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可有婆家的照顾跟帮助,她也算是黎家日子过得最顺畅的一个。
紧接着,黎秋月的二哥也毕业了。
做为男人,相比起姐姐,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少优势。
于是干脆早早的报名下了乡,直接去投奔大姐了。
现如今他还是万千下乡知青中的普通人一个。
可因为有大姐在,他也算是安定了下来。
并且听说已经跟同是知青的对象计划好了未来,看样子基本也都会留在村里了。
接下来,就是黎秋月的三姐的。
相比起前面的两个哥哥姐姐,她更心高气傲。
既不像大姐一样踏实努力,也不像二哥一样有自知之明。
甚至因为她的长相是全家最好,嘴也是全家最甜。
都没有经过父母的同意,哥姐的支持,就选择了她自认为最好的下乡地点。
刚开始时,她还因为下乡不适应,时不时的写信回来哭诉。
黎爸爸黎妈妈也是真的疼她。
再加上黎家三个子女下乡后,黎妈妈的精打细算却没有因为儿女下乡后收敛。
那两年,黎家总算是过上了有结余的日子。
于是,每一次黎家老三写信回来,还是能够多少得点支援。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对这个支援不满,还是发生了其它事情。
至今,她已经越来越少写信回家了。
这不只是让黎爸爸黎妈妈伤心,也是让他们慢慢的反应过来。
至今,四个孩子已经有三个孩子下乡了。
要是再不想点办法,可能夫妻俩身边以后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于是,夫妻俩想尽了办法,也只能用结婚这样的方式,把黎秋月留在身边。
为此,夫妻俩早早的就给黎秋月灌输了毕业后结婚不下乡的想法。姜采萱并不能评价这是错是对。
经历过信息格外发达的社会,姜采萱早就对自身有了极其清晰的认识。
要按照她的想法,这个时代下乡的知青们,真正能够对农村建设有帮助的,恐怕不及万一。
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能挣扎着在农村生活下去就不错了。
而在这其中,真正能够过好自己日子的,估计不足三分之一吧!
当然完全过不好自己日子的,估计也不足三分之一。
姜采萱对自己有自知之明,对好友自然不会盲目自信。
所以面对黎秋月相亲的事情,她从来都没有劝过一句。
但现在……
“后来呢?你回去后有没有告诉你父母?你,不会真的打算按照他的话,来相处看看吧?”谭敏丽拧着眉,沉声问着。
姜采萱被打断了思绪,也抬头看向好友。
黎秋月紧紧的咬着下唇,眼看就快要破皮流血了,她才道:“我,告诉了爸妈。”
“他们说,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
一时之间,姜采萱跟谭敏丽两人也都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反应了。
过了好一会儿,两人才试探的问着:“那,你不会真的要……”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黎秋月痛苦捂着脑袋直摇头。
姜采萱两人一时间也毫无办法。
这天晚上,谭敏丽吃饭都有些提不起精神。
谭妈妈看着她吃饭都在数米粒的样子,眉头一拧就要教训起来。
也不看看,现在谁家的粮食有多的?
这孩子竟然还一副食之无味?
难得在家的谭爸爸赶紧拉了拉妻子,他温和的问着:“小丽啊!今天在学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