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怪不得
这一次的收纳范围前所未有的宽广,待各国铁骑踏马赶来,就只听惊呼声四起,冲在最前面的人一股脑跌入一条深不见底的沟壑。
如意就站在这深渊另一头的某块巨石后头。
她在思考。
对面只是暂时被困住,以他们对大夏国土志在必得的野心,他们或许很快就会想到过来的法子。
看了眼身后为了挖渠从空间挪出来的堆积如山的物资,如意挥手又将它们收了回去。
空间突突射手,又到你上场的时候了。
如她所料,尤荄度沐四国根本不甘停滞于此,已经在四处寻找材料准备越过深沟。
就在他们比划着打算架桥之时——
“有人偷袭!”
“是弓箭手?”
句尾的疑问是因为飞过来的并非弓箭,而是些零零碎碎的石子。
但此物杀伤力不容小觑,好几名站在最前方的小兵被穿膛而过,顿时就没了气息。
如意忍下心头不适,继续。
“大夏人用的暗器怎么这么奇怪?”
见过飞镖飞箭,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用石子攻击。
但如果对方能用这随处可见的碎石当武器……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大夏功夫?”
发现远方黑压压的兵马当真停留在原地,萧家军松了一口气。
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何没有立刻过来,但他们务必要抓紧时间,拿下眼前的敌人。
沙鸥等人对视一眼,也不再隐藏实力,大吼一声,浑身肌肉隆起,眼眶也凸了起来。
萧锦绣觉得自己隐约什么时候听说过这场面。
“辉国死士!!!”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与辉国有灭国之仇的沐国人最先意识到什么,尖叫着想要后退。
但拼着暴露身份也要留下他们的辉国诸人怎么会肯。
若非沐国人先提供毒物勾起国主制造死士的念头,他们怎会被当做蛊虫似的养成这幅人不人鬼不鬼的德行。
若非沐国人心存歹念想夺走国主饲养出来的死士,又怎会发生辉国灭国之难。
新仇旧恨加身,哪怕用双手箍住这些畜生,沙鸥他们也绝不给沐国人逃生的机会。
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沙鸥他们却仿佛浑然不觉,哪怕被人砍去双臂,接下来用头去撞,也要撞得敌人头破血流。
四处可见血腥和死亡,萧锦绣眼底泛红,心中愤怒而沉痛。
那都是她的伙伴!
是侵略夺走了他们鲜活的生命!
是那四国的野心令天下不得太平。
如意的话再次响在她脑中——
我们反了吧。
她是土生土长的大夏人,也是经过红旗下教育的现代人,经过两个时代的洗礼,她早就不是那唯皇明是从的愚忠之人。
于是,等到尘埃落定,她看着将士们激动到无与伦比的面容,宣布了一件事——
京城,皇帝脸色铁青地捏紧战报。
“你是说,边关大捷,四国退兵,萧锦绣……称帝?”
她一个女流之辈,一个乱臣贼子……
“噗”的一下,皇帝气到喷出一口血来,刘公公忙跪倒在地。
“陛下保重龙体啊!”
热毒刚解,皇帝的身体就像个破了洞的筛漏,无人搀扶之下很快倒地不起。
刘公公又是一阵阵高呼,可他只管喊,就是不上前。
旁人只当他低着头没注意到皇帝惨状,没人知道这位人尽皆知的帝前大红人正对着地面自儿个的倒影吐舌头。
活该。
好不容易等他终于“发现”陛下的情况,刘公公大呼小叫传太医。
不多时皇帝病重的消息传入后宫,各宫娘娘都来探望,主动要求侍疾。
刘公公看着眼前跪着的各宫下人,抬手指了指。
“那就劳烦高贵妃了。”
得知刘公公最终将皇帝交给了高贵妃,李贵妃眼中闪过不解。
没听说那大太监是高家的人啊。
但今时今日她早就对皇帝冷了心,也无所谓争宠夺权。
她刚将手上的信烧掉。
“加强守卫,给你们殿下也送个消息。”
皇子们知道自家父皇倒下,心里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但一个个倒是都跪在了寝殿外。
抹泪的、叹气的、恨不得以身相替的比比皆是。
容奕从未见自家兄弟到的这么齐整过。
人群中最扎眼的还属高贵妃之子,二殿下。
那哭天抢地的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已经驾崩了。
都说天家父子情谊淡,容奕还是被这悲伤的气氛感染,掉了几滴泪。
然而等到刘公公带着人来将他们“请”回去,容奕擦掉眼角红痕,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密室。
据说已经死了的太医院首正在吃饭,看见容奕,那筷子放也不是,拿也不是。
“你再说一遍,本殿下中的腐骨蚀心,是谁下的?”
院首已然有些自暴自弃:“你父皇。”
他虽然不是个顶顶聪明的,却也明白墙头草不得好死。
既然跟着容奕殿下才能活,他就彻底不把自己当皇帝的人了。
“陛下想让李家的财富为他所用。”
“但……”
他偷偷看了眼容奕的神色:“但陛下又不希望李家借势太多。”
他要宠着李贵妃,又不想让贵妃恃宠而骄。
他要李家成为皇室私库,又担心外戚势大,难以掌控。
富可敌国、功高震主,对帝王而言都不是什么好词。
恰逢某年,李贵妃生下皇子。
正值壮年的皇帝最在意的永远只有自己的龙椅。
后来的那些年他是否后悔无人得知,但那腐骨蚀心之毒,确实是得皇帝首肯,才会被送到容奕的膳食中。
“怪不得。”
容奕笑叹一声。
这些年他也没少疑惑,皇宫守卫森严,母妃又不计代价安排能人异士护卫他的安全,沐国的毒怎么就畅通无阻入了他的口。
次日再去殿前跪着为皇帝祈福,他在膝盖上绑了两圈厚棉布。
再之后,因为皇帝连日无法上朝,有大臣提出让皇子监国。
太子是首选,但奇怪的是二皇子的呼声居然也很高。
“太子殿下温吞平庸,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怕是当不得此等重任。”
“反观二殿下,年纪轻轻便颇有建树,面对渝州地动时也主动挺身而出,可见是个有担当的。”
听着幕僚吹捧的声音,高贵妃神色恍惚。
其实,她也不一定非得做沐国的细作,不是么。
大夏这万里江山,许是她儿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