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太祖都没有意见,你们能有什么意见?
不会担心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了?
仗打完了?内忧外患解决完了?先生如今在朝中的确有些势力,但反对你的声音更大啊。
更何况宗室涉及近二十万人,如果不能保证这些人的利益损失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那这些人是绝对不可能顺从的。
这是一股何其强大的力量?如果他们不顺从,你镇北侯又哪来的力量镇压他们?
“先生需要我做什么?”
先看看镇北侯如何想的吧?要是实在是有些过分,却也做不得,那他就得想想表面上和镇北侯虚以委蛇,背地里却串联其他亲王,弹劾镇北侯了。
即便是陛下,也不可能同意的,也只有陛下有能力阻止镇北侯做傻事。
“很简单,主动上奏,请求宗室俸禄打三折,以后的宗室俸禄,按规定份额的三成发放。”
朱存极脸色顿时就发生了变化。
“第二,所有发放的宗室俸禄,都必须折色成白银,而且折色的白银数量固定,一石粮食,折一钱银。”
朱存极都觉得自已快要受不了,想要拂袖而走了。
这两项措施一出可以说是直接引发宗室的强烈不满,甚至会引发极为夸张的社会动荡。
第一项倒是还好,大明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毕竟宗室需要的俸禄实在是太多,不可能足额发放,否则朝廷根本就不可能负担得动。
所以一直以来,大致也就是三折发放了,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夸张的两折。
但第二项,可就要老命了。
折色比例,实在是太低!
一石粮折一钱银子,有些过于低了,就像他作为一个亲王,如果按照这个折色来算,一万石的俸禄,就只能是一千两的银子。
而且这一千两,还只能三折发放,也就是三百两。
说实话,三百两这个数字,有些过于夸张了,低的有些离谱!
“先生,万万不妥!”
叶铭反问道:“当真不妥吗?你好好想一想,三折发放,是否定例?”
朱存极回答道:“可即便如此,先生,折色的比例,太低了!”
叶铭嗤笑一声,“低?真的低吗?王爷要不要好好想一想?”
“如今土豆的收成如此之夸张,仅仅是半年,陕西就有了足足数百万石的土豆了,下一季呢?明年呢?”
“现在因为天下对粮食的需求实在太大,所以不见端倪,但王爷想一想,再过三年五年,因为土豆太多,粮食的价格会到怎样的地步?”
朱存极愣了愣神,他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但好像,很有可能。
一亩地二三十石的收成,有足足二三十两银子的收入,怎么可能持久?
当土豆遍布整个大明的时候,人人都不愁吃不愁喝了,粮食的价格又怎么能高的上去?
即便大米、小米、麦子这些粮价更高一些,但也极为有限,因为这世上穷人太多了,填饱肚子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需求,怎么可能再向上求索,花费好不容易存下的银子,就为了口腹之欲?这些钱留下来,存着看看能不能再买两亩地,能不能让家里面多出一间瓦房?这些不是更紧要的事情吗?
等到土豆太多,多到人人都能靠这土豆吃饱的时候,土豆的价格,很有可能跌破一钱银子一石。
那时候,就是他们赚了。
如果不同意,很好,那到时候朝廷给他秦王府三千石的土豆,又能值几个钱?还不是三百两都卖不到?
粮食价格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好像是必然之事了?
他依稀记得,洪武初年,粮价极为稳定,苏杭一带的粮食价格,数年不变,几乎都在两钱到三钱银子之间。
“想明白了吗?要不要让卢抚台给王爷解释解释?”
朱存极摇了摇头,说道:“想明白了。”
叶铭继续说道:“想明白了就好,所以这一点,其实根本不会损害太多宗亲的利益,大明之所以为宗亲所累,不是因为俸禄过高,而是人数太多。”
朱存极非常认可这一点,接近二十万的宗亲,即便是每人每年一两银子,都得二十万两才行。
“可是叶先生,这还不够,即便固定折色长久看来,甚至是占了便宜了,但肯定有些人不愿意,会拿祖宗成法说事的。”
叶铭说道:“一般宗亲闹不出什么动静,能闹事的,最少也得是个郡王吧,当然亲王更好?那正好,刚好找个借口抄没家产,以充国库。”
朱存极忍不住喟叹不已,他一个天潢贵胄,面对镇北侯的时候,依旧忍不住瑟瑟发抖。
亲王和秦王同音啊,镇北侯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像是在说秦王更好?要找个借口将秦王的家产给抄没了,以充国库?
怎么能不害怕,怎么能让他不畏惧。
可这就是镇北侯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等到将那些闹事的打怕了,他们自然就会听话了,那到时候,就可以让他们尝一尝甜头。”
“首先宗禁必须要废除,宗室可以参加科举,可以出仕为官,也同样可以选择务农和经商,但作为代价,一些特权会消失,但有些特权会保留。”
朱存极皱眉道:“这必须要修改《皇明祖训》才可,触动祖宗之法,这样的代价,恐怕难以承受。”
叶铭嗤笑一声,要是放在以往,倒还真是难以承受。
但是现在?
我叶铭想杀谁不是杀?
“太祖都没意见?你们能有什么意见?如果有意见,让太祖来找我!”
在场的所有人都低着头,心道侯爷是不是有些太勇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也能说出口?
不过好像也习惯了?也没有一开始的那种担心了?
好像也只有侯爷有这个资格说这样的话?
如果侯爷都被撞的头破血流,其他人就更做不到了。
朱存极无奈至极,却又有些高兴,如果真的是这样,如果真的能够修改《皇明祖训》,无疑是一件对他们有好处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