何要这样对我?”
他的指甲在墙上划出道道血痕:“你们一家团圆,却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
“给我银矿,给我钱庄,”他狞笑着,“就能弥补你的亏欠吗?”
囚室外的守卫听着里面传来的怒吼和哭泣,面面相觑,却无人敢上前查看。
“我恨你!”魏王的声音嘶哑,“和皇帝一样恨你!”
他的拳头一次次砸在墙上,直到鲜血淋漓,却感觉不到半点疼痛。
这座囚室,成了他最后的归宿,也成了他永远无法摆脱的梦魇。
魏王被囚禁的密室里,身边全天都有人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昏暗的烛光下,他的脸色显得格外苍白,眼底泛着淡淡的青色。
这处密室连在宫中长大的他都不知道存在,可见皇帝早有准备。密室的墙壁上爬满了潮湿的青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让人喘不过气来。
当初他匆忙进宫,身边只带了几个心腹,如今想要营救他都无从下手。守卫们轮流值守,每隔两个时辰就会换岗,连送饭的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太监。
“殿下,用膳吧。”一个年迈的太监推开门,恭敬地将食盒放在桌上。
魏王抬眼看了看,嘴角扯出一抹冷笑:“父皇倒是待我不薄,居然还记得让御膳房准备我爱吃的菜。”
太监低着头,不敢接话。他将饭菜一一摆好,又退到一旁静静等候。
魏王拿起筷子,却突然停住了动作。他盯着碗里的饭菜,眼神逐渐变得复杂。这些年来,他一直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还是被人看穿了。
皇帝对魏王的态度早已冷淡,每日里最关心的只有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