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君以诚待之,吾以命报之
“你们就不能安生两天,好几天没打仗了,皮子痒起来了是不是?”
“挑唆战士们下山,你们能干点啥?”
“报仇,像你这样的,死了我都不会心疼!”
屋内。
被绑着的朴光贤绳子被解开,站在过道上挨批,他双眼泛红闪烁着泪花,不服气的别过头将目光投到另一处,嘴唇不断的打颤。
金智勇很生气,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同胞看不起自己,因为自己连故国的语言都忘却。他跟随家人来到东北已经很多年,对于未曾谋面的故乡不了解,但朴光贤不同,他生在朝鲜八道,长大在长白山脉中,曾经跟随杨司令一同作战。
朴光贤还记得,当年他们寻求抗联的帮助被改编时,杨司令率领第一军的战士们荷枪实弹,第一时间没有去解下辎重武器,而是先行列队欢迎,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
杨司令给了他们最大的尊重,以最高的礼仪接纳他们,在得知杨司令牺牲后,朴光贤决定为其报仇,他知道五支队现在的任务是休整,不可能去寻找日伪军作战,于是乎他准备带领自己所属的战斗班下山。
结果就成为现在这样,班里的战士没有接到上级连部的命令,以为他要叛逃投敌就给抓了回来。
“把他毙了,我丢不起这个人!”
金智勇还在骂骂咧咧,一边骂一边偷看吕三思,随后又将目光投到曹大荣身上,至于陆北则显得无关紧要。
“不用你枪毙,我自己找日本人打仗,让日本人把我打死就好,免得浪费子弹。”
“你还来劲儿了!”
脸色阴沉的吕三思推开金智勇:“行了,少在我面前装腔作势!”
“我用不着他好心。”朴光贤冷哼一声。
得知来龙去脉,处理起来也很简单。
吕三思问曹大荣:“你看怎么处理?”
“教唆战士们携带武器弹药下山是严重违反纪律的,这个口子不能开。”曹大荣是老政工,对于这种事情很敏感。
“枪毙?”
金智勇低声道:“吕主任,太过了吧?”
“你闭嘴,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曹大荣似乎想起什么,指向朴光贤:“我记得攻打克东县城,你是不是犯过错误被罚去辎重队养马,这才多久你又搞这套,屡教不改啊!
之前是殴打被俘的日寇女眷,现在是教唆战士们下山,我对你印象很深刻的。他是怎么回事,被处分过,怎么又当班长了?”
“曹科长。”金智勇解释道:“您不知道,他在朝阳山战斗中一个人就打掉敌人的火力点,在乌尔科村战斗中是最先冲敌阵中打开突破口的,是立下功劳的。”
“立下战功的何止他一个,可没一个跟他一样。”
“我回去就召开支部会议,跟大家一起商量该如何处理,等支部决定处理意见之后再交给政治部如何,您看?”
寒冬腊月里,金智勇额头冒出冷汗,眼神投向吕三思祈求对方能够帮忙说两句,真要交给曹大荣处理,怕是十条命都不够枪毙的。
“你这是要包庇?”
“不是。”
拿起桌上的水壶喝了一口水,吕三思说道:“禁闭一个月,写一份检讨书交给支部,免去班长一职,禁闭结束后担任战士。
三个月考察期,一旦再犯错就没有什么情面可讲了,不光是我,连你们支队长的面子都不给。”
“是!”
长舒一口气,金智勇立正敬礼,推搡了下朴光贤赶快走,后者抬手向三人敬礼,选择接受处分。他的错不在想为杨司令报仇,而是教唆战士下山,这是违反纪律的事情,枪毙都没得商量。
陆北没有出声,这的确需要严肃处理,今天你要报仇教唆部队下山,明天你要报仇,队伍不是某个人的私军部曲,一切行动要听指挥。
他也想为杨司令报仇,他甚至向地委建议希望杨司令撤离南满,即使去吉东部队也好,但据总指挥部的回答,杨司令拒绝离开南满地区,也拒绝离开东北。
根据魏拯民书记向满洲地委的汇报,杨司令有许多次能够安然撤离的机会,但都留给其他同志。
他所掩护的警卫旅大部分安全撤离到苏方境内,最后掩护的司务长和几位伤员都被寻找到,安全撤离。他是一个人选择走向最危险的恶龙潭深处,最致命的则是警卫旅的张秀峰叛变,向日军供述出他的撤离路线,本来第一方面军能够和他会师接应,两者距离最近不过十公里。
如果张秀峰这位杨司令抚养长大的孤儿没有叛变,他依旧是日军的梦魇,从重重包围圈中安然无恙与第一方面军会师,神不知鬼不觉撤离到安全地点。
······
待人走后,吕三思忧愁满面道:“这家伙真难管,也就是在抗联,放东北军老子能把他扒光衣服丢雪地里。冻不死他,瘪犊子玩意儿。”
“行了,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方面有什么指示?”
“李兆林总指挥回来了,不过赵军长被派往第二路军担任副指挥,冯仲云委员也回到东北,目前在三江地区收拢活动的各小分队,准备来到松嫩地区活动。
伯力城联络处由第二路军的同志负责,也算是养伤,他们伤员也很多。”
陆北翻看最近的电文:“我没说这些事,关于是否要执行地委命令,深入呼伦贝尔大草原内部的额尔古纳地区活动,建立游击区。
希望总指挥部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回复,不要让我们视情况,视情况十件事有九件事都干不成。”
“这件事你不是向上级保证了,最迟在开春前行动。”
“大哥,你家行军打仗说走就走,粮食顶天吃到开春就没了,几百口子可劲造。莫力达瓦不比其他地方,这里的老百姓可不是专门种地,没那么多粮食供咱们吃。”
现在距离开春还有两个月,队伍里储存的粮食还能够吃两个月,本来够吃半年的,但奈何架不住改编莫力达瓦自卫军。从三岔河伐木场解救的两百多名劳工,陆北丢给一支队想辙,没法子养不活。
抗联一没有根据地,二没有资金援助,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现在是冬季,家家户户的粮食也只够吃到秋收的时候。拿老百姓粮食果腹,抗联真做不出来。
唯二的办法就是抢日伪军的,要么找地主老财家搞点,东北的地主老财可不是关内,人家粮食按斤,他们的粮食按仓,一仓一仓囤积在地窖里。可地主老爷们都住在乡镇,要么是较大的部落集团,到底还要打。
要弄就要谋划,牵一发而动全身,各项准备工作要齐全。
陆北在莫力达瓦附近寻遍了,想要给队伍弄些粮草回来,跟日军打纯属不自在,日本人可以不自在,但抗联不能给自己找不自在。
那就去找伪满军,听说日军调来第三军管区的教导队,三千多人跟一个步兵旅一样多人。下辖一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还有迫击炮营,一个山炮连、一个野炮连。
日军一个联队都不一定有这样的配给装备,教导队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关东军可是对他们赋予众望,打算作为伪满军中的新编部队那样,给练出一支战斗力强硬的野战部队。
伪满军战斗力低下不是一天两天,底子稍好的队伍都给抗联打怂了,听见抗联就能跑出去三里地。现在关东军正在对伪满军进行改编,将日籍人员和伤病退役的军官士兵给塞进去,充当骨干。
陆北算了蛮多天的,第一、第二、第五支队加起来不过千余人,再加上训练的两个新编支队,一千四五百人,打好了真能给伪满军第三教导队开个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