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迫于局面妥协,李峰执掌第六机械化军

“从军事角度而言,我们留在哈国的驻军并不少,可要是主动发起对第八战区的进攻,还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多的作战物资。”

“按照日军师团的战斗力评估来看,李峰手下任何一个坦克师,都可以媲美日军一个师团。”

“再加上骑兵师、治安师的兵力,初步估算要与4-5个日军师团作战?”

阿朱司令就事论事,也基本上实话实说。

如果让他带队去解救诺维科夫两人,至少需要一个军的兵力。

考虑到要深入113公里作战,还得加一个军作为预备兵力,用来防备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摆在大林子面前的难题不仅仅是兵力调动。

而是时间问题。

两个坦克师携带的物资撑不住两天了。

坦克没油可以停在那,士兵没饭吃,可就要活活冻死了。

大林子打了个哆嗦,4-5个日军师团的战斗力?

诺门坎也不过是打了23师团,协调的物资堪称海量。

如果在西域那嘎达,也打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至少需要同等规模的作战物资,同等规模的兵力部署。

十万兵力是比较保守的说法。

大林子猛吸一口香烟,烟灰落在桌面上:“你的意思是,他在等我们主动让步?”

“我与李峰打过交道,此人的军事素养非常强,其手下的兵力不容小觑。”

阿朱司令翻出张照片,上面是两人在诺门罕的留念记录。

“硬碰硬的代价必然是苏维的钢铁洪流能碾碎第八战区的西域集团军,但若真到那一步,他至少能让我们付出十个师的代价。”

“李峰是聪明人,知道与苏维帝国为敌不是明智之举。”

大林子的手指在“指挥权归属”几个字上反复摩挲。

“告诉李峰,指挥权可以挂在第八战区,但苏维帝国必须保留最终任免权。”

阿朱司令把修改后的条款推过去,忽然觉得眼前的烟雾里,仿佛能看到李峰那张胜券在握的脸。

这个年轻人要的不是一场胜利,而是苏维帝国迫于局面的妥协,有了一次妥协,就有无数次妥协,他就可以死死咬住苏维帝国的工业动脉。

高层的互动是很快的,由苏维帝国国防部颁发新的任命通知。

聘请友国第八战区司令李峰长官,兼任哈国第六机械化军的指挥员一职,享有中将权限。

这里得多解释一句,苏维帝国的坦克师不是只有1500人左右。

而是动员之前,有大量的架子师,并未补足番号内的兵员。

以第四、第七坦克师为例,满编应该是1.1万人左右,需要搭配炮兵团、侦察营、通信营、工兵营、防空营等,还需搭配摩托化步兵团。

核心主力是2个坦克团,每团4个营,理论装备375辆坦克。

这样编制跑下来,满编的情况下差不多是1.15万人。

非战时,两个架子师的主力是就只有坦克团了,装备的坦克也没那么多,只有一百多辆。

按照最新的编制来看,第六机械化军应该是2个坦克师+1个摩步师,正规编制是3.6万人左右。

李峰借助苏维帝国的妥协,算是将职务挂在了对方国防部之下。电文通过加密渠道直达第八战区司令部。

周卫国捧着电文反复翻看,忽然笑出声:“李长官,这哪是任命,分明是给您安排了一份新的职务,送给你一个机械化军啊。”

李峰看了“第六机械化军”几个字,呵呵一笑。

算是满意这次的任命,让他有了足够的角色,能够加入到苏维帝国的战车上来。

不管是扒车而行,还是真正上车,对他而言都没什么区别。

李峰要的从来不是虚职,是借着这层身份,把苏维的编制体系变成自己的养料。

有了大林子的背书,作战物资、生活物资得以运输过来。

但李峰是什么人,已经非常的擅长玩弄权术了。

作战物资必须抓在手中,生活物资可以给士兵分配下去,解决温饱问题。

“通知诺维科夫和库兹涅佐夫,”李峰把任命书拍在桌上,“让他们把两个坦克师的花名册、装备清单、后勤账簿,三天内送到我这里。”

他看向周卫国单独吩咐:“作战物资必须单独建库,由咱们的人看守,钥匙只能在我这里领。生活物资嘛,按人头分配,让士兵们先吃饱穿暖——但得让他们知道,这口吃的是谁给的。”

运输队再次开进阿勒泰河谷时,气氛变了。

李峰的坦克师可以肆无忌惮的开到两位上校的指挥部门口来。

张大威从装甲车上走下来。

身上的军大衣格外立整。

诺维科夫、库兹涅佐夫两位上校不得不捏着鼻子敬礼。

虽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传给他们的命令是一切听从第八战区安排,第六机械军的指挥员变更为李峰。

苏维帝国两位上校攥紧了拳头,却终究没敢违抗。

他们现在是砧板上的鱼肉,反抗是死,不反抗还能活。

再说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长官下了命令,不得不执行。

张大威回了个礼,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喙的权威:“两位上校,李长官有令,让你们即刻清点部队物资,所有作战装备登记造册,交由第八战区统一调配。”

诺维科夫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是。”

运输队的卡车缓缓驶过,车上装载的作战物资和生活物资清晰可见。只是这一次,这些物资的分配权,已经牢牢掌握在了第八战区手中。

作战物资直接进了专门看护的仓库,而生活物资率先分出一部分,只有两三天的份额。

周卫国的命令是按天供应物资。

免得这群人吃饱了,再闹出事情来。

有关于坦克师的装备清单迅速汇总到司令部,李峰露出了点口水。

诺维科夫、库兹涅佐夫这俩小子手上攥着200多辆坦克,t-26占了大部分,有一百多辆,剩下的t-34跟Bt-7均分,各有四五十辆。

t-26就不用多提了,比鬼子的95式坦克强一些,算是苏维帝国第一个全面列装的坦克。

可靠性还算不错,易于维护,除了这点优点外,聊胜于无吧。

Bt-7算是李峰看得上的轻型坦克,也是t-34坦克的前身,机动性优秀,符合轻型坦克的定位。

与第八战区手上的38t坦克的效果差不多,可以拉过来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