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中医黄素十年老陈皮

第285章黄素的教学

第285章黄素的教学

李燕领着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走进诊室。

中年男人坐下,黄素问道:“姓名,年龄!”

“高成良,四十二岁!”

看见李燕在病历本上记录完病人的基本信息后,停住手里的笔。

黄素问道:“你那里不舒服?”

高成良用眼睛分别看了看李燕、牛婕一眼,张开嘴想说,却又闭上嘴巴,扭捏的就是不肯开口。

高成良的欲言又止的模样,黄素对于他的病情也有了大致的猜测,再看青白的脸色,就更加笃定了。

“既然你选择了就医,就不能讳疾忌医,只有把病情说出来,我们医生才能对证用药,你的病才能好。”

听了黄素的劝解,高成良吞吞吐吐地说道:“黄主任,您的医术我是相信的,可是有两位女医生在,我有点不好意思说。”

“这里只有医生,没有男女,伱看妇产科还有男医生呢,也没有见到女病人不治病的。”

高成良默默地点点头,沉思了片刻后,咬着牙下定决心地说道:“我已经有两年阳痿不举了,最近半年更是全无欲望,已经半年没有行房事了,这半年我老婆经常和我吵架,黄主任我可是排了一个多月,才挂到您的号!”

将自己的病情说出来,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现在已经是满脸通红,但却目光灼灼的看向黄素,眼睛里面全是对黄素充满信心。

黄素治病的事迹传开后。

在草原市的百姓里,黄素已经成为了包治百病的神医。

也让百姓对疾病不再惧怕,这就是一位名医对城市的影响。

高成良对阳痿属于陈疾,黄素继续问道:“阳痿不举之前,你有没有遗精早泄、举而不坚的情况?”

“有!我房事时间一直都不是很长,每次也就在五分钟左右。”

自己病情已经说出来,高成良也仿佛放下所有的矜持包袱,继续说道:“因为时间短、不够硬的原因,我也找其他中医看过,当时您还没有来市医院工作,他们给我开来鹿龟丸、右归丸、五子衍宗丸,每次都是吃了就有效果,只要不吃,过了一阵就没有效果了。”

李燕坐在对面仔仔细细地将高成良叙述的症状记录下来。

“伸出舌头,我看一下舌苔。”

高成良伸出舌头,舌体胖大、舌质淡白,舌苔白薄。

等李燕也检查过舌像后,黄素点点头:“伸出手,我诊下脉。”

李燕也放下手里的中性笔说道:“把另一只手给我!”

黄素三指搭在高成良的脉搏处,感觉到病人手腕冰凉,伸手握住对方的手,右手冰凉湿润。

黄素、李燕诊过病人双手脉搏之后,再次问道:“手脚冰凉不,下肢有没有无力发软的情况、有没有腰腹冰冷的情况。”

高成良回答:“黄主任,您说的这些情况我都有,而且我特别怕冷。”

李燕再次将高成良的症状一一记录下来。

从师傅和患者的问答,李燕初步判断患者是肾阳虚。

黄素好似看透李燕的心中所想,说道:“病人的舌像、脉象你都看过了,说说患者的病证。”

李燕拿起病历本,仔细将自己记录下来的患者症状看了一遍,在脑子里整理了一下话术。

“病人脉象沉迟,两尺尤甚,舌质淡白、舌苔白薄、手脚冰凉、下肢萎软、腰腹冰凉,是肾阳虚的病证,应当以补肾壮阳之法治疗。”

黄素没有对李燕的辩证做评价,而是反问道:“既然以补肾壮阳之法治疗,可为什么患者服用鹿龟丸、右归丸这类温阳补肾的药,服则有效,不服则无效呢?”

