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亩产二十石以上!

薄雾如纱一般笼罩着整个广袤的田野,天地间的蜿蜒小路,两侧有极多挺立的白杨,路上一行人影绰绰。

走在最前面的那位,身穿一袭青灰色的短打,但即便是如此普通的装束,也很难掩饰他的那一身贵气。

不是叶铭是谁?

在他的身旁,是整个西安府最尊贵的人物,甚至都不能说是之一。

天潢贵胄,朱存极,世袭秦王爵位。

可即便是朱存极,这位西安府最尊贵的人物,却也依旧小心的控制着自已的步频,始终落后叶铭半个身位。

朱存极非常明白自已的定位,如果自已真的要摆亲王的谱,那就惨了,镇北侯会让他明白,靠着自个儿挣出来的侯爵,和靠投胎好的王位,两者之间的差距极大。

在他们的身后,有着西安府的文武官员,同样穿着一身方便下田干活的普通装束。

叶铭看着已经渐渐发黄的土豆茎叶,笑着说道:“丰收。”

朱存极回答道:“都是侯爷的功劳。”

叶铭回答:“要不是秦王居中调停各方矛盾,维持西安府的稳定;要不是诸位同僚勠力同心,怎么会有今日之果?”

“今日土豆丰收,离不开你们在场的每一位人。”

身后的那些西安府文武官员,一个个也跟着笑,当然不是什么言不由衷,如今他们对镇北侯,可以说是敬畏且感激到了极点。

镇北侯没来陕西之前,饿殍千里,流民遍地,百姓造反,不少县的县令大老爷,都被百姓给干死了。

那些暴怒的百姓冲进县衙,将县令给直接捶死。

基层官员不好当,上一级的官员就好当了?仅仅是去年一年,因为事态扩张、御下无方而引咎退位亦或者被朝廷贬谪的申饬的的官员,少了?

当时整个官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陕西去不得。

哪怕是升迁,也去不得,因为一去,很有可能就一去不回。

先不说有没有本事处理那些看似根本无法处理的问题,就连基础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证,这样的官,谁爱当谁去。

可从去年镇北侯亲自到了陕西之后,一切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先是直接打了两场大胜仗,满地的反贼和流民,一下子就消停了。

他们好像一下子就不用担心他们的人身安全问题了。

然后没过多久,他们又慌了起来,听说北方的鞑子倾巢而动,显然是想要趁陕西病要陕西的命。

可雷声大雨点小,镇北侯好像随手就将他们给镇压了,他们又可以安安心心当自已的官了,唯一觉得有些麻烦的,是陕西的民生,实在是有些太艰难,就聚集在西安府附近的难民,就多达两百万人!

这两百万人,显然是极为危险的,他们就像是聚集在西安府的无数柴火,稍不注意就会点燃,将整个陕西官场燃烧的殆尽。

可镇北侯直接将陕西给揉做一团,改变了原有的政治架构,将聚集在西安府的流民,组建成一个又一个的生产建设团,让这些随时可以点燃的‘柴火’重新焕发生机,重新变成了树木。

这些树木固土防沙,为陕西大地,尤其是关中平原,带来了极多的生机与活力!

而他们这些西安府的官员,需要做什么?

只需要在镇北侯所订立的框架之中,做好自已分内的事情即可,辛苦是辛苦了点,但辛苦的好处,也是极多。的

他们不必担心朝不保夕,不必担心处理不好辖区内的各种问题而被朝廷申饬,天大的事情,都有镇北侯的这个最高的个子顶着。

而且局面一日比一日好,他们这些在这过程中也算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等到日后论功行赏,还愁没有好的前途命运?还愁不能升官发财?

所以如今的他们,一个个的跟在叶铭身后,甘之如饴。

而现在要做的事,就将决定他们的命运。

第一批种植的土豆,有一部分已经成熟了,于是叶铭带着他们一起来到这一片土豆田,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土豆的收成如何,将决定这两百万人的命运,也将决定他们的命运。

但所有都明白,这些土豆的丰收,已经是必然之事,毕竟种地的农民,地里面的收成如何,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除了他们这些当官的,负责这处区域土豆种植的生产建设团的几乎所有成员,只要任务不是如何繁重的,几乎都来到了此处,想要看一看自家的这些土豆,到底收成几何。

他们也非常紧张,毕竟这同样关系到他们的命运,土豆种的好不好关系到工分,工分的多寡,将决定他们的日子好不好过,会不会有些人活不下去?

很快,这处种植土豆的平地,就聚集了很多的人。

叶铭走到这些土豆田面前。

身后有人知趣的递给了他一把锄头,有画师拿出纸笔和画板,打算将等会儿镇北侯辛勤劳作的画面给画下来,他们都是写实派的书画大家,如今备受其中。

除此之外,同样有文学大拿拿出纸笔,打算为今日的盛况做一些记录,再加上一点点的文字艺术加工。

当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西安府安排的,至于幕后到底是镇北侯的主意,还是巡抚大人亦或者是布政使大人周延儒的主意,不太清楚。

还有早就安排好的捧哏,打算等到一会儿土豆挖出之后,就跪在地上按照一开始预备好的稿子,开始歌颂镇北侯的功劳,为镇北侯造势。

叶铭接过锄头,呼出一口气,开始挖土豆。

毕竟是拥有农圣全部的农业知识,叶铭对这些土豆的了解,比种这些土豆的百姓还要多,所以他很清楚这些土豆应该如何挖。

他将茎叶一锄头锄开,然后距离根茎稍远的地方,一锄头扎了进去,然后锄头向前一推,就刨了了一大片泥土出来。

叶铭再一锄,一大捧土就直接散开,露出里面的那些圆滚滚的土豆。

将这些土豆全部挖出来,所有圆滚滚的土豆加起来,约莫有接近一斤重。

这一幕的出现,让在场的所有人悬着的心一下就放松了。

这只是一株土豆的数量,而一亩土地,按照镇北侯提供的土豆种植手册,一亩应该有四千株土豆。

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土豆都跟眼前这一株差不多的收成,那一亩地的土豆收成,怎么都该有三四千斤。

而三千斤,就是二十石,也就是说一亩地的收成,怎么都超过二十石了。

这个收成,怎么能让人不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