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毕竟祁照月肚子里,还揣着白浩的种。
若是真动了胎气……还怎么向白家交待?
她心里门儿清,这“交待”也就到此为止了。
余下的,无非是宫里的一些金银赏赐。
不过无妨,钱这东西,没人嫌多。
身侧的祁长安听着那声音,肩膀控制不住地一耸一耸。
“皇祖母这次,是真动怒了。”
能不动怒吗?
凌曦心底冷笑。
听说是一回事,亲眼瞧见,可是另一回事。
祁氏皇族,向来以忠孝仁义治国。
此般仅为一己私欲而枉顾他人性命,皇太后已经是一退再退,一忍再忍。
可惜啊。
祁照月始终不明白,仗着公主的身份得寸进尺。
活该!
不多时,那哭嚎声渐渐弱了下去,最后归于沉寂。
凌曦轻叹一口气。
这就完了?
持续得未免有些短。
她正腹诽,厢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皇太后走了进来。
凌曦与祁长安忙起身行礼。
“快快起来罢。”皇太后脸上还带着未散尽的寒霜,但看向她们时,脸色缓和了些。
“哀家这儿,有样东西。”她说着,慢条斯理从宽大的袖中掏出一个半旧的荷包。
“这可是你的?”
凌曦看清那荷包,眼中一亮。
“怎么在太后娘娘这儿?”她伸手接过,语气里满是失而复得的欣喜。
“这荷包不见了有些时日,还道是再也寻不回来了!”
“这真是你的?”皇太后微微眯了眼,审视地盯着她,仿佛要将她看透。
凌曦点了点头。
她指着荷包右下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您看,这里藏着一个‘曦’字。”
她的声音带上几分暖意:“这可是民女的娘亲,一针一线亲自给绣上的,错不了!”
“这荷包的料子、绣工式样,可非民间之物。”
皇太后声音沉沉。
她紧紧盯着凌曦脸上的每一个表情,不放过一丝一毫的波动。
“你可知它来历?”
凌曦闻言,眉眼弯弯,笑了起来。
“您说笑了,哪里有什么来历。”
她轻轻摩挲着荷包,语气轻松。
“估摸着是民女的娘亲,不知从哪儿碰巧得来的。”
“便成了民女的襁褓。”
她顿了顿:“不瞒您说,娘亲说民女小时候,夜夜要抓着这襁褓睡。”
“岁数大了,总不好还抓着一块儿布罢!”
祁长安听闻此言,不由得轻笑出声。
皇太后也不免勾了唇角。
凌曦也跟着抿唇一笑:“所以,就制成了三个荷包。”“前二个都磨薄了,损了。”
“只余这最后一个。”
她将荷包轻轻握在手中,仿佛握着珍宝。
“民女便往里头塞了些香料,日日放于枕下助眠。”
她将荷包攥紧,抬眸,眼里尽是感激。
“说来也巧,这荷包前些日子刚丢,民女还以为再也寻不回了。”
她冲着太后一福身:“倒想请教娘娘,这是在何处寻着的?”
祁长安闻言,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鬓角。
“那个,凌姐姐,我也不知晓这荷包是何处寻的。”
“只知道是岁岁……自己叼进了永寿宫,这才被我瞧见。”
岁岁?
凌曦脸上的笑意霎时僵住。
怎会在宫里?
她细眉紧蹙,心底疑云丛生。
皇太后目光闪烁。
看来这襁褓的具体来历,要问她的父母才能知晓了。
心思电转间,她脸上的威严散去,化作一片温和。
“好孩子,这荷包一事,暂且缓缓。”
她声音放得极柔:“不知你可否,帮哀家一个忙?”
凌曦一愣。
帮……忙?
堂堂皇太后,权倾朝野,有什么事是需要她一个小小民女帮忙的?
心中警铃大作,她却不敢表露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