黄素提出的问题,瞬间让李燕陷入了沉思。

看着李燕皱眉沉思不说话,黄素提醒道:“你再重新诊一下病人两天的脉象。”

听了黄素的话,李燕再次拿过高成良的手,三指按在对方的寸关尺三部。

黄素看见李燕食指、无名指虚按、中指实按的诊脉手势,非常满意地暗自点头。

有灵性的人,只要稍微点拨一下,就能心领神会,甚至举一反三。没有性灵的人,你就是耳提面命一百遍,他也是一直处于懵逼的状态。

这就是中医,一个极具天赋的职业。

为什么中医经常会出现,虽然祖辈父辈虽然是名医,但他们的孩子,却没有继承他们的衣钵,甚至他们的后代,只能学了一点皮毛,靠着祖辈父辈的声望行坑蒙拐骗之事。

在中医的世界里,没有天赋就是没有天赋。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李燕的眉毛皱得更紧了。

李燕纵然天赋极高,但是也是一个初学中医的菜鸟,一些相近的脉象,经常会出现分辨不清楚的情况。

非常了解李燕弱点黄素,这时也出言提醒道:“心态保持冷静,呼吸调整均匀,让病人脉搏和自己的呼吸同步。”

脉诊中迟和缓、数和疾、沉和弱都是新手中医很难分辨出来的脉象。

尤其是迟和缓、数和疾这种依靠脉搏跳动频率判断的脉象。

新人医生往往在诊脉时候顾此失彼的情况,注意到自己的呼吸节奏,就会忽视病人脉搏的跳动频率,或者是注意到了病人脉搏的频率,却又无法和自己的呼吸同步的情况。

相对数和疾,一息五次和一息八次的明显区别,迟和缓更难分辨出来,一息不足四次为迟、一息四次为缓。

在中医新手里面,可以说是迟脉好辨,缓脉却难分。

更何况是难度更大的沉迟和缓弱的脉象。

黄素见李燕依旧没有诊断出两关的脉象,提醒地向高成良问道:“你有没有胃口差,吃饭后胃胀的情况。”

高成良点点头说道:“黄主任您真的是神了,就连我胃口不好的情况都知道,我这两年吃饭就不多,这半年更是严重,吃点饭就胃胀,我就更不想吃饭了。”

听了高成良对病情的叙述,李燕的眉毛也舒展开来,再次诊脉。

知道了病证,在反推脉象就容易多了。

两手诊后,李燕说道:“患者两尺沉迟、两关缓弱,是肾阳不足、肝脾虚弱、三脏俱衰的病证。”

见到黄素对李燕回答也表示同意,高成良疑惑地问道:“黄主任,您对感觉是我的阳痿不举和肝肾脾都有关系了,不是说阳痿是肾的原因,怎么还跟肝脾扯上关系了。”

“在中医里,肾只是导致阳痿原因之一,比如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肝胆湿热都是可以引起阳痿的。黄素继续解释道:“这也是为什么你服用鹿龟丸、右归丸、五子衍宗丸等温肾壮阳之品,时有效、时无效,久则无效等原因了。”

“肾阳不足、肝脾衰弱,却执‘补肾阳、兴阳事’一法,以偏求全,终不能根治,用药则有效,不用则无效,久用也无效。要想根治你都阳痿不举,就要肝、脾、肾三脏联补。”

“李燕记方!”

听见黄素都的话,李燕瞬间拿起笔严阵以待。

“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巴戟肉15克、补骨脂6克,锁阳6克、肉苁蓉6克、党参15克、茯苓9克、鹿角胶6克、全当归9克、山萸肉6克、枸杞9克、芡实9g、龙骨12g、莲须5g、菟丝子10g。”

李燕一边记录黄素的方子,一边在大脑里快速思索着每味中药的功效。

当将方子写完以后,李燕已经知道这是一个三脏并补、重补肾阳的方子,最后再以芡实、龙骨、莲须固精以治遗精早泄。

李燕将自己写好的病历和处方单都递给黄素检查。

黄素看过病历和处方单,在处方单上签上自己的名字,递给高成良叮嘱到:“这服药,回去先喝十剂,在过来复诊,服药请见如何出现举起的情况,也要禁止行事。”

高成良小心翼翼地接过方子扫了一眼,如获至宝地小心翼翼地保管好,起身想黄素鞠躬感谢。

“黄主任,谢谢您!”

