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我有证据
夏禹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够了。
林沫清那瞬间崩溃般的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她绝非麻木,更非沉沦,她的心始终在家人身上,只是被沉重的枷锁死死禁锢着。
这步险棋,算是成功了。至少能够推进下一步行动,谢云峰知道了..心里应该会好受些。
夏禹的目光转向身旁一直安静观察、扮演着专业财务人员的王姐。
“王姐,账目上有什么发现吗”?夏禹的语气恢复了公事公办的意味。
“没有”,王姐摇摇头,语气有些感慨,“做得非常工整,账面清晰,流程规范,完全符合要求”。
她顿了顿,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门口方向,声音压低了几分,“李队交代了,一切如常,优先配合你们行动”。
夏禹沉吟片刻。账面干净是意料之中,兴隆不会在这种地方留下把柄。
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短暂的“学习”时间,与刚刚被撕开一道口子的林沫清建立更深入的连接?
他心中已有雏形,但需要机会。
“小夏,账面没问题,但底下怎么推进...”
“简单,王姐,咱们要给对面留下自以为肤浅的表象...”
正低声交流间,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林沫清重新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木材厂陪同人员。
“不好意思,耽误大家时间了”。林沫清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稳。她的脸色依旧苍白,发髻也重新梳理。
只是,她那看似平静的目光,却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频频落在夏禹身上,带着一种极力压抑的探寻和无法言说的急切。
夏禹迎着她的目光,神色如常。
林沫清走到自已座位前,却没有立刻坐下。
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摸了摸自已工装的衣兜,随即转向夏禹,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窘迫:
“夏先生,请问有纸巾吗?我的...落在卫生间了,真是不好意思”。
她的动作很自然,但夏禹目光却在她摸向衣兜的瞬间,捕捉到了那被布料顶起的一小块硬物轮廓——那不是纸巾的形状。
更关键的是,在她侧身时,夏禹清晰地看到,她工装侧兜里,赫然露出一小截深蓝色的塑料笔帽。
“自然有”。夏禹立刻应道,语气温和,同时状似不经意地转头看向王姐,“王姐,您看了一下午资料也累了吧?要不也休息一下,喝口水,顺带去洗手间整理一下”?
王姐何等机敏,方才林沫清失态离场又返回,以及此刻这明显带着目的性的“求助”,她全都看在眼里。
作为李成身边的得力干将,察言观色和临场应变早已融入本能。
“哎哟,早就想说了”!王姐立刻站起身,非常自然地揉了揉脖子,“而且坐了这么久,腰都僵了。我也去活动活动,顺便喝口水。林会计,你慢慢弄,不急”。
王姐拿起水杯,动作自然流畅地走出了办公室,仿佛真的只是去接水活动筋骨。门在她身后轻轻合上。
办公室内的空气似乎随着王姐的离开而微妙地松弛起来。夏禹立刻接上话茬,不再谈论任何敏感话题,转而和唐秋、林沫清,还有一旁的工作人员聊起了看似无关紧要的闲话。
天气、镇上生活、甚至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行业趣闻。
他的语气轻松随意,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仿佛刚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唐秋也配合着,偶尔插一两句。
林沫清则低着头,看似在整理桌上的纸张,但紧绷的肩膀线条却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整个房间弥漫着一种刻意营造的、甚至有些虚假的轻松愉快。
几分钟后,门再次被推开,王姐端着水杯回来了。
“行了”,王姐一坐下,就看向木材厂那位一直作陪的工作人员,语气爽朗而带着点官方认可的赞许,“林会计业务扎实,账目流程清晰规范,木材厂在安全生产记录和管理制度上也确实下了功夫,基础不错”!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夏禹,似乎在寻求共识,也是预示自已要推进方才夏禹给出的新的行动步骤,“我看这次学习交流收获不小,木材厂这边,确实很有希望申请一个‘规范化建设优秀企业’啊”!
“优秀企业”!
木材厂工作人员脸上激起了巨大的涟漪!立刻被惊喜和渴望所取代,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连连摆手:“哎呀,王老师您太客气了!各位领导能来指导学习,是我们的荣幸!您看这都辛苦一天了,要不晚上务必留下来,让我们尽尽地主之谊”?
夏禹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接过话头,脸上堆起一种带着点“你懂我懂”的笑容,手指点了点桌上那份只写了一半的“学习记录”:
“当然可以!王姐说得对,这优秀企业评选啊,材料得做得漂亮!光我们看了不够,后续的报告怎么写,怎么突出亮点,这都需要深入‘交流’嘛”!他特意加重了“交流”二字,眼神意有所指地扫过那位工作人员,然后目光落在林沫清身上。
“我看林会计水平就非常高,晚上吃饭,正好一起聊聊,把这报告怎么写得‘好看又合理’,也‘交流交流’,争取一次申请就过,大家都省心,您说是不是”?
他这话说得极其露骨,就差把“我们帮你弄材料,你得给好处”写在脸上了。
木材厂那位工作人员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眼中彻底被贪婪和“抓住机会”的兴奋取代。他自以为完全看透了这些“上面来人”的心思——不就是想要点“辛苦费”和“招待”嘛!
这太容易满足了!他连忙搓着手,身体都微微前倾,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哎哟!夏干事您真是说到点子上了!这报告确实关键!您放心!晚上吃饭的规格绝对到位!保证让各位领导满意”!
他顿了顿,似乎觉得光说不够,又压低声音,带着点诉苦和拉近关系的意味,“不瞒您说,夏干事,我们木材厂在这落霞镇开了这么多年,干的都是实打实的活儿,可就是缺这么个‘优秀企业’的名头!要是真能评上,那可真是...太感谢各位了”!
“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嘛!”夏禹脸上的笑容更加“真诚”了,他摆摆手,一副“好说好说”的样子,完全就是一副深谙此道、准备同流合污的姿态。
“都是为了工作,为了促进地方企业发展,对吧?咱们晚上好好‘交流’一下经验”!
“对对对!交流!深入交流”!木材厂那人连连点头,笑得见牙不见眼,“各位领导先休息一下!我这就去安排!保证安排得妥妥当当”!
他说完,便喜气洋洋地快步走出办公室去安排了。
“正好,材料也看得差不多了,我们先回去整理一下今天的收获”。夏禹适时开口,语气平稳地结束了这次木材厂的“学习”工作。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林沫清的方向,对方正垂眸整理桌上的凭证,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但夏禹知道,关键的东西,已经拿到了。
三人告别厂方人员,走出木材厂大门。王姐坐在副驾驶,系好安全带后,见唐秋没有立刻发动车子。
王姐心领神会,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包纸巾,动作自然地递向后座的夏禹。
“喏,夏干事,你要的纸巾,不算难找”。
“王姐,拆开看了吗”?夏禹接过来。
“找的时候浪费了点时间,干脆先带在身上,还没看”。
夏禹接过来,拆开那包普通的纸巾。
一张,两张...前面几张都是干净的。
直到最后,在纸巾靠近边缘、不那么显眼的位置,有几行用黑色圆珠笔写下的字迹。
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仓促间完成,甚至因为手抖或纸巾的吸水性而略有晕染:
“我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