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笃子的抉择
江户,萨摩藩邸。
一间素雅的和室之内,熏香袅袅,阳光透过障子门,在榻榻米上投下柔和的光斑。
岛津笃子跪坐于书案前,手中捧着的,并非东瀛的和歌集,而是一卷印刷精美的《大夏会典》。
她的身姿挺拔,神情专注,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她无关。
她的容貌算不上倾国倾城,却自有一股书卷气的清雅与不同于寻常女子的沉静。
眉眼之间,既有少女的柔美,又隐隐透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坚毅。
房门被轻轻拉开,岛津齐彬走了进来。
他的背,比几天前更佝偻了,原本属于一方强藩之主的枭雄气概,仿佛被那道册封的旨意彻底抽干,只剩下暮气沉沉。
“笃子。”
“父亲大人。”岛津笃子放下书卷,恭敬地行礼。
岛津齐彬看着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女儿,眼中满是愧疚与不舍,他张了张嘴,却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化作一声叹息。
“都护府已经派来了教习嬷嬷,明日起,你便要开始学习大夏的宫廷礼仪了。委屈你了。”
这短短一句话,耗尽了他全部的力气。
将女儿送入那个深不可测的后宫,去侍奉一个刚刚毁灭了他们整个阶级的男人,这其中的苦楚与煎熬,几乎将他压垮。
岛津笃子却摇了摇头,她的声音清脆而平静,没有一丝波澜:“女儿不委屈。能为家族尽一份力,是笃子的荣幸。”
“你……不恨为父吗?”岛津齐彬声音沙哑,他不敢去看女儿的眼睛。
“不恨。”
岛津笃子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眸子,竟闪烁着让岛津齐彬都感到心惊的智慧光芒。
“女儿知道,这是我们岛津家,唯一的路了。父亲大人,您不是将女儿献给了那位皇帝,您是将我们岛津家的未来,赌在了女儿的身上。”
岛津齐彬浑身一震,他没想到,女儿竟看得如此透彻。
他以为她只是一个在深闺中长大的女孩,却不知她早已在书卷与家族的耳濡目染中,磨砺出了远超同龄人的心智。
“那位陛下,”
岛津笃子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一种冷静的分析。
“他用一场盛大的婚礼,将我们岛津家架在火上烤,让我们成为所有旧大名的榜样,也成为他们的眼中钉。他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而是一面旗帜,一个象征。”
她顿了顿,拿起桌上的《大夏会典》,轻轻抚摸着封皮上那两个烫金大字。
“他给了女儿‘和妃’的封号,这个‘和’字,便是陛下的期望。
他要女儿来‘调和’东瀛,安抚人心。
父亲大人,这不是屈辱,这是女儿的机会,也是岛津家的机会。
既然刀剑赢不了他,那我们就用他制定的规则,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
看着女儿眼中那不屈的光芒,岛津齐彬忽然觉得,自己那颗已经死去的心,又重新燃起了一丝微弱的火苗。
或许,这步棋,没有走错。这个女儿,或许真的能在那座吞噬一切的权力殿堂里,为岛津家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郑重地对女儿鞠了一躬:“笃子,家族的未来,拜托了。”
与此同时,整个江户,乃至整个东瀛,都因为这两件大事而彻底沸腾了。
一件是皇帝陛下要迎娶萨摩藩主之女为“和妃”,并将在江户举行史无前例的盛大婚礼。
另一件,则是“大夏东瀛吏员考选”的正式推行。
这两件事,如同一冰一火,浇在了所有旧武士阶层的心头。
迎娶和妃的消息,让无数旧大名心思活络起来。
岛津齐彬这个老狐狸,居然抢先一步!
能把女儿送进那位陛下的后宫,哪怕只是个最低等的妾室,那也是一步登天啊!
如今更是直接封妃,这是何等的荣耀!
