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中医黄素十年老陈皮

第292章一年又一年

第292章一年又一年

黄素在黄雪的中脘穴施针,又以平补平泻的手法针刺天枢、上巨虚,最后以泻法针刺支沟穴。

黄素施针的时候,刘东母亲诊室外面传来持续的鞭炮声。

今天是大年三十,在东北的习俗,过年吃早中晚饭的时候,都要放鞭炮。

趁着大家都在吃饭的时候,商店还不忙的时候,黄素带着黄雪来到刘东母亲的诊所,给黄雪针灸。

耳边传来了鞭炮声,黄素已经很久没有在过年的时候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了。

回想后事,过年只剩下静悄悄,哪里还能听见鞭炮的声音。

今天是除夕,刘东母亲的诊所没有了病人。

刘东母亲坐在诊床上,静静地看着黄素施针。

能够观看一名医生行云流水的高超医术,对于医生来说那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黄素给黄雪施针两天,全身酸痛、关节疼痛得到缓解,但是不思饮食、便秘症状并没有改善。

黄素采用新的针灸方案。

在黄素针刺黄雪肚脐两侧的天枢穴的时候。

黄雪的肚子传出了非常明显的肠鸣声。

小姑娘也因为肚子咕咕叫的声音,脸蛋害羞得如同熟透的苹果。

黄素手上继续捻转着银针,嘴上提醒黄雪:“放轻松,这都是正常反应。”

黄雪听到黄素的话语,长长地舒一口气,肚子上的肌肉也明显松弛了。

当黄素的银针,刺入足三里下方上巨虚的时候。

黄雪屏住呼吸,身体明显地紧绷起来。

许久,黄雪才缓缓地松口气,身体也渐渐地放松下来。

看见黄雪地样子,黄素出口叮嘱道:“不要憋着,矢气是针灸地正常反应,这是肠胃在排浊,只有浊气都排出去了,便秘才会好。”

黄雪的脸本来就像是一个熟透的红苹果,此时更是红了。

随着黄素持续的行针,黄雪的肚子肠鸣声和矢气是频频不断。

支沟为治便秘之特效穴,天枢为大肠募穴,针后加灸,具有温中散寒、增强肠胃蠕动功能和通便作用,上巨虚既是胃经腧穴,又是大肠经下合穴,与中脘相配,既可和胃降逆,祛湿除满,又能通阳解凝、通便导浊,诸穴合用,收效较捷。

留针一段时间,黄素看了看时间,一边给黄雪起针,一边问刘东母亲:“阿姨,你们家药店有没有艾柱。”

“有,我这就给你拿去!”

刘东的妈妈到药房取来了艾条。

黄素点燃艾柱,在黄雪中脘、天枢、上巨虚、支沟分别施以灸法。

艾灸后,黄雪肚子的肠鸣声突然变得剧烈起来。

黄雪捂着肚子问道:“阿姨,卫生间在哪里。”

“最后面的隔间就是卫生间。”

刘东母亲指着诊室的后面的一个小隔间。

看着黄雪跳下诊床,快速跑向卫生间,刘东母亲感叹道:“中医针灸的疗效真是立竿见影。”

等黄雪从卫生间出来,黄素付了艾柱的钱,再次感谢后,带着黄雪离开了刘东母亲的诊所。

走出诊所,时间已经八点半了,远处依稀还能听见鞭炮的声音。

回到商店,商店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阎冰站在柜台外面,正在向顾客推销酒水、饮料和礼盒。

经过两天的锻炼,阎冰卖起货来也已经是得心应手。

见到女儿回来,黄素二婶问道:“你哥给伱针灸完了,效果怎么样?”

