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需要代价
来人捡起地上带着尤国和荄国标记的粮袋,恨得咬牙切齿。
好啊,白日里眼睁睁看着他们倒霉,夜里就来落井下石是吧?
“老子跟你们拼了!”
尤国、荄国和度国打起来了。
说来也巧得很,此时的双方正好势均力敌。
距此不远的隐蔽处,萧锦绣带着萧家军冷眼看热闹。
潜入联军军营的探子已经回来,虽然挨了军棍,他脸上却满是笑容。
坑不死那帮龟孙子!
萧锦绣吩咐人带他去好生休息,而后看向如意。
后者微微点头,表示o了个k。
挥动翅膀的声音自上空传来,几日不见的追风乖巧落在主人肩头,将绑了个瓶子的腿抬起来方便萧锦绣取下。
随瓶子一同送达的还有一封信,落款是华仲景。
同盟们的热闹被送入沐国人耳中时,他们警惕地察觉到不对。
“快去查看咱们的粮仓。”
好消息是粮食都在,没多没少也没有带着其余三国标识的物件。
坏消息是那三方打着打着还是往自个儿的方向来了。
沐国心中有底,面上不虚,甚至还有余力义正言辞地发表意见。
“正值战事紧张之时,各位千万要团结一心,不要被人……”
话音未落,走在最前头的那几名各国将士忽然腿脚发软倒地不起。
后头的将领怒而拔刀——
“这就是你们沐国所谓的‘团结’?”
不等沐国主事人回答,人群中传来一声高亢的——
“将军,他们已经中了我们的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早就知道沐国都是些奸诈之辈,没想到阴险至此,还没拿下大夏呢就惦记上他们了!
“你们敢!”
沐国那主事人急着想解释,身后却被人一点。
冲突一触即发,压根没人注意到他突然口不能言的困境。
他只能干瞪眼,看军营的乱斗从三国之间发展成四国。
大营各处燃起火光,那是混入的萧家军在真正意义上进行“煽风点火”。
毒是华仲景帮着配制的,原以为想从俘虏口中套出药方会有些难度,他都打算自己尝试了,没曾想自打被关押后就没开口说话的七门主却主动报出了药方。
连配制比例和解药都全数奉上,配合得令人深感诧异。
华仲景试过无误才让追风带给如意,果真就排上了用场。
其余三国见过沐国使毒的场面,对他们深疑不信,沐国还想否认,前者直接要求他们拿出随身携带的解药。
若是毒不能解,说明是他们错怪沐国。
若是恰好能解毒,那沐国自然就逃不掉这毒害盟友的罪名。
沐国骑虎难下。
别人不熟悉他们的毒,他们自己还能看不明白么?
真拿出来他们就完了!
另外三国一看他们犹豫——
“果真有诈!”
三方一拥而上,将沐国按着打了起来。
大夏军营里,有人正疑惑不解询问。
“我们为何不乘胜追击,干脆把他们都打回去?”
齐威冷笑:“是这几天的优势让你们飘了,忘记我们和对手的兵力悬殊了吗?”
那几名开口的副将面面相觑:“若是萧家军肯相助,其实也不一定赢不了。”
齐威就笑了:“萧家军凭什么相助?咱们是给人家俸禄了,还是为他们歌功颂德了?一边喊打喊杀唱衰排挤,一边指望人家以德报怨出手帮忙,天底下哪儿来的这等好事?”
他原本觉得将巧胜功劳算在自己头上实为不妥,如今再看,得亏没让他们知道背后出谋划策坑那四国蠢货的是萧将军。
说起来,朝廷的援军为何还不到?
虽说这想法大逆不道,但齐威觉得,他似乎有些许感受到了当初萧家军孤军奋战的心情。
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帝看完沐国使臣拿来的信件,脸色已经铁青。
“沐国不是说过会退兵?”
那使臣长得尖嘴猴腮,稍稍扬眉就是副小人得志的刻薄嘴脸。
“我们大日出国国主说的是只要大夏皇帝交出萧锦绣,边关立刻退兵,但她哪里就乖乖束手就擒了?”
“大夏言而无信,就莫怪我们沐国不给面子。”
皇帝掐着信纸的手青筋暴出。
小小弹丸之国,竟敢屡屡对大夏、对他这个皇帝颐指气使!
真是好大的胆子!
然而此时此刻,他却没有想到,这份包天狗胆,究竟是谁给他们的。
待那使臣离去,皇帝才铁青着脸问刘公公:“太医院还没研制出解药?”
刘公公眸光闪了闪:“回陛下,未曾。”
“一群废物!给朕将那太医院院首拉去打二十大板!”
刘公公领命离开,然他传的口谕却并不是打板子。
太医院院首的位置原本是所有太医向往的高座,如今却成了催命符。
旧院首一脸呆滞:“斩,斩首?”
刘公公倒也不是个全然冷心冷面之人,传完了口谕,他还叹了口气将腿软的院首扶起来。
“伴君如伴虎啊。”
仿佛不经意般的一声叹息,令院首忍不住红了眼睛。
他此生尽心尽力为陛下鞠躬尽瘁,换来的竟是这般结局吗?
被人拉下去的时候,这些年为陛下做的事如走马灯般在心头转过。
他这就要……死了?
冷汗淋淋之时,他忽然感觉脑后一痛,眼前就成了黑沉沉的画面。
不过是惩罚一个办事不力的臣子,皇帝没将院首之事放在心里,其余人战战兢兢生怕被迁怒也不敢提。
院首这样一个大活人平白消失,居然也就没引起任何怀疑。
皇帝在寝殿忍受着热毒之症的折磨,只恨太医无能,恨何清风跟于公公的血太快失灵,却不知道外界,热毒早已不是什么不治之症。
一本又一本报喜的折子被送上京城,却都拐了个弯,没能去到龙案前。
待皇帝知晓热毒已经被神医谷破解,他已经生生忍受了十多日非人折磨。
这火气一窜,更不想见那糟心的太医院院首。
他还得好好思量边关之事。
自从大雁山脚下发现新粮种,他就觉得大夏一雪前耻的机会来了。
裴子清虽然已经跟着萧锦绣那厮叛逃,但粮种已然收归国库,正由司农局安排种着。
假以时日,大夏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踏破边关移平蛮夷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他是皇帝,不会因为自己一人生死向蛮夷低头。
但为了整个大夏,他愿意做出牺牲。
时间需要争取。
争取时间,需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