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联岁月有个探长

第409章 连夜撤离

郭常林的到来也给陆北带来一些新的情报,具体说是关于日军的情报。

诺门罕战役的失败,日军加大对于关东军的调派调配,增强其防御远东军的力量,拥有第一、二、四、七、八、十一、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师团。

第一战车群,骑兵第一旅团,第一至第八独立守备队,第一至第八国境守备队,及八个航空兵团,兵力达到三十万。

最近日军在东北境内征召日籍青年,准备继续增编新的部队。这只是日军的兵力,伪满军有十一个军管区,下辖近十万人,同时还有近十万伪军警察。

第五支队在莫力达瓦已经成为关东军的重点关注对象,于十月新组建的第二十四师团刚刚派去牙克石驻扎,他们派遣出一个步兵大队进驻扎兰屯,并且向ArQ防线增派兵力。

日军第三独立守备队派遣第十一大队已经抵达哈拉镇,驻扎在依安县的第一师团第一步兵联队也派遣一个大队,抵达讷河准备进攻莫力达瓦。他们已经将三面围住,其目的只有一个,决不让抗联南下。

让抗联南下不是军事问题,是政治问题,关东军不会让‘承平已久’的齐齐哈尔地区出现抗日武装的踪迹,在他们的各种舆论宣传中,抗联已经基本覆灭。其他地区的民众根本不知道有抗联的存在,也不知道抗联与日军已经作战多年。

这是日寇有意而为之,制造一个信息茧房,即使美军都火烧东京,日军大本营还在天天大胜,炸了多少航母军舰。在丧事喜办方面,日寇是一贯推崇的。

得到情报,陆北也做出判断,莫力达瓦不能继续待下去了。

日军之所以暂时没有进攻,只是出于政治需要,一旦军队出手那就是镇压叛乱,由他们自己承认这是一场‘起义’。

动作十分迅速,当夜陆北就决定撤退。

得知此事的孟海河十分吃惊,他找到乌尔扎布寻求一个答案,在他看来最好是真刀真枪干一场,一枪未发就连夜逃跑实在丢面子。

陆北可不管他丢不丢面子,不愿意走的尽管留下来,他命令乌尔扎布集合部队准备撤离。

队伍连夜撤离,士气有些低落,但莫力达瓦的群众还是举起火把相送。道路两旁站满送别的群众,不仅仅是汉人,达斡尔人、鄂伦春人、蒙人、鄂温克人,在半农耕半游牧的莫力达瓦,群众们举起食物和棉衣鞋袜。

那些新兵还准备拿,田瑞带着骑兵队将他们夹在道路中间,两侧外围都是骑兵队的战士。

“不准拿,谁拿就回家。”

“自己又不是没吃没喝,拿老百姓东西丢不丢脸?”

“既然加入抗联就要服从抗联的纪律,任何人不得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放下!”

乌尔扎布看见有个扛着长刀的新兵,接过一位抱着孩子妇人的棉鞋袜子,立刻策马上去用马鞭指向那名新兵,环视四周看见田瑞盯着自己,没下手抽人。

“把东西放下,向大姐道歉。”乌尔扎布用达斡尔话说。

那名新兵看了眼骑在马背上的乌尔扎布,这两天的接触他知道乌尔扎布的名号,在这个偏远落后的小城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乌尔扎布是绝对的优秀人才,他那一串的履历足够精彩,足够让极多的游牧民兄弟尊敬。

那名新兵没说什么,低着头将手中的棉鞋袜子还回去,转身跟上离去的部队。

抱着孩子,妇人捂着脸哭泣,蜷缩蹲在街道的屋檐下,捡起地上的棉鞋袜子抹了眼。

“大姐,我们抗联不准拿老百姓东西。”乌尔扎布解释道。

妇人泪眼婆娑抬起头:“那是我儿子。”

下马,乌尔扎布弯腰鞠躬道歉:“您孩子叫什么名字,我给他送过去。”

“霍巴奇。”

“抱歉。”

······

陆北做出的判断很正确,在得知日军的具体兵力后,便立刻命令部队撤出莫力达瓦。最靠近的日军是在讷河的日军第一步兵联队,其一个大队已经进驻讷河县,通过公路可以在三小时内抵达莫力达瓦。

这个第一步兵联队相当有来头,后来担任日本首相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就曾经担任其联队长,可以说是日军军国主义的老巢,这支部队之所以会来到东北,而非东京,是因为参加‘226兵变’。

在他们撤离莫力达瓦之后,天还蒙蒙亮,一支日军部队就乘车抵达莫力达瓦,正是驻扎在依安的第一步兵联队的第一大队士兵。

他们早就按捺不住要向抗联进攻,毕竟在去年的时候,陆北可是把他们整破防了,据说日军第一师团染病者高达上千人,病死者无数,加上是冬季,就连七三一部队派去的防控人员都染病身亡不少。

日军前脚坐车抵达莫力达瓦,车厢门都没开,日军士兵还没跳下来,就有十几个想要升官发财的人给围上去,一直潜伏在莫力达瓦的日寇特务工作班出现。

得知抗联昨天晚上突然连夜离开,第一步兵联队的士兵颇有一种起了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的意思,就非得连夜离开,一晚上都不能待?

扑了一个空之后,第一步兵联队的士兵也没心思继续待下去,他们之所以来到莫力达瓦是要作战,但抗联放弃莫力达瓦,也就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进山讨伐那是地区守备队和其他部队的事情,他们也要去对付活动在克山、克东、北安、海伦地区的抗联第三、第六支队,尤其是第三支队。来莫力达瓦更多是因为与第五支队有仇,来寻仇的。

不过只要第一步兵联队派出搜索部队就能够知道,抗联的确离开莫力达瓦,但没有离开太远,就在十公里外的乌尔科村。

在乌尔科村休息一晚,第二天他们才大摇大摆的上路。

回去的路上,陆北撞见二连的一部分战士,他们从西诺敏河以西的宝山镇回来,由宋三带着他们采买物资,多是一些生活用品,还有半个月就要过年了。

因为这片地区没有日伪军了,抗联成为横着走的人物,直接大白天去附近的乡镇采买物资,附近的较大乡镇村落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一边采购物资,一边宣传抗日政策。

比起随便抢东西的日伪军,抗联也抢,不过是被抢,一手拿着票子就被老百姓抢走带回家商量买卖,兽皮褥子和手套鞋袜、帽子成为抢手货。

更抢手的是香烟、糖果之类的玩意儿,不过生活委员会就批那么多钱,支队党委和士兵委员会都要查账的,不敢买太多,但绝对人人有份。

能花钱就使劲花,抗联可没多少地方能用掉手里的伪币。