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拜府
活了这么多年,这还是擎云第二次与女子动手,却发现此女所使的剑法要比当年朱九公子高明多了。
从头到脚被黑色包裹,唯有一双手露在外边,可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此女手中的那柄宝剑。
这是怎么的一柄宝剑啊?
剑身修长、形制古朴,通身如水般清澈,却又透着凛冽寒意,如深山寒潭之水。
剑刃锋利无比,轻轻一挥,周遭的空气似被割裂,发出微微的呼啸,近柄处,纹有七颗星闪烁微光,仿若蕴藏着神秘的力量?
使剑的虽然是一个女子,可剑法却偏偏大开大合,兼具一往无前的气势和精妙绝伦的变化。
出剑迅猛刚劲,擎云不免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对方每每挥动一剑都携带着凌厉剑气,如寒霜降世般凛冽,意欲划破苍穹。
“你所使的是什么剑法?——”
对于剑法,擎云自然不算陌生,无论在泰山还是在武当,擎云都浏览过不少剑谱。
可是,却始终没找到哪一种剑法,能如眼前此女所使这般,于是他忍不住问道。
“咯咯咯,怎么,大名鼎鼎的云道长也想着偷师不成?小女子今夜拼尽全力挡你一挡,也只是为了赚取一点点辛苦钱而已。”
已经交手了三十多个回合,二人暂时是不胜不败之局。
坦率来讲,擎云对此女的功夫很是钦佩,这可是妥妥的一流境界啊!
可是,在整个“笑傲世界”里,有出现过如此厉害的女子吗?
只见对方身姿矫健,身形随着剑招灵动变幻,或疾刺、或横斩、或竖劈,剑式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同本姑娘比斗云道长还敢分心吗?接这一招‘剑锁江山’试试——”
感觉到擎云有些神游物外,对面那名纱帽女子手中的宝剑突然一紧,猛然向前一纵,已然来到擎云身前四尺处。
“看剑——”
近身强攻,瞬间爆发出强大的攻击力,对方竟然想着以宝剑之利硬挫擎云?
“呵呵,一招剑法而已,居然取这样的名字,就不怕传到官家的耳中招来无妄之灾吗?”
擎云也看出此女手中宝剑的不俗,就没敢拿“斩风”去硬接。
这已经是擎云第二次碰到这样的情况了,第一次还是那位黄公公手中的“秋风落叶扫”,如今又碰到此女手中的宝剑。
原本擎云还对自己的“斩风”很是满意,好歹也是百炼以上的利器,称不得神兵总也能叫一声宝剑。
可是,对比起黄公公的“秋风落叶扫”,或者面前此女的宝剑,他的“斩风”可不是逊色一点半点啊。
“哼,要你管,再接这招‘心剑交融’试试——”
抱有极大幻想的一招,居然被擎云轻而易举地化解了,纱帽女子不免有些气恼,却也对擎云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
没等招式用老,纱帽女子又将宝剑撤回,整个人周身气场陡然变强,呈现出一股诡异的气势。
“姑娘,你与贫道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单单就为了那三百套军备,你就要将自身都搭进去吗?”
二人距离有五六尺远,擎云却感觉到一股压力扑面而来,此女居然在以自身内力御剑?