一时间,无数大名开始盘算自家是否有年龄相貌合适的女儿或姐妹,暗中派人打探宫中的喜好,希望能效仿岛津家,获得这份“天恩”。
但对于更广大的中下层武士而言,这消息无异于在他们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他们曾经效忠的主君,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大夏皇帝的岳丈。
那份属于武士的骄傲与尊严,被践踏得粉碎。
而“吏员考选”,则更像是一场席卷所有人的风暴,无人能够幸免。
在江户的街头巷尾,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奇景。
曾经那些挎着双刀,走起路来横行霸道的武士们,如今却三五成群地挤在各个报名点。
他们褪下了象征身份的羽织,换上了朴素的布衣,脸上满是迷茫、挣扎与渴望。
“喂,你听说了吗?这次考选,九品下的书记员,月俸就有三石米!还分一套官舍!”
“三石米?比我以前当足轻头领的俸禄还高!而且……考上了,就能把刀拿回来了!”
“可要考算术啊!我连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全,那算盘珠子拨起来比挥刀还累!”
“还有那《大夏律》,比我家的族谱还厚!听说里面光是死罪就有一百多种,多看一眼都觉得脖子发凉。”
“那也得学啊!你还想一辈子去矿山里挖石头吗?我听说雷将军的矿山,进去的人就没几个能站着出来的!”
抱怨归抱怨,但身体却很诚实。
江户城内,所有与算盘、笔墨、纸张相关的店铺,生意都好到爆棚。
往日里只有商人才会光顾的算学私塾,如今挤满了人高马大的武士。
他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瞪大了眼睛,听着台上的老先生讲解“鸡兔同笼”,那副认真的模样,比当年学习剑术时还要专注。
一些落魄的浪人,甚至愿意花费身上最后几个铜板,去买一本手抄的《大夏律法精要》。
夜深人静时,他们不再擦拭心爱的佩刀,而是就着昏暗的油灯,一个字一个字地啃读那些拗口又严苛的条文。
黑田源斋站在都护府的阁楼上,看着下方街道上这番景象,嘴角勾起一抹快意的冷笑。
他身后,一名下属正在汇报。
“启禀都护大人,报名首日,仅江户一地,就有超过五千名武士出身者报名。各地报名点也都排起了长龙。不过……”
“不过什么?”黑田源斋头也不回地问。
“不过,也有些不识时务的蠢货。在城西的报名点,有十几个顽固的浪人,打着‘尊皇攘夷’的旗号,冲击报名点,砍伤了我们两名维持秩序的吏员,还烧毁了不少报名文书,叫嚣着‘武士的归宿是战场,不是算盘’。”
“哦?”黑田源斎的眼中闪过一丝暴戾的寒光,“人呢?”
“已经被蒙托将军的亲卫队当场格杀。尸体……按照您的吩咐,就挂在报名点的木杆上。”
“很好。”黑田源斋的声音毫无波澜,“传我的命令,凡冲击考场、阻挠考选者,以叛国罪论处,本人枭首示众,三族之内,永不叙用,全部贬为奴籍,送去矿山。”
“是!”
黑田源斋转过身,目光投向皇城本丸御殿的方向。
陛下这一招,实在是太高了。
他根本不在乎这些武士是真心归顺,还是假意迎合。
他只给了他们两条路:要么,拿起算盘和法典,成为他统治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要么,就去矿山里变成一堆枯骨。
至于那些还抱着不切实际幻想的“硬骨头”,正好可以用来杀鸡儆猴,用他们的血,来让那些犹豫不决的人,看得更清楚一些。
风,开始吹了。
这股由那位年轻帝王亲手掀起的风,将彻底吹散笼罩在东瀛上空数百年的武士道阴云。
而他黑田源斋,将是执行这一切最锋利的刀。
他甚至有些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当那些曾经鄙夷他、追杀他的大名家的子弟,为了一个区区的九品官职,跪在他面前摇尾乞怜时,会是怎样一幅美妙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