黄雪想起自己刚刚尴尬的窘态,笑脸又红了起来,进入柜台里面,走到母亲身边,贴近耳边小声耳语。

黄素二婶不停地点头,脸上带着笑容:“好,有效果就好。”

看着阎冰送走抱着礼品离开的顾客。

黄素走到自己老婆身边宽赞道:“媳妇你这店主婆干得真是有模有样,这才两天就进入状态。”

阎冰说道:“今天上午买礼品的就没有前两天爽快,好多都是只问价,买的人很少。”

“这很正常,今天出来买货的人都是镇上的人,很多人都是年后串门送礼,现在就是过来问价格的,等过初一,初二就该忙了。”

时间刚刚过了九点,商店里面买货的顾客已经人满为患。

黄素也加入了买货的行列中。

忙碌中,时间已经到了十二点的时候。

刚刚街道上还熙熙攘攘购物的人群,仿佛瞬间消失了一样,街道静悄悄的,卖东西的、买东西的全都不见了。

街道上,时不时有小孩三五成群在街道上玩耍。

一手拿着一根香,一手从兜里掏出从长鞭上面拆下来的炮仗,点燃后扔进雪堆里。

当把雪堆炸出一个坑来,小孩子们就会高兴地大笑起来。

看着几个小孩子追逐打闹离开的场景,时不时几个孩子又会点燃爆竹扔进雪堆里。

爆竹的爆炸,积雪的四溅,又会引起孩子们开心的笑容。

四周也时不时地传来二踢脚点燃爆炸的声音,鞭炮的声音在初五前都不会断过。

黄素看见记忆里模糊的场景真实的出现在眼前,才真正感觉到现在的年味。

那里像后世,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人人都拿着一部手机,躺在床上刷短视频的刷短视频,玩游戏的玩游戏,已经没有了年的味道,过年已经逐渐成为了普通的节假日。

传统过节形式的改变,和科技带来更多的娱乐方式,让人们变得宁可在躺在床上,拿着手机吃鸡王者,也不愿意走出家门。

文化节日的传统载体消失了,让节日的氛围也就慢慢地变淡了。

就比如重阳节,我们现代人现在已经不再在重阳节这天祭祀、登高、赏菊,重阳节仅仅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一个碎片。

甚至年轻人已经不知道重阳节了,更不用说重阳节的含义,又有谁知道重阳节才是和春节并列的重要节日。

黄素不由得又现象到了中医的未来,中医恰恰也是其中的一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正在经历着传统文化载体被悄悄地消失,春节没有燃放烟花爆竹、端午没有了赛龙舟。

“儿媳妇!要不要跟我们去买礼花。”

黄素被黄父的声音打断了自己的回忆思索。

黄雪蹦蹦跳跳地挽着黄父的手臂走出来。

过年的时候,小丫头就期盼就是和大伯去买烟花爆竹,就和黄素小时候一样。

黄父是非常重视过年仪式感的,所以每年都会买很多礼花和鞭炮。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黄素每当和父亲拎着满满一大袋子鞭炮和小礼花回来的时候,都会迎来邻居小孩羡慕的目光。

当别的小孩因为捡到没燃放的鞭炮而高兴的时候,黄素兜却揣着大把大把的鞭炮。

过年的时候,黄素就是他们家附近最靓的仔,身后总会跟着一群小朋友。

黄父骑上取货的三轮车。

阎冰坐上三轮车,疑惑地问道:“买个鞭炮,怎么还要骑三轮车,距离很远吗?”

黄雪搂着阎冰的胳膊,卖关子道:“嫂子,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仅仅几天的时间,黄雪和阎冰的关系已经好的不能再好了。

黄父很快骑着三轮车停在了一家渔具店前面。

黄素走进屋打招呼道:“方叔!”

“老黄来了!”

方叔是黄父以前食品厂的同事,平时因为喜欢去嫩江钓鱼。

下岗之后,就看了这家渔具店,每到过年渔具店生意淡季的时候,方叔就会买烟花爆竹。

因为好玩的性格,方叔家的烟花爆竹一直是小镇品种最全最好的。

黄父进屋直接问道:“老方,今年有什么新礼花吗?”