“心剑交融”,换句话说,那是施剑者将自身内力灌于手中剑,整个剑身内外都被真气注满。
此剑一出自然是威力无穷,已经超出了宝剑自身的概念,而是一种另类的“气剑”,况且内心还包裹着一柄削铁如泥的真宝剑呢。
“哼,要打过了才知道,本姑娘才不相信你真能那么厉害呢。”
自己二十岁出头就能在剑术上突破一流境界,即便内力修行上还差了不少,却已经能够在整个家族历史挂上号了。
这该是多大的骄傲啊,也正是凭借着这一点,此女才能以双十年华就执掌了偌大的一个家族。
可是,自己向来依仗的绝招今夜却屡屡在擎云的剑下失利,让她骄傲了这么多年的心有些破防了。
“当当当——”
“心剑交融”还是施展了出来,威势的确非同凡响,只是擎云暗中运足了“纯阳无极功”才敢硬接了这一剑。
宝剑品质不够,只好内力来凑。
两柄剑相交在一起,清脆的撞击声钻入人的耳朵,更像是钻进了擎云的心里。
待得将对方逼退之后,擎云忍不住将“斩风”横在眼前。
果然,原本光洁无比的“斩风”剑身之上,赫然留下了数点剑痕,或长或短、或大或小,看得擎云直心疼。
“姑娘这剑法不错,剑......更好——”
这是擎云心里真实的评价,即便说出来有些酸溜溜的。
“剑法乃家传‘霜岭剑术’,此剑名叫‘七星’,若非仗着宝剑之利,本姑娘不是云道长的对手。”
两人宝剑相交,均没有讨得便宜,擎云付出的代价乃是“斩风”受损,可纱帽女子的内腑却已经被“七星剑”上传来的反震之力震伤。
“‘霜岭剑术’,似乎在哪里听说过?......难道,你竟然是......那个家族的人?”
“七星剑”,固然是一柄宝剑的名字,擎云却没有太多大惊小怪的,只因叫“七星剑”的太多矣。
可是,“霜岭剑术”对他的冲击却更大。
不是因为擎云在泰山或者武当的典籍中见到过此剑法的名称,而恰恰是因为他没见到过,却又对此剑法“熟悉”才让他惊呆了双眼。
“你......你怎么会知道?不可能啊?”
这一次,轮到对面的纱帽女子震惊了,如同她之前揭露了楚知府的身份时一样。
......
“锦衣卫陆炳前来拜府——”
正当成高道长和三木先生打的火热,而擎云和纱帽女子双双震惊之时,府衙大门外传来一道高亢的喝声。
锦衣卫,陆炳?
这道喝声从南而来,向着整个府衙蔓延,虽然有人在打斗,甚至还有数百人在站脚助威,却依然能够清清楚楚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可是,听到这个名字的人,脸上的表情却相差很大。
首先就是此间的主人,泉州知府楚天雄。
泉州城距离福州城有些距离,可怎么也不能算是太远,陆炳执掌福州锦衣卫千户所一年有余,这两人作为邻居也碰过几次面。
结果有些遗憾,每一次都闹得不欢而散。归根到底,楚天雄算是东厂厂公的人,而陆炳的心中只有当今圣上。
千里为官只为财,喜好黄白之物陆炳或许还能够容忍,可是,若是有人在地方上结党营私,可就触及了陆炳的底线。
二人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在去年年末之时,陆炳追查一宗案子涉及到了泉州府某一位军中将领,不想就在陆炳派人前去缉拿之时,那名将领居然不翼而飞了?
根据事先得到的线索,这名军中将领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人物,只要能够抓住此人,必然有机会将他背后的指使给揪出来!
陆炳得到的禀告是,那名将领就藏在楚天雄的府衙之内,可是整座府衙有三百余精锐守护着,一般人还真就不太容易进去。
于是乎,刚正不阿的陆炳亲自来了。
好一番交涉之后,陆炳见到了楚正雄,最后也见到了他要缉拿的那名将领,只可惜见到的却是一具刚刚咽气的尸体。
死无对证,多么无奈的结局啊!
时隔半年之后,陆炳再次造访泉州州府衙门,却又是在这样的情景之下,让楚天雄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第二位是擎云了。
放眼整个闽地官府的力量,“镇海卫”的刘正风无疑是最值得信任的,可惜他在军中的根基尚浅,又是客军前来泉州抗倭,就算是刘正风来到了面前,也未必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可这位陆炳则不然。
擎云虽然同陆炳只有一面之缘,在很多方面却有惺惺相惜之感,再加上朱九公子那层关系,但凡重大的事情,擎云更喜欢找陆炳帮忙。
如此下来,这几个月的时间,面是只见过一次,可两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就已经有十几次了。
在眼前这般不利的情况下,陆炳的突然到来,无疑给了擎云一针强心剂。
要知道,那位三木先生刀法不俗,对面这个纱帽女子也是一个强手,更别说还有尚未出手的黄公公呢。
要是再加上围观的数百名府衙护卫,擎云二人要想脱身终非易事啊。
就算能够全身而退又如何?
