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联岁月有个探长

第411章 一致的

歌声雄浑婉转而凄凉,饶是不懂蒙语也能听明白这首歌是讲述什么类型的故事,不少少数民族战士忍不住落泪。

待一首歌唱完之后,台下一片暗自哭泣声。

陆北递给乌尔扎布一支烟:“你唱的什么,咋把大家都唱哭了?”

“老嘎达,科尔沁草原的英雄。”

“为什么大家都哭了?”

抽着烟,乌尔扎布向陆北讲述起‘老嘎达’的故事,这件事并不久远,就在十年前。当时还是东北军主政东北,为了反抗蒙族王爷和奉系军阀开垦草原,‘嘎达’就联合穷苦牧民举行起义,但最终失败了。

在‘老嘎达’战死后没两年,关于他的歌就在草原上唱起来,嘎达是反抗蒙古贵族和军阀压榨牧民生存的土地,被很多人视为英雄。

为什么大家会哭泣,只不过是联想到现在,当年蒙古贵族联合军阀开垦草原,压迫牧民的生存空间,现在日寇更为狠毒,而旧王公贵族则彻底将蒙地的老百姓出卖。不仅仅科尔沁草原在大肆开垦,呼伦贝尔草原也同样被大火吞噬,化为田地。失去草原的牧民只能种地,去成为佃户,失去赖以生存的一切。

失去草原的牧民还能做什么,他们连逃荒都逃不了,想要活下去只能成为奴隶。这也是为什么日寇进行‘蒙地奉上’、‘特权奉上’,当年嘎达的反抗被掐灭,但在数年后,这片土地上还依然有人反抗,反抗的火焰从未熄灭。

乌尔扎布看向陆北:“你去科尔沁草原看过吗?

蒙古包被拆掉,郁郁葱葱的草原被大火焚烧,寻不到草吃的牛羊哀嚎,牧民放下了鞭子和套马杆,拿起了锄头。可草原不是荒原,种了两年粮食之后,大风吹过,浅薄的泥土被吹走,只剩下无尽的沙子。

高高在上的王爷们在王府内抽着大烟,享受妻妾成群,享用山珍海味。失去草原的牧民,大风吹过之后又失去土地,在祖先留下的土地漫无目的流浪。”

“明白了。”

“您以为我在骇人听闻吗?”

陆北摇摇头:“我没那么觉得。”

“谁会关心草原上穷苦牧民是否能活下去,国民政府连自己都自顾不暇,当我了解组织的政策和思想过后,我就决定跟着抗联走了。

无论是日寇还是东北军,亦或者牧民和农民,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嘎达为了牧民的生存反抗官府,红*军为了农民的生存反抗官府,大家全都是为了广大农民、牧民的利益。”

听着乌尔扎布的话,陆北一时间有些失神,他知道乌尔扎布积极学习组织的政策和思想主义,但没想到已经学习到这种地步。他已经从一位觉醒者,渐渐蜕变为一位先行者,是为了民族的独立自由,为了受苦受难的穷苦人。

“孟老头儿说的也很务实,王公贵族们不在乎我们、日寇伪满不在乎我们,国民政府也从不在乎我们,连我们游牧民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尊严和未来,但抗联在乎我们,把我们当人看。

以前我还是不信,但遇见闻云峰连长他们,从他们口中我得知真的有一个这样的地方,真的有一个这样的官府,不会去施行苛捐杂税、不会去侵占其他民族的土地,不会凭借武力欺辱其他人。

我很喜欢《对内蒙人民的宣言》,其中最后一句话让我热血澎湃:蒙古民族素以饶勇善战见称于世,我们相信你们若一旦自觉的组织起来,进行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军阀于内蒙古领域以外,则谁敢谓成吉思汗之子孙为可欺也。”

空地上的篝火汹汹燃烧,橘红色的火焰照印他的脸庞,在乌尔扎布的脸上,陆北看见向往和期盼。

后世总有人说,能够胜利是因为某某的帮助,亦或者是在抗日时期,谁真抗日是就是蠢,在力量的此消彼长中,最后一句成王败寇,胜利者书写史书。

可胜利者为什么是胜利者,为什么胜利者从一小撮人渐渐成长到如此之多,觉醒的人越来越多。但凡统治者稍加放松对于群众的压迫,绝不会书写出如此的历史。

拍打他的肩膀,陆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少说多做才是正理。

想了想,陆北低声说:“蒙人的嘎达梅林已经死了,但为了全天下人的‘嘎达梅林’还在这里不是?”

“您说这话真是让人羞死。”乌尔扎布说。

“怕撒子,明天我就派人向满洲地委去信,宣传一下全天下人的‘嘎达梅林’,让整个东北乃至全国的人都知道,‘嘎达梅林’还活着,不仅会拯救蒙人,还会拯救全天下受苦受难的穷苦人。”

“不要,这怎么能行呀!”

害怕出名的乌尔扎布涨红脸,跟在陆北身后打转,写一份关于这样的文章是可以的,陆北相信满洲地委也会支持这件事。这不仅对蒙地的百姓是一个极好的宣传武器,对于兴安军来说也是一个沉痛打击,都是经历且听过‘嘎达梅林’故事的人,或许不少人都是参与者。

······

翌日。

陆北正在为训练工作做前期准备,将两百多新同志编为三个训练大队,依旧是按照班组三人小组制进行,不设置排这个编制。

有一件事让陆北很吃惊,属于那种难以置信。

“他不要当官。”乌尔扎布翻译道。

“哈?”

孟海河扯起满脸的褶皱皮子笑:“我已经老了,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像我这样的老头子想的太少,打仗的时候会害死人。而且我这把年纪了,跟着年轻人学读书认字,太晚了。

不过我孙子可以学,他还年轻能学的进去。”

得知抗联还教授读书认字之后,不仅仅是孟海河,其他新兵也是激动万分,在这个知识被垄断的时代,甭说学读书认字了,先把肚子填饱已经是很不错的日子。

说话时,外面通讯员跑来汇报,称支队派来的教学人员都已经到齐,还带来一些文化用品。

“老陆!”

人未至,声先到。

吕三思扯着破锣嗓子从马爬犁上面跳下来:“你要的人和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咋还不出来接老子,你是未出阁的大姑娘是吧?”

“你tmd叫啥哈,部队怎么样,你咋来这里了?”陆北一出门就没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