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君臣和睦如斯,再造霸业也未尝不可!
他们的讲道理,言语辱骂,甚至是抡起拳头干架,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逼迫陛下做出决定,调查叶铭,处置叶铭!
既然陛下愿意表态,那他们就愿意等一等,如果陛下所说的结果让他们满意,那自然很好。
如果不满意,再吵再打也不影响。
朱由检幽幽说道:“奏本的内容极为详实,几乎没有造假的可能。”
“光凭这一点,就值得调查,如果镇北侯真的是无辜的,那就算是还镇北侯一个清白,那时候,朕会亲自给镇北侯道歉,请求他的原谅。”
“如果事实证明真的和镇北侯真的走私好铁,有养寇自重的嫌疑,那朕也决不轻饶。”
朱由检话语铿锵,要不是事先知道结果,他绝对不可能说这样的话。
决不轻饶?
我吗?
说实话,先生如果真的不想死,真的将他逼反了,那才是天大的麻烦!以先生的才能,真要和他为敌,以后朕能够睡得着觉?
蒋德璟、王在晋原本并未下场,因为即便下场,其实意义也不大,所以一直都是几个不是头脑的人物,在下方和那些文官周旋。
但是听到陛下这话,蒋德璟和王在晋就坐不住了。
陛下这么做,一定会让侯爷寒心的啊!
他们二人刚想说什么,就看到陛下看着他们,说道:“我相信先生,做不出卖国求荣的事情。”
蒋德璟和王在晋将到嘴边话咽回肚子,他们意识到了陛下这句话的意思。
陛下相信侯爷,他们为什么不能相信陛下?这其中或许有什么谋划也说不一定?
他们不知道的谋划。
柳文彬诧异的看了朱由检一眼,有些诧异。
陛下竟然就这么轻松的答应了。
不过细细的想一想,也很正常,毕竟此时此刻的局面,强撑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干干脆脆的放弃了,这样还显得更加从容。
“陛下,请下旨将镇北侯召回,将陕西事宜,转交给陕西巡抚卢象升。”
朱由检说道:“朕会下旨。”
下方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事情就已经成了定局!
温体仁和韩旷等人,表面上从容,实际上内心已经兴奋到了极点。
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次,是他们距离杀死叶铭最近的一次!
既然目的已经达到,文官们就不再纠缠,很快,朝会结束。
朱由检离开奉天殿的时候,让王在晋和蒋德璟,一起前往乾清宫。
到了乾清宫,蒋德璟忍不住问道:“陛下,这天下谁都可能养寇自重,唯独侯爷,绝不可能啊!”
王在晋也说道:“似侯爷这样的人,不管去到哪里,都能得到极好的待遇,侯爷真的贪图享乐,又何必在陕西?去哪不能享乐?”
“别看如今建奴被侯爷欺负惨了,似乎已经是不可缓解的生死之仇了,但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侯爷真的如范文程这样的人物,愿意效忠建奴,建奴同样会扫榻相迎,皇太极会给先生从未有过的尊重和权柄。”朱由检说道:“这些,朕当然知道,只是不这样做,朝堂上会发生什么?谁都难以预料。”
王在晋挥了挥拳头,“大不了就打一架,臣能将那些人打到屎都兜不住!”
朱由检说道:“王卿,咱们要对先生有信心,如今的先生,当真是一些阴谋诡计就能对付得了的?”
“说不定今日发生的一切,本就是先生计划中的一环?”
王在晋一愣,仔细的想了想,发现这种可能性,还真是存在的。
难道先生已经和陛下通过气了?
朱由检拿出纸笔,开始写旨意,要按照群臣的要求,写一份让叶先生回京的圣旨。
先生此刻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所以其实圣旨送到陕西也没意义,无妨。
很快,旨意写好,朱由检发往内阁审核,审核之人,内阁大臣的韩旷。
写好了旨意之后,朱由检再度写了一封书信,这旨意到底还是有些不太客气了,还是要私底下解释一下,向先生表明一下自已的心意。
“先生,见字如晤。”
“时至三伏,由检每于薄暮时,仍觉冷,因无先生的谆切言语,烛影摇红之际,必展先生奏本反复观之,每每先生报喜,文字凛然如盘虬之龙,由检能感受先生书写奏本时,心中之热火如阳,奏本中建奴、鞑子字眼,笔力尤其遒劲,可见先生对夷敌之恨,深切入骨。”
“如先生这般人,怎可能养寇自重?怎奈群臣相逼,无可奈何,只得圣旨请先生回京,实无奈之举,先生回京之后,由检会给先生道歉。”
“遥想当年,先生以狱中一语,点醒由检,让由检知晓先生是忠臣、良臣、贤臣,乃由检之子房,由检之相父!由检之管仲!由检之魏征!后君臣齐心,功业无数,由检断不可能卸磨杀驴,先生若死,朕岂独活?”
“若先生回京之后,无计可施,由检与先生,一同谋反!”
“……”
王在晋和蒋德璟在一旁,当然看到了陛下书信中的内容。
有些字眼,他们可以说是生平仅见!
回京之后,陛下亲自道歉!
由检之子房!由检之相父!由检之管仲!由检之魏征!不称朕反称名!对臣子的肯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但同样的,他们也对陛下的表现,极为认可,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却有这份手段,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惊叹。
陛下,有中兴气象!
有些字眼,即便是翻遍历朝历代皇帝给臣子的书信,都不找到第二句。
由检与先生,一同谋反!
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他们的这位陛下,可以为了镇北侯的生死,打碎如今现存的政治格局,重建一座崭新的大明王朝!
或许后世依旧称之为明,但或许是前明与后明,东明与西明,南明与北明?
这份胆魄,让蒋德璟和王在晋,不得不为之一颤!
中兴之主?好像不止!
君臣和睦如斯,再造霸业,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