擎云的身份已经被识破,若是这位楚知府来一个公事公办,擎云也许不会害怕,可终究会给泰山派带来无妄之灾啊。
这一切一切的顾虑,随着陆炳在府衙门外的一声高喝,在擎云的心中云消雾散了。
第三位,自然就轮到一直站在廊檐之下看热闹的黄公公了。
“哎呦,原来竟然是锦衣卫陆千户到了!来人啊,速速将中门打开,迎接陆千户入内——”
还没等楚天雄这个坐地户发话呢,一旁的黄公公直接来了个越俎代庖,他那般独特的嗓音喊出去,音效甚至盖过了之前陆炳那声高喝。
“不想黄公公也在此做客?你等若是忙着没功夫,陆某自行进来就是了。来人,拆门——”
这下可好,这两人还没见面呢,陆炳直接就跟黄公公对上了话。
他不知道黄公公也在府衙吗?
当然知道了,要不然也不会那般替擎云担心啊。
说一声“拆门”还真就是拆门了,泉州锦衣卫的那位魏大勇百户,心中那团火已经憋的太久了,今日终于有了释放的机会。
“陆千户,您远道而来,这些粗活就交给卑职们吧——”
陆炳“拆门”的命令刚下,魏大勇就站了出来。
魏大勇可不是自己一人来的,他身后还跟着百十号弟兄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跟魏大勇走的近的,就没有一个看知府衙门顺眼的。
今夜有那么好的机会,谁不想抢着过过手瘾啊?
君不见,铁锤、锄头、镐把......那几个小子从哪里推了一辆“冲城车”来?
“咚——”
“咚——”
“咚——”
震耳欲聋的撞击声此起彼伏。
手中没有合适家伙什的,直接抽出腰间佩戴的“绣春刀”,也不管它在这种场合下好不好使,反正先砍几刀再说。
“你们......你们欺人太甚!黄公公,锦衣卫如此丧心病狂,您就不阻止他们吗?”
听到大门被撞击的声音,楚天雄终于清醒了过来,可却没敢派人过去抵挡,反而向一旁的黄公公求助道。
“咳咳......这个,楚知府啊,你可能有所不知,若是外边来的是寻常锦衣卫,咱家或许卖卖面子还真就喝退了他们,可是......”
“可是外边来的是陆炳啊!那小子向来就是一个愣头青,方才咱家已经吩咐开门迎接了,问题是你府上的人都不听咱家的调遣啊。”
看到楚知府那喷火的眼神,黄公公也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甚至双肩还微微一耸,爱莫能助之情不言而喻。
“咚——”
“咚——”
“轰——”
说话这功夫,府衙的大门轰然倒地,两百余锦衣卫一左一右分为两队,分别在耿三和魏大勇的带领下,就杀进了知府衙门。
“本官有陛下手谕,奉旨当差,胆敢有抗命之人,无论官职大小,均可先行扣押——”
好家伙,耿三和魏大勇率领两百名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冲击在前,陆炳却慢条斯理地踱着方步,不知何时右手中多出一卷圣旨来,被其高高举过了头顶。
......
“下官楚铭见过陆千户——”
陆炳这一带人进来,直接就将府衙的护卫向后压缩,甚至一大半的人都被挤出了当前的院子。
没办法,面对硬气的锦衣卫,他们这些府衙的护卫又能怎么办?没看到就连自家的知府大人都在见礼吗?
要知道,有明一代,锦衣卫的千户只是正五品的官,可一府的知府大人那可是正四品啊。
都说官大一品压死人,可这位泉州知府真见到陆炳的面,居然不自觉地自称“下官”。
“哈哈,陆老弟,咱家原本还想着到你的福州城去坐坐呢,却听说你四处抗倭去了,没想到竟然在这泉州城碰面了!”
京城年轻一辈里,十数年前就流传过一句话:宁遇陆郎,莫遇老黄;陆郎铁面,老黄无常。
没想到齐名京师多年的两人,今夜却在此情、此景之下异地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