这可是高成良重新拾起男人尊严对方子,在如何小心多不足为过。

等高成良走后,李燕不解地提问到:“师父,为什么病人脾胃虚弱在舌像上我并没有看见,他有齿痕舌呢。”

“你首先应该知道齿痕舌是怎么形成的,齿痕舌是因为脾虚导致身体变得肥大,让牙齿已经装不下舌头,舌头在上牙的咬合下,在舌头周边形成了齿痕。”

黄素稍微停顿让李燕消化一下。

见李燕稍微沉思就明白这里的道理后。

黄素继续讲道:“所以病人出现齿痕舌的时候,只能说明病人脾虚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出现齿痕舌常常说明病人脾虚运化失常非常严重,出现脾虚湿盛的情况,体内的水液代谢出现了异常。”

黄素看了看李燕,稍微停顿继续讲到:“所以判断一位病人是否脾虚,首先看的是舌体是否肥大,你看患者的舌像就是,舌体胖大、舌质淡白,舌苔白薄。”

对于中医新手脉诊不熟练的人,如何锻炼自己的脉诊的能力,可以根据舌诊辩证的证候,反推脉象,熟悉各种脉象,增加诊脉的熟练度。

这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有人会说那我舌诊也不熟练该怎么办呢。

只能劝你转行不要学医中医了,因为你是真的没有天赋。

因为四诊合参中,舌诊是最具象化、最容易学的诊断方式,也是判断病证准确的方式。

中医四诊合参一向是症状不准看脉象,脉象不准看舌象。

李燕稍做深思,点点头道:“师父,我明白了!”

一旁的牛婕大眼瞪小眼看着师徒二人,听着他们对话就如同听天书一样。

舌头竟然还能反映出五脏的变化,舌苔的变化不是和细菌和饮食有关吗,舌头的形状不是天生的吗!

现在的牛婕完全是一种懵逼的状态。

黄素见皱眉思考李燕,劝解道:“好了,你现在刚刚接触舌诊,对于舌象的分析不透彻这是正常的,我会在结合临床给你好好讲的,你不要想那么多了,高成良的病证,大多数中医都会按照补肾壮阳去治疗。”

就中医大学教出来的三指齐下法,也就只能诊断出一个大致脉象,就这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来。

想让他们诊断出寸关尺每部的具体脉象,那是明摆着难为他们呢。

这也是为什么二十年看老中医诊脉,感觉如同在自己的手腕上弹琴,现在就是诊脉都是三指齐用力的原因。

见李燕眉毛舒展开,黄素说道“去叫下一位病人吧!”

李燕点了点头,起身走出诊室,去叫下一位病人。

接下来的一上午的病人,都是李燕说出她的辩证结果,黄素在指出李燕辩证的错误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一上午的时间里,门诊一共接诊了二十三名病人,李燕真正全部辩证对的只有三名病人。

看了看墙上对挂钟,已经到中午休息得时间了。

黄素如同霜打茄子一般的李燕,夸赞道:“刚刚学中医不到一年,就能正确辨证出病人的病证,你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黄素可不想第一天就把自己徒弟的自信给打击掉。

听了黄素的夸赞,李燕果然瞬间精神了许多,看向黄素问道:“师父,你说的是真的吗?”

黄素点点头说道:“师父什么时候骗过你,你可以去问问那日松、何慧五年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是什么水平,他们可是五年大学学习后,又在医院科室学习两年,现在才能勉强达到坐诊的标准。”

听了黄素这么一解释,李燕一上午皱的如同包子的小脸,终于舒展开来了。

李燕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那日松、何慧刚刚来医院时的情况,可是连诊脉都不会的。

其实,黄素在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改变了那日松、何慧的命运。

如果没有黄素,那日松、何慧或许也会变成那种只会开化验单开中药的所谓“中医”。

或者,那日松、何慧在经历多次治疗病人失败后,对自己所学对中医产生怀疑后。

在巴音局长对运作下,两人放弃了医生身份。

进入卫生局,成为了一名医疗体系里的政府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