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拓跋烈的愤怒
期间还派人快马加鞭,把平叛的详细结果送到京城,顺便为众将请功。
杜清婉则是留在雁门郡城,准备亲自处理战后事宜。
她先是让傲无双和赵明武,分别带领并州军和冀州军,前往云中郡驻扎。
然后配合并州雄关的镇北军,抵抗北原国南下。
镇北王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各方势力耳中。
他们纷纷感叹,镇北王府可惜了。
“要是让第一代的镇北王知道,他们世代镇守的云中郡。”
“竟然会毁在不孝子孙手中,不知会做何感想?”
“是啊,能够在当时接下镇守北疆的重任,忠心方面无可挑剔。”
“可惜一代不如一代,在北方待久了,竟然会产生不该有的心思。”
“最终导致镇北王府的名声,彻底毁在这一代的镇北王手中。”
“谁说不是呢,就连东北王和西北王都差不多,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如果让北部三王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竟然会毁掉祖上的名声,不知会作何感想。
不过他们敢这么干,显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甚至连退路都找好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东北王那边还没准备好,就被苏镇霄提前拿下了。
这也导致了镇北王和西北王准备不足,最终只能仓促起事。
……
并州雄关外,北原国大军驻扎地。
拓跋烈收到镇北王战败的消息,心中的气愤可想而知。
“真是个废物,竟然连两个后起之秀都对付不了,其中一个还是女的。”
“好在我们也没指望他,接下来不过是改变作战计划而已。”
“就是可惜了,又没有机会攻破并州门户,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来。”
这让他相当不甘,不过又拿并州雄关没办法,只能干生气。
压下心中怒意,拓跋烈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自从上次受伤后,他就没有再大规模进攻过并州雄关了。
如今这个计划已经废弃,也就不用在这边继续消耗人力。
于是不再派兵出营,准备整顿一番,过几天后就转移阵地。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他都准备走了,东星国竟然不再龟缩于并州雄关中。
某天夜晚,在所有人都熟睡时,三支大军悄无声息离开并州雄关。
然后从左右两边绕了一大段路,分别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夜袭北原国大营。
面对三个方向的骑兵踏营,并焚烧沿路营帐。
以及步兵的层层推进,绞杀那些从营帐中跑出来的士兵。
北原国大军直接被打懵了,一时间组织不起有效抵抗,导致节节败退。
从睡梦中被吵醒的拓跋烈,好不容易了解情况,差点被气死。
“又来!?怎么和苏镇霄一个德性,东星国的将领就这么喜欢夜袭吗?”
按理说吃一堑长一智,吃过一次亏的拓跋烈,怎么可能不防着夜袭。
可惜他们主要防的是南面,其他三个方向只是顺带。如果只有一个方向被攻击还好,另外三个方向很容易反应过来支援。
不过三个方向同时被夜袭,那就有点让他们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就算想要派兵支援,也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开始比较好,只能就近选择了。
因此行动起来没有统一方向,导致被各个击破。
直到拓跋烈的命令传达各处,才开始组织起有效抵抗。
不过这时的大营已经毁了一半,只剩另一半还完好。
加上被三支大军围杀,实在看不出有什么获胜可能。
拓跋烈无奈下只能边战边退,从南边撤出大营。
“该死的,别让本帅知道是谁,否则必杀你们!”
对于并州雄关中的镇北军,他还是比较了解的。
守关将领只适合防守,不适合进攻,因此不可能提出夜袭他们的主意。
而且现在围攻他们的军队,数量明显多于并州雄关中的镇北军。
“如果不是苏镇霄留下的将领,那就只能是……”
心中闪过一丝猜测,拓跋烈脸色一沉。
“看来应该就是他们了,联合剿灭镇北王的那两个小家伙!”
如果真是他们,那此地不宜久留。
毕竟对付镇北王时,战场上可是出现了三位大宗师。
再加上并州雄关中的那一位,凭他一人怎么可能对付得了。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夜无锋直接带领冀州军骑兵,从东边一路朝着正在指挥撤退的拓跋烈而去。
从北边进攻的镇北军见状,也在皇室供奉的带领下,派出骑兵冲击北原国大军。
西边的并州军同样如此,赵明武直接从大公主那边,把叶崇山借过来用用。
在他的带领下,并州骑兵同样开始冲阵杀敌。
面对三位大宗师来袭,拓跋烈的脸色直接绿了。
“简直欺人太甚,两个不够来三个,这是当本帅好欺负不成?”
“区区大宗师,我们北原国又不是只有本帅一个。”
“今天就让你们看看,本帅也不是好欺负的。”
说完就带领骑兵迎上,一副想要独斗三位大宗师的样子。
不过他显然不可能那么蠢,因此身边还跟着另一位大宗师。
这是他受伤后,国内支援他的帮手。
于是五位大宗师很快就相遇,然后开始混战起来。
跟随而来的骑兵不敢靠近,只能在周边各自厮杀。
看着陷入混战中的拓跋烈,不管是赵明武还是傲无双,都没有放过这个好机会。
直接指挥各自的军队,开始绞杀东西两面的北原国大军。
拓跋烈不愧是战场悍将,哪怕只有一个帮手,也挡住了三位大宗师的猛攻。
在他的阻拦下,北原国的其他将领,才有时间指挥大军且战且退。
等到大军从南边撤离,拓跋烈才带着另一位大宗师边打边退。
直到和重整旗鼓的大军会合,才算摆脱了另外三位大宗师的追杀。
发现北原国大军已经缓过气来,东星国的三支大军会合后,就不再继续进攻。
因此双方直接在大营外对峙,一副随时有可能再次爆发大战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