“有,我可是特意为你留着的。”

方叔拉着黄父走进后面的屋子,里面摆放着三个摞起来一米多高的礼花箱子。

方叔拍着红彤彤非常喜庆的礼花外包装介绍道:“1.2寸168发组合礼花弹,咱们镇子上就我这里有,我进了二十个现在就剩下这三个了,我留下一个今天晚上放,剩下两个给你。”

方叔知道黄父的习惯,每次都会买一对,一个除夕迎新春放,一个正月十五元宵节放。

有好东西,方叔都会给黄父留双份。

黄素这才想起来,也就是从今年起,小镇开始流行放组合礼花,就是从方叔这里流行开的。

黄父上前拍了拍礼花箱,脸上也挂着喜欢。

“黄素,把这个两个搬到三路车上去。”

黄父接着向方叔询问道:“128发、108发、81发、64发每个都给我来两个。”

方叔高兴地问道:“老黄,今天比每年还好阔气。”

黄父高兴地说道:“今天可是新媳妇第一年回家,当然要放个痛快。”

“128发的也有组合礼盒,这个是镇上卖的的最好的。”

方叔开始向黄父介绍其他的礼花。

看着外面三轮车上已经摞得满满一车的礼花。

“咱爸是不是买的太了!”

阎冰凑近黄素的耳边小声提醒着,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过年买礼花,都赶上卖烟花爆竹的了。

“这都是常规操作。”

黄素很清楚,黄父最喜欢的就是燃放烟花,喜欢燃放时的感觉,喜欢看各种烟花在空中绽放。

所以,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黄父脸上比以往的笑容都多。

然而当春节期间全面禁放烟花以后,黄父脸上的笑容彻底都消失了。

黄素记得前世,自从禁放烟花爆竹以后,过年的时候,黄父都会早早都去睡觉,从此也不再守岁了。

黄雪看着礼花都买完了,搂着黄父胳膊道:“大爷,我的呢!”

大爷是东北地区对大伯父的称呼,二伯父就是二大爷、三伯父就是三大爷。

不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的大爷。

“那年会忘掉你的。”

黄父随后又给黄雪买了一大塑料袋的小礼花和仙女棒。

回到商店,商店已经锁上了卷帘门。

黄父打开卷帘门,将买来的礼花放进屋子里,锁好房门上了二楼。

到了楼上,黄素二叔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阎冰看见黄母和二婶正在厨房里忙碌,也脱下衣服进了厨房。

由于黄素的爷爷只有两个孩子,黄父和黄素的二叔关系就非常好,每年过年也是在一起过年。

“妈,二婶!我来帮你们!”

黄素也对黄母说道:“妈让阎冰给大家做个手抓羊肉,正好阎冰爸妈给你们拿来了一只草原羊。”

“今天有口福了,竟然有草原羊可以吃,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和你爷爷一起去蒙疆,吃了一回那里的羊肉,又嫩又香,让我现在都记忆深刻。后来买的羊肉说是草原羊,都没有了那个味道。”

二叔也不看电视,开始和黄素回忆当年吃羊肉的经历。

如果说黄父的爱好是玩,二叔的爱好就是吃了。

虽然二叔作为教师工资不高,但是简单的食材也能让他吃出花样。

每年的年份饭的几道压轴大菜都是二叔亲自操刀。

黄素记得前世,二叔退休以后,退休金也高了,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带着二婶去全国各地品尝美食。

说着,二叔已经坐不住了,走进厨房。

“这手抓羊肉我可要好好学学怎么做。”

黄父知道自己弟弟的性格:“亲家送来了整只羊,你想吃自己就拿走一半。”

不多久,一桌的丰盛的饭菜已经已经做好了。

黄父坐在主位上率先举起酒杯道:“今年对于我们黄家来说,是一个大喜的一年,我们黄家有添丁入口了,来大家为我们家的新成员干杯。”

说着,大家碰杯喝干了第一杯酒。

二叔又举杯看着黄素和阎冰道:“黄素、阎冰你们也要多多努力,争取明年为黄家再添加一名新成员。”

一顿年夜饭吃完,大家又开始和面、拌馅,准备包饺子,这顿饺子是凌晨守岁的时候吃的。

随着电视里春季晚会欢快的开场舞响起来,一家人也开始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开始包饺子。

自从有了春节联欢晚会,这也成了东北人的一种习惯。

可随着晚会的小品不再搞笑,变得说教,这种习惯也渐渐地没有了。

就在一家人围在饭桌前,包饺子、看春晚、聊天的时候。

楼下的大门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你们包你们的饺子,我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黄父穿上衣服羽绒